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20-09-22宋明雨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积累语文素养

宋明雨

摘  要: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总和素养。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好语文不仅仅在课堂,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材选文是深思熟虑的,它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选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富有活力、开放性的教科书体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而语言这种艺术其实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情景衍生出来的,注重引导学生生活积累是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素养;教材;语言;积累;社会

语文学习关键在于培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学好语文不仅仅在课堂,还要在生活中。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明确提出可以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

教材选文是深思熟虑的,它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富有活力、开放性的教科书体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每一册每一单元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课后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景中运用语文,凸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并逐步养成良好品质。

教材囊括了中外文学作品的经典:科普、散文、诗歌(现代诗歌和古诗文)、小说、文言文、寓言等各种题材的文章。人教部编版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讀体系,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这样的板块设计,使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说,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比如:部编版第八册第一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选编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乡村生活的多彩,教学时教师把握住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在实践中逐步增进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调动学生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朗读、品读、抄写中感受课文生动优美的语言,自觉自主地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再比如:每单元后边都设有“语文园地”,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集中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部编版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中的“交流平台”,教材呈现本单元课文中的三句话。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三句话,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里的“古怪”“高傲”还有“淘气”表面上是贬义的,但在句子中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小动物深深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再到课文中找找这样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你在课外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谁说的话也有这样的特点?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知道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的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提示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二、拓展课外积累

积累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大量的积累语言?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课外积累,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进行有效积累。首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内任务一定要课内完成,不留尾巴。学生的家庭作业就只留一些可操作性、实践性作业。比如:根据当天的语文学习进行小练笔,拓展阅读或相关的词语、句段、篇章积累。其次,开张丰富多彩的阅读积累活动,化被动为主动。比如:阅读月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全体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点评,这样既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又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及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也有利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好经验。再比如开展课前一分钟记忆活动,课后积累展示活动,在学生之间开展推荐阅读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积累语言的兴趣,最终达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注重引导学生生活积累

社会生活是一个学习积累的大舞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语言是一种艺术,而语言这种艺术其实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情景衍生出来的,我们提倡情景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明白其含义,进而积累运用这些语言。那就要把学生放回社会这个大情景中,自主的去感受语言在具体情景中的含义,体会语言的魅力。比如:我们的祖先根据生活经验创造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古人看到燃木取火的情景就创造了“火”字,看到捉鱼的网就创造了“网”字……在具体的情景中识字学词,真正理解字词的含义,才能恰当运用。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夏令营,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慰问老人院……让学生在与人相处中积累语言。也可开展听评书,看相声表演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欲望,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猜你喜欢

社会积累语文素养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