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

2020-09-22李泽卢从良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策略探讨语文课堂

李泽 卢从良

摘  要:小学语文人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相对复杂,既需要一定的教学基础,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教育;策略探讨

小学核心科目之一是语文,语文教学是培养个体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精神、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可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不容忽视。

一、展开有效课堂引导教学,逐渐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内容

通过综合性分析方式,针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与把握,从中不难看出语文知识架构中,无论是对于词语意境的揣摩,或者是语段中艺术手法的展现形式都属于作者自身巧心匠工的内容设计结果,整个素材内容包含了作者的写作情感、深厚的文化意境,通过文字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引导读者针对人文知识素养展开全新的认知与体验,从而形成自我正确的思想意境世界观,来针对语文思想境界进行更深一步的提高与深华。

二、找到课本含义,激发人文精神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学会找到小学语文课本知识中的人文含义,在讲解语文课本某课知识时确定好人文教育目的,要合适的将人文教育结合到课本情节中,防止死搬硬套,找好人文融入的时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安排好教学策划和认真的学习课本内容,掌握课本中哪些因素具备人文因素,确定教学中的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教育的目的结合到教学设计中,变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的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研究学生能否在这节课中体会到良好的情感体会和明确的价值观教育,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时付出很大的时间进行观察。

三、培养小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能力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也能够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好的作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通过对一些简单的哲理,以及哲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能够促进去人文素养的充分提升。针对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认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去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小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培养思考与探索能力,从而能够提升其人文素养。并且,小学教师要通过设置一些游戏环节,让小学生能够字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主体参与性,以及得到适应性的鼓励与奖励,从让小学生在这种“集体活动”中去养成这种习惯,并且充分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小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结果,教师要加以引导,对于结果有错的内容,教师要委婉的之处,并帮助学生去探索到正确的结果,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促进正确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此外,教师也要通过写作和表达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去运用,在运用中逐渐丰富与完善,让小学生掌握合理的人文素养培养方法。

四、开展课外实践,渗透人文教育

课外实践是语文教学的补充,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之余,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态度,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文收获和启发。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主题演讲比赛,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哪些行为是爱国的,哪些行为是不爱国的,并说明爱国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活动,能够有效地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做一个以国家为骄傲的人。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家长的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在博物馆中结合具体的作品,向学生传递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向学生渗透人文教育,即:在板报上写和画一些与尊老爱幼、诚实友善、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精神为主题的内容,对学生的内心进行潜在影响等等。

五、拓展教学资源,合理化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人文素养知识的基础上,应能借助于网络平台,选择更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知识,将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确保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供便利条件,并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积极性。而在正式授课环节,教师应能立足新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渗透相关人文理论知识。例如,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讲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教学内容时,可结合文中村民乱砍乱伐、破坏环境的事件,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文中优美的语句、深遠的立意基础上,应使学生学习到文中描述的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在网络中收集的图片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就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这样才能更顺利地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生心中,老师亦师亦友,二者之间不会有距离感,学生不会惧怕老师,老师也能在日常交流中了解学生近况。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这种民主自由的关系,使得他们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便于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另外,老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的疲惫,无法用言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小学语文人文课堂构建将对学生的感情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对培养其优秀的思想品质、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背景下,笔者希望各位小学语文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小学语文人文课堂构建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宋晓玲.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20(05).

[2]姚文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巧妙渗透思索[J].学周刊,2020(12).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策略探讨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