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如何利用有声资源优化视障学生数学教学

2020-09-22邹观应

知识文库 2020年17期
关键词:盲童利用效率

邹观应

每堂课都是关于某个教学内容的教育技术的实施过程,可将其看做一个微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学生认知,师生互动,环境营造,课堂反馈,教学媒体,教学设计以及媒體应用。在这个微系统中有升资源扮演的是教学媒体,发挥着教学策略更科学,学生认知更容易,师生互动更通畅,教学环境更和谐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引言

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缺失,听觉就成为他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视力障碍的学生对于外界的声音刺激极为敏感,而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将视觉转化为听觉即有声资源。现在信息技术中有声资源的合理利用,能补偿视障学生视力缺陷,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有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相结合,实现教学最优化,同时也使课堂具有更多的立体感与延展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保障。

1 利用有声资源完成课前预习

学生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这也是学习的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即将所学的数学内容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对于自己所学内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课上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更好的解决,师生共同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熟悉课堂知识,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但是因为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使用的教材内容存在一些差异,使得师生之间在预习、学习、复习中都存在难度,对此我们将数学书上的文字资源转化为声音资源,学生可以拷贝到自己的u盘或者手机等工具上,学生就可以使用手机或者电脑等设备进行收听。这可以帮助视障学生更好的预习,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都有了自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利用有声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无聊的事情,那么盲童也不例外,由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逻辑思考,这些逻辑问题需要学生们不断的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然后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但是对于视障学生来说,这一条件他们很难具备。相反像语文等文化类课程,则需要学生根据文字进行品读,这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有趣,也更加容易做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们建立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在声音上与他们共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利用声音信号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视障学生本身看不到东西,所以在对事物的观察方面无法与正常学生相比,但是相反,他们的听力一般比常人要好,所以通过听到的声音加深他们的印象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老师在讲到平均数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们播放鼓掌的声音,让学生仔细辨别鼓掌的拍书,让同学们就很快被带到音频当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有的同学说比较平均数,有的同学说比较总数,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3 利用有声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盲童在视力上的障碍,让数学老师很难用一些身体语言去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通过声音来吸引学生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是可行的。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问题,他们对一些事物的注意力往往时间较短,很难保持高度的集中,有些时候他们会被一些事物所吸引,而能够吸引到他们的肯定是自己能够很快感知到的东西。对于视障学生而言,听觉更为灵敏,所以对于声音的好奇能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如果学生对于一种声音非常感兴趣,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将会非常集中。所以利用视障学生的这一特点,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声音片段,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比如将一些小学应用题目设置成为音频材料,可以是几个人的对话,这样学生们在听的过程中容易被其中的情景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根据里面捕捉到的信息来完成题目。这样同学们很快的投入到小组讨论当中,相反,如果这些仅是我自己说出的话,同学们会觉得非常枯燥,并不会感兴趣,也不能调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这种使用音频资料可以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平均数,提高了课堂效率。

4 利用有声资源进行视觉补偿

对于盲童学来说,周围的环境可能他们永远无法看到,这或许是一种缺憾。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特长来感知周围的环境,那么他们也能够像我们一样生活。但是有些事物可以让他们凭借听觉去感知,比如环境中的风声、动物的鸣叫声等,而有些事物很难通过听力进行辨别,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钟,我们都知道当表盘上的秒针转动一圈,就是一分钟,而学生们无法观察到,所以他们对于一分钟往往缺少概念。在学习《一分钟能干什么》时,不能通过实践上秒针的走动赶至一分钟有多长,也不能了解一分钟就是60秒的信息,对他们的学习是一个困难,如何让盲童接受时间信息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将时钟上分针走动的声音放大,让同学们感知滴答滴答的声音,让他们知道一个滴答就是一秒钟,滴答60下就是一分钟,这时分针会走一个小格,通过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转换,让他们感知一分钟的长度,也知道了一分钟可以做什么,还学习了本课的知识。

5 利用有声资源课堂重现

正常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往往能够通过上课听讲、下课复习、课余时间利用各种工具来辅助学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而在这些环节中,许多学生都会通过各种积木玩具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这样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盲童自身存在一些缺陷,无法通过眼睛来观察一些事物,因此学习能力会比他人相对弱一些,对于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可能并不能一次完全消化,会存在一些难点问题,这时就需要同学们利用有声资源将课堂重现,对于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和难点可以再听一遍,或者向其他同学询问,通过自己的设备将课堂呈现,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也是同学们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老师可以将课堂上课的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然后学生们可以在课下利用这些音频文件去自主学习,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听几遍,逐渐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这种课堂音频在线还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对有用信息的捕捉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再遇到问题时就不需要反复的去听了。

6 利用有声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盲童的学习难度会比明眼人大很多,他们最先要面对的就是书写,忙完与我们正常人所看到的文字不一样,他们是正写反摸,这让他们在获取信息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有声资源就可以弥补盲文的这一不足之处。老师可以将自己准备好的资源拷贝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去完成,不会出现学不够和学不会的现象,考试也可以沿用这种方式,将试卷制成语音资料发给学生,这就减少了摸读盲文所用的时间,以及摸读错误,让同学们有更多时间来答题。

7 结束语

信息在不断更新,设备才不断完善,教学实践证明,有声资源的教学是一种高效又方便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盲校老师要多收集对学生有用的有声资源,学生也要对有生资源加以重视,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盲童利用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画与理
Blind boy touches netizens with song of hope盲童用希望之歌感动网民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跟踪导练(一)2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