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适应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0-09-22孙刚清
孙刚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较高的标准。在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一些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岗位的动手能力和适应岗位能力较差,需要经过企业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满足岗位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电气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引言
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然而,在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困难。因此需要面向岗位创新、适应能力培养,深挖教育本质,实现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改革。
1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开展的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几点问题,导致教学的效率低下,缺乏创新性和岗位适应能力。第一,传统电气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专业方向为基础,设置具有理论性的课程体系,但是这和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并不相匹配。第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相对较为独立,没有太大的关系,导致综合性工程实践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第三,很多电气工程实践课程都是围绕知识点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只是对现有知识点进行实践验证,缺乏实践教学的技能培养,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第四,电气工程开展的实践教学任务要求较多,但是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五,开展实践教学的资源缺乏,教学内容更新较为缓慢,无法充分将电气工程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展现出来,使用的教学技术不够先进。例如,一些实践教学方法和技术有效,受到电气设备、高压电、大电流等物理模拟等条件的限制,很難一次完成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实验,需要多次重复实践,导致无法满足现阶段行业需求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存在校外实践与课程内容脱节问题,实践效果不佳。学生实践内容单一,校外实践变成顶岗工作,无法培养学生相关技能。
2 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2.1重新调整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在对工程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电气工程的发展特点以及方式,对原有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新调整,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包括电气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实现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同时还可以和理论知识的教学相衔接,构建分层式的 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基础、综合和创新”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设置。而且还可以在电气工程专业各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将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基础实践教学中,对已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掌握;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实现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知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效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条件;在创新实践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建立具有创新性的产学研合作教学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学主要是指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根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开展的教学合作和交流。产学研合作教学是现阶段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也是未来高校实践教学开展的方向,主要是结合小学、企业、科研机构三方在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中的优势,结合教材知识、实践经验和科研经验等形成的一种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开展,而且实验内容基本是对知识点的验证,无法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采用产学研合作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将三方结构的优势发挥出来,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保证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显著提升。采用产学研合作教学形式,还能促使学生的参与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扩宽知识面,为今后参加相关电气工程大赛、电气就业或者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能让学校实践教学具有实际价值,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同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一些电气工程项目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另外,企业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今后的就业机会,有效调动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认知性实践机会。
2.3提升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开展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传统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大多具有单一性,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模仿,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真正接触、了解电气工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无法了解电气行业的真实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导致一些学生在毕业后根本没有进入岗位工作的能力。因此,面对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战略,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挖掘出来,并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研究,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同时,为了避免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实际实践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方式上,可以在实践教学之前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为学生播放实验课件或者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使用的设备和仪器,了解每一个设备的功能、性能、参数和放置位置等,这样能够对整体实践教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做到了如指掌,提升学生的认知,还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开展目的,鼓励学生脱离课本进行实验,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另外,还需要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展现代化教育要求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或者多个实验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设计阶段,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等内容,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进行数字仿真模拟化和极端。在具体实践阶段,指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步骤进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耐心的引导学生,指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熟练的运用,并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还能完成电气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扩宽学生的视野,起到巩固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有效增强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3 总结
总之,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内容设计、流程设计、方式设计等。因此,在实际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重新调整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具有创新性的一体化实训室,提升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促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