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提升识字效果
2020-09-22杨奕璟
杨奕璟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学习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家长、教师及教育专家与学者的重视。本文在简单概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情境教学法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以至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更加高效的识字课堂。
作为世界上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珍宝。在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当掌握好相应学段的汉字,具有相应的识字能力和书写能力。随着国家对学校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关注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及教育专家与学者也纷纷开始关注学校语言文字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言文字教学,对学生们未来的语言文字学习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学方法单一且落后、识字任务量大、忽略识字方法的传授等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而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体验式的、具体的教学情境与场景,有助于改善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状况,激发小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的培养目标。
1 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
2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单纯的识字学习常常会使他们感到无聊枯燥,不仅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无法引导学生发现中国汉字的魅力。根据6-7岁儿童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心智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工具、事物,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逐渐感受识字学习的乐趣。
其次,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小学生识字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面对较大的识字任务量,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授汉字“渔”时,教师可以通过讲“爷爷在河边钓鱼”的故事,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既能记住汉字的读音,也能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意思,这样的课堂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
3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3.1 创设体验式情境,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6-7岁儿童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汉字。
例如在讲授汉字“染”时,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植物汁液(紅菜头、胡萝卜、紫甘蓝和薄荷叶榨出的汁)、一瓶水、四个小盆以及几小块白布带到教室里。首先,教师在一个小盆中倒入一些红菜头汁,再加入一些水,将一块白布放入水中,白布被染成了红色;然后教师又在另一个小盆中倒入一些薄荷叶汁和一些水,放入白布后,白布被染成了绿色。并且,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们尝试着将白布染成橘黄色和紫色。动手实践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汉字“染”,就像刚刚大家所做的那样,将白布浸入到红色、紫色、绿色和橘黄色的液体中,白布的颜色分别变成了红色、紫色、绿色和橘黄色,这一动作就叫做“染”。这个汉字的下半部分“木”,代表植物,就像刚刚老师倒入小盆中的各种颜色的汁液,就是由不同植物榨出的;这个汉字的上半部分中的“氵”代表想要进行染色,需要用到水,将水和各种颜色的汁液相混合;而“九”则代表多次的意思,将我们想要染色的事物放进各种颜色的汁液中,加入一些水,经过多次浸泡,再晒干,就可以把事物染成我们想要的颜色。这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段染布的小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3.2 创设故事情境,强化对汉字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汉字,结合学生的年龄、心智发展特点以及喜好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在听故事中,强化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对于6-7岁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而言,故事几乎伴随了他们整个幼儿园的时光,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教师能够自然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
例如在教授汉字“坐”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故事:两个小朋友在去公园的路上,感觉很累,看到有一个公交站亭,站亭下面有两个座位,所以两个小朋友就背靠背的坐下。这时,教师还可以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刚刚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相匹配,最终呈现出“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公交站亭”的画面。通过这样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学生们能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了解汉字“坐”的读音,同时搭配上彩色的图画,有助于掌握汉字“坐”的结构。
3.3 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不仅能够将原本略显枯燥、压力“山大”的识字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而且更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以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与适当的教学游戏有机结合,创设出更具生气与活力的识字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掷骰子”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巩固相同偏旁或部首的汉字。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氵”写在黑板上,然后将玩具骰子的六面上分别写上“可”“少”“青”“先”“气”“干”,由学生掷骰子,投掷到哪一面,看一看“氵”可以和骰子上的汉字,构成哪一个汉字,想一想读音是什么。与传统的抄写、看黑板识字等教学方法相比,在游戏情境中识记汉字,巩固旧知,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更好的巩固复习的识字效果。
(作者单位: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