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教学模式
2020-09-22陆晓辉
陆晓辉
在新课标不断推行下,为了尽可能的给小学生减负,强调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生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以此来帮助学生轻松、透彻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对此,为了取得理想授课成果,给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言: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都是指挥者,对学生的学习、探究做出一系列安排,很少会对学生的意愿、需求做出充分考虑,进而导致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与效果,也不利于授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数学课堂,其教师应基于以生为本原则来进行一系列教学设计组织。
1 构建以生为本的兴趣课堂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主观意识普遍较差,大部分学习动机都是来自兴趣。所以,其教师在对学生兴趣爱好做出全面了解之后,应通过一系列策略方法的恰当引用来从不同角度调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帮助学生摆脱以往的被动、机械学习状态,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相关知识点,以此来促进授课效率的显著提升。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图形的平移”的相关知识点时,为了有效激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平移中图形的变换特征做出全面、深入了解,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直观观察,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延伸时间,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重难点,促进其学习效果、效率的显著提升。
另外,教师还可以基于Flash技术的灵活引用来进行动态课件的制作,使得学生可以更细致、直观的观察已知图形按照相应要求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过程,这样在激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学习探究体验,优化学习成果。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做到善学、乐学,构建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其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来整合、引用各类教学资源与手段。
2 构建以生为本的合作课堂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与他人合作,也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且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讲,很多知识与问题的学习、解决都难以通过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更轻松、高效的完成。同时,合作学习不仅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能够做到与数学学科特点相适应。对此,其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来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共同进步创造良好条件。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圆的面积”的知识内容时,就让学生进行圆的面积公式的自主推导通常都具有一定难度,难以取得理想学习成果。主要是很多学生都很难快速的联想到将圆的面积转化为学过的哪种图形的面积。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开展合作交流,通过发挥集体智慧来将圆的面积合理划分成一个个小扇形。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等环节来拼一拼小扇形看会发现什么?进而轻松了解到引用偶数份小扇形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且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然后再基于长方形面积就能够将圆的面积公式轻松、快速推导出来,进而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 设计以生为本的数学作业
要想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激发、保持学生课堂学习兴趣,除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还要对作业形式做出恰当调整,使其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体验。
例如:某教师在讲解“认识钱币”的相关知识点时,在学生掌握基本钱币概念之后,为了避免一直基于教材上的虚拟问题来机械练习,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就为学生布置了与购物相关的作业,使其能够亲身经历整钱找零的过程。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能够为其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认识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的机会,促进其学习兴趣、自信心的显著提升。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激发,在不同程度上给其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布置这种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既可以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也能够促使其积极主动完成,将数学作业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 收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
数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十分晦涩抽象的。数字、符号都与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不符合,因此学生的理解本身便十分困难,加之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并不会考虑学生的兴趣,包括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等等,教师都并未提起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很难激发。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教师必须要养成收集的习惯,对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收集,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例如对于网络上一些题材新鲜,广受小学生欢迎的数学游戏,教师都应当下载收藏,以供实际教学使用。此外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例如侦探解密游戏等等,教师也都应当记录下游戏规则,进而更好的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资源收集越来越多,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可用的素材也更多。每个教师都是学生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自身对于学生的兴趣了解越是深入,收集的信息更多,自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所在,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课堂,对于教师的知识讲解更能听得进去,也更听得懂,这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教师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加理想。
5 开展以学生为本的课下研究
课下研究是数学教学关键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要将课堂拓展到课下,学生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会更加积极去学习、去研究。为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课下引导的策略,为了保证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状态同样积极,教师必须要利用学生平日也感兴趣的、能够经常接触到的要素去设计课下研究的课题。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研究的习惯,教师需要从生活化的方向入手去开展教学设计。利用一些生活化的要素,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时,教师布置课后研究课题,可以利用快餐店传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研究如何计算快餐价格,规划合理的套餐等等。学生对于自身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数学知识往往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要摆脱假大空的引导方式,让数学渗透生活,让学生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去学习数学知识,才能够掌握得更多、及的更牢。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知识迁移,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与多个学科的知识有着密切关联,而且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对新知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教师为了做好课下教学,必须要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起来,与以往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包括物理知识以及设计知识等等。虽然不能过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但是通过知识的关联,学生掌握当前的知识也会更快。
6 以学生为本做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其自身的知识基础薄弱,逻辑能力有待强化,所以教师开展教学评价,等同于给学生指出了学习的方向。但是当前的许多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往往只有对错两种衡量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十分片面,甚至会融入自身的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引导学生,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此外也无法保证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学生真正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有所收获,教师必须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去思考教学评价策略,要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发言积极性等态度相关的信息、学习毅力、探索精神等素质相关信息以及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能力信息,形成综合的评价报告,这更符合学生的自我认知需求,通过客观的评价,学生才能更快找到学习方向,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缺乏自我总结的能力,而教师不带偏见的评价,则是为其指路的灯光,在不伤及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改进的重点。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结合授课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学习探究任务,还要基于学生自身意愿、需求的考虑,为其适当的提供独立、自由的空间。使其可以充分發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给其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与成就感。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小越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