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善待后进生
2020-09-22王静
王静
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与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往往会受到同学们的冷漠,导致后进生在班级中受到嘲笑,这不利于后进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善待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心,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他们身上潜在的优点,多进行鼓励,最终能够帮助后进生进步。
“后进生”,多么刺眼的字眼,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班里少几名后进生,一旦有了后进生便容易视其为班级的包袱,往往冷却、埋怨多于关爱。而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消极地企盼他们换班转学,更不能辱骂、责怪,泯灭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而要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使其产生向上向善的动力,促使他们发生深刻的转变。
大家都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曽因为学习成绩不良而被拒之学校大门之外。巴顿将军被认为是学习无能者。他十二岁才上学,一有机会就逃学,学习成绩一直不佳。古今中外,这些例子数不胜数……
他们在中小学阶段都被认为是平庸之辈,或者是不堪造就的人,后来却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
然而,我们应该转变什么样的观念呢?
首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发展不能抱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传统观念,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表现看死了,特别是不能以中小学阶段的成绩好坏定终身。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育毕竟只是人的发展的初始阶段、人生的序幕。人的充分发展还有待于后来的发展,人生的高峰、“好戏”还在后头。如果仅仅依据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把学生的发展看死了,或者看得太重了,因而不能善待后进生,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其次,要转变观念,要学会尊重后进生,学会尊重后进生的人格与意愿,特别是在这种人格与意愿还不成熟,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不足时,要尊重他们,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成人的观念。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以一只公鸡生动地演示了这个道理。陶先生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一走上讲台,就提起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了一把米放在它面前,可是公鸡惊惶四顾不肯吃。陶行知就按住鸡头“请”它吃,仍不肯吃,又掰开鸡嘴往里塞米,公鸡拼死挣扎就不肯吃。这时陶先生松开了鸡,后退几步,大公鸡徘徊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低头吃起米来。由此可见,教师工作既“有心”不得,又“无心”不得。太过有心,则似按着牛头喝水,掰开鸡嘴喂米,终难如愿;丝毫无心,则放弃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的最佳境界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再次,留给后进生充足的空间。后进生由于成绩差,长期被其他学生瞧不起,因而对学校教育有抵触情绪。在一些人眼中,很多后进生都是软硬不吃、我行我素的“主儿”,认为他们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后进生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需要理解和关心,尤其是他们已经开始改变时。我班上的小伟因为在自习课跑出教室安慰好朋友被值班老师批评,知道事情后我没有马上指责而是听他说明理由。听完后我没有训斥他(因为他说不想耽误其它课才在自习课去的),只是告诉他自习课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向老师请假。听了我的话后,他很内疚还自愿去办公室打扫卫生。从此,他再也没有旷过课,在初二德阳市的数学竞赛中小伟还荣获了二等奖。小伟的事情告诉我转化后进生,我们要留给他们充足的空间自我反省,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注意捕捉教育契机,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当他们进步时,我们要大力的表扬;当他们后退时,不要急于批评指责,我们要疏导他们让他们重拾信心。对他们脆弱的心灵加倍爱护,让他们有被尊重的感觉,从而有自信心克服自身的缺点,走出后进生的行列。
最后,教师应该创造多样的教育条件,创造多样的教育机会与评价标准。仅仅是在态度上“尊重”后进生,而不承认他们有不同的发展,不承认不同的发展方向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不承认不应该用一把尺子度量所有的学生,同样不会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更新教学本质的认识,更新对教师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怎样善待后进生呢?怎样才能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心呢?
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慷慨地赞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如小军是班上最差的学生,虽然不像有的学生那样调皮捣蛋,但他对学习没有兴趣,有时课上做小动作,脾气固执,经常与同学打闹,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几次找他谈心,鼓励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学习搞好,并找一名学习好的同学和他“一对一”结对子帮助他,发现进步及时表扬;课余时间老师经常给小军辅导,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军的成绩果然进步了,并唤起了小军极大的学习热情。
从上面的例子中,老师没有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他的缺点与不足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关心小军,发现小军身上的优点上。当老师真诚地表扬他有进步时,小军受到鼓舞后的举动以及后来表现出的学习热情,都说明了老师的赞扬唤起了小军内心深处的自尊。老师为小军课下补习使他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小军的进步正是来自于老师对他的赞美与肯定。
小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如果尽量地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那么这样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奏响,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2 选择最美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不仅反映他的业务修养,更反映了他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语言,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他能使集体变成熔炉,也能使集体变成冰窟。因此,教师无需把自己的语言框定在程式化的说教上,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有意使语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3 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最佳教育时机,是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因材施教,即“诲人及时”。
俗话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谈心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如果教师能在后进生处在困境、遇到挫折时对他们表示关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必然会产生平时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后进生談心,除了注意谈心方法、场合和对象外,还要把握谈心的最佳时机。如果后进生因某种原因处于焦虑抑郁或盛怒状态,教师选择这样的时机教育学生,往往会事与愿违,后进生可能会做出逆向反应。所以,谈心也要掌握“火候,”做到“不瘟不火恰到好处。”
4 挖掘后进生心灵的亮点
有特长,求自尊,是许多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教师必须处于爱心,勤于观察,不失时机地让其在班集体活动中“亮相”,给他们创造“显山露水”的机会,保护她们的自尊,满足他们某一方面的正当要求,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特别是在师生间的感情由对立变得融洽时,教师更应趁热打铁,通过各种途径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后进生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为他们创设‘改过立功的机会,激发她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其觉得老师并未把自己看扁,真正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期待。这样,他们往往会暗下决心,好好表现自己,让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刮目相看。
5 赢得学生的信任,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递爱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就应该学会将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将更多的爱给他们。教师的爱对于后进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他们做到“浪子回头”。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后进生受到爱的温暖时,他们自然会变得乖巧懂事。在爱的感染与传递中后进生会更加信任教师,这无疑会换来后进生的转变。
综上所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后进生,多善待后进生,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抓好教育契机,做到因材施教。只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爱心去关注后进生,那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就是成功的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