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策略初探
2020-09-22邱家政
邱家政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主要从中职数学的角度对数学教学课堂引入信息技术进行了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应按照学科种类的不同以及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依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不同的教学策略,寻找到整合的最佳切入方式,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展开。本文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提出了策略性研究。
1 数学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往老旧的教学方式已经加入了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课堂知识教学的内容,以至于课堂学习效率比较低下。并且在部分中职院校中,数学这门课程的安排较少,以至于在课堂中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比较繁杂。针对这种现象,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有必要去做出改变的,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比方说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技术有效地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效率,根据教师思路的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中就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利用信息技术,使用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到一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带领学生利用这项技术去探索一些有深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1 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课堂生动有趣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更加方便直观地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与他人进行对话,在课堂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与“机器”对话,能够快速的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让老师的教学过程不再乏味,并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新的知识点。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之中因为数学所具有的严谨性、复杂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去进行多个方面的思考,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之中去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2.2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对于中职生来说,老旧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老师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知识点的分析,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特殊的记忆方式,以此来达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记忆的目的。比方说,老师可以对数学概念问题进行加粗显示或者加入一些适当的图片刺激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3 多种软件的兼容使得教学重难点变得简单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就是老师要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东西让学生更加容易吸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知识点是不能用语言就可以理解的,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的讲授。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帮助老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让教学中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表达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去表现出来。举一个例子,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制图软件等讲知识点展现出来,比方说在函数的学习时,利用画板做出函数图像,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
2.4 多媒体课件的容量之大
数学的知识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就要求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丰富课堂内容。为此,多媒体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板书就占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相比简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能够很好的增加教学内容。并且老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用为了时间的原因而忽略了学生的质疑。
3 整合策略研究
3.1 情境创设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情景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能够帮助老师在课堂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情境的创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表明一个课堂的开始十分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同时又用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生活;其次就是课堂中建设情感情景,在数学的概念教学中,如果仅仅凭借老师的反复的说教,学生很有可能接受不了,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感情景就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学习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闯关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切身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不怕困难的好习惯。
3.2 思维训练策略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能够让学生的感官直接看到、听到的,它具有非常直观的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明白课堂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最大程度引领学生进行思维锻炼,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让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以及思考,能够快速的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
3.3 评价激励策略
数学教学是否成功需要看学生的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爱上这门学科并且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所以在教授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题目,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上台来进行解答并且及时的做出判断。在学生解决问题后课件上会显示“你真棒”等鼓励性的词语,如果学生做错的话也要进行鼓励“再想想、你能行”。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提起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3.4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打造中职数学课下学习平台
在很很多的中职院校中数学的学习都已经与信息技术联合起来,但是这种联合仅仅停留在表面即课堂上的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毕竟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老师一定要做好一个引领者的责任,教导学生在课下主动的复习数学知识。所以这就需要借助一个网络平台以便于老师更好的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在课下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举个例子,很多的中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网站,老师可以与学校联系起来在已经有了的网站上开设一个让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开放,老师就可以在课下时间也能够帮助到学生,让学生不在课堂上也能够得到老师的答疑解惑,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建立班级的群聊,在里边指导大家进行复习和预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这些方法,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基础知识牢固的同学拓宽他们的学习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基础不好的同学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
4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注意事项
4.1 融入信息技术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的教学中加入信息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信息技术在其中主要起辅助作用。在现实的教学中,会有很多的老师将课本中出现的概念一味地做成课件,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顾观看没办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的理解,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导致课堂学习氛围不能很好地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应该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利用信息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融入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手段
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是没有办法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因为课本中还有很多的知识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所以过多利用信息技术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时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的忽视传统教学发挥的作用。
4.3 融入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要从根源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有很多的特点,其中容量大、速度快是最重要的几点,但如果老师完全依照多媒体教学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数学问题的计算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多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加轻松,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改变,很多的中职院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采用了信息技術。应新课改的要求,老师一定要对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很好地整合起来。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