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擦擦类型学研究

2020-09-22蒋超年赵雪野

敦煌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夏

蒋超年 赵雪野

内容摘要:亥母寺遗址出土塔型类擦擦113729枚,按题材可分为一百零八塔、八塔、四塔和宝阶塔四类。每一类按制作胎泥的不同,可分为山泥胎、红泥胎、红砂土胎和掺杂物胎四种。每一种按其形制特征的差异,又分为不同的型、亚型、次亚型和次次亚型。通过类型学的分析和比对,推断这批擦擦的年代在12至16世纪,艺术风格受到了西藏擦擦的影响,是藏传佛教在武威地区传播和发展的实证史料。

关键词:亥母寺;擦擦;西夏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3-0071-15

Tsha-tshas Unearthed from the Haimu Temple Site in

Wuwei:A Typological Study

JIANG Chaonian  ZHAO Xueye

(Gans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About 113,729 pagoda-shaped tsha-tsha(miniature Buddhist pagodas)have been unearthed from the Haimu Temple archaeological site; these pagodas can be separated into four types:“one hundred-and-eight”themed pagodas, eight-tower pagodas, four-tower pagodas, and stepped-pagodas. A further classification can be made based on the materials with which the pagodas are made, which include mountain clay, red clay, sandy red clay, and clay mixed with other materials. The form and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types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nd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forms. Based on typologic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has inferred that the dates of these pagodas range from the 12th-16th centuries and exhibits an artistic style heavily influenced by similar cultural artifacts from Tibet as a result of the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Wuwei region.

Keywords: Haimu Temple; tsha-tsha; Western Xia Regime

亥母寺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镇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余脉北麓,由四座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000平方米。该遗址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处藏传佛教遗址,创凿于西夏崇尊正德四年(1130),元、明、清延续。四座洞窟开凿于祁连山北侧卵砾石及坡积物覆盖的红砂岩山梁东坡半山腰处,窟区内岩土体有二叠系下统大黄沟群紫红色粗砂岩和残坡积物。窟区位于祁连山褶皱系的走廊过渡带,地处九条岭中古凹陷带东侧的大沙沟中凹陷带内,构造十分复杂。山体北侧为缓坡状的山前台地,多处分布灰白色的土丘状山包。遗址窟前呈平台,平台以下坡底为干涸的季节性自然冲沟,地属石羊河流域。

一 出土概况

2016—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亥母寺遗址进行了连续三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洞窟三座(01、02、03窟),01、02窟出土塔型类擦擦113729枚。这批擦擦只有少量为采集,发现时装在编织袋内,堆放于01窟前室的北壁处,共计3420枚,占出土总量的3%;其余均出自龛、坑和擦擦堆积等遗迹,合计110309枚,占出土总量的97%;另有极少量出自地层、墙体和窟壁间隙。这些遗迹均是亥母寺1927年武威大地震后形成的,其埋藏受近现代人为扰动较大,窟内堆积均非原生堆积,失去了地层学年代判断的依据。因此只有对擦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类型学研究,才能科学地推定其年代。

经整理,依据这批擦擦的装饰题材,可分为一百零八塔、八塔、四塔和宝阶塔四类。每一类按胎泥质地差异,可分为红泥胎、山泥胎、红砂土胎和掺杂物胎四种。每一种胎泥的擦擦按照个体大小和塔身、塔座等形制的差异,又分为不同的型、亚型、次亚型和次次亚型。从题材类型看,八塔数量最多,计57691枚,占总量的50.7%;一百零八塔次之,有45734枚,占40.2%;四塔5675枚,占5.1%;宝阶塔4629枚,占4%。从制作胎泥看,红砂土胎数量最多,计80284枚,占总量的70.5%;山泥胎次之,计19526枚,占17.2%;紅泥胎13852枚,占12.2%;掺杂物胎数量最少,计67枚,占0.1%。

二 类型划分

擦擦(tsha-tsha)是藏语的音译,源于印度,是按印和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泥佛塔,也有少量是藏文或梵文经咒[1]。武威亥母寺出土擦擦均为模印制成的小型泥佛塔,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根据模印于塔身的塔形题材,这批擦擦可分为一百零八塔、八塔、四塔和宝阶塔四类。制作擦擦的泥土基本是就地取材,土质不同而使擦擦颜色各异[2]。每一类题材的擦擦根据其土质颜色的差异又可分为红泥胎、山泥胎、红砂土胎和掺杂物胎四种。每一种胎泥的擦擦按照个体大小和塔座的形制差异,将其分为不同的型、亚型、次亚型和次次亚型。

(一)一百零八塔

1. 山泥胎(表1)

此类胎体的擦擦胎质细腻,呈灰白色。按照塔身模具的不同,分两型。

A型 圆锥形塔身。绕塔身有四周小佛塔,与主体合计一百零八尊,小佛塔下饰一周覆莲,平底。根据座壁的收束,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座壁弧收。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Aaa型 153枚,高座。通高9.1厘米,塔座高4.7厘米,塔身底径5.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6厘米、 底径2.5厘米。

Aab型 194枚,低座。通高7.7厘米,塔座高3.2厘米,塔身底径5.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4厘米、底径3.7厘米。

Ab型 1284枚,座壁折收,塔身与塔座折收明显。通高7.3厘米,塔座高2.6厘米,塔身底径5.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1厘米、底径2.8厘米。

B型 四面带棱形塔身。塔身四面带棱呈三角状坡形,四面相接处有一个象征性的阶梯,每面皆有五层小佛塔,下有一圈经咒,经咒下饰一周覆莲。此种类型的一百零八塔也称千佛塔,发现数量较少。依其塔座高低,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449枚,高座。塔座上端与塔身结合处形成一周窄棱台,座壁斜收。通高6.3厘米,塔座高3.1厘米,塔身底径3.6厘米,座顶端直径3.8厘米、底径2.4厘米。

Bb型 353枚,低座。座壁自腰部向下急剧变细,略折弧。通高5.3厘米,塔座高2.1厘米,塔身底径3.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6厘米、底径2.6厘米。

2. 红泥胎(表2)

此类擦擦胎土经过筛选,胎质细腻致密,呈红褐色。塔身小佛塔下或饰覆莲或饰经咒,部分擦擦塔身与座壁连接处,有模具按印留下的外翻泥沿。按有无塔座,分两型。

A型 有塔座。根据座壁的收束,又分三个亚型。

Aa型 座壁斜收。按塔座及个体大小,又分两个次亚型。

Aaa型 28枚,高座,个体较大。通高9.1厘米,塔座高3.2厘米,塔身底径5.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5厘米、底径4.1厘米。

Aab型 35枚,低座,个体较小。通高7.0厘米,塔座高1.7厘米,塔身底径5.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3厘米、底径3.9厘米。

Ab型 47枚,座壁直收。呈平直的高台。通高9.2厘米,塔座高3.7厘米,塔身底径5.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6厘米、底径4.4厘米。

Ac型 座壁折收。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Aca型 73枚,高座。通高7.0厘米,塔座高1.5厘米,塔身底径5.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5厘米、底径4.2厘米。

Acb型 22枚,低座。通高7.0厘米,塔座高1.2厘米,塔身底径5.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8厘米、底径4.3厘米。

B型 31枚,无座。塔底略内凹。通高5.7厘米,塔身底径5.5厘米。

3. 红砂土胎(表3)

此类擦擦胎土含有大量砂土颗粒,胎质粗疏,呈红褐色。塔身小佛塔下皆饰一周覆莲,有些在小佛塔与覆莲间饰有经咒。部分擦擦因按印而在塔身与座壁处存有卷起的泥沿。根据塔底形制,分四型。

A型 平底。根据塔座高低,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高座。座壁平直,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次亚型。

Aaa型 4272枚,个体较大。通高9.7厘米,塔座高4.6厘米,塔身底径5.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1厘米、底径5.4厘米。

Aab型 7589枚,个体较小。通高9.0厘米,塔座高3.5厘米,塔身底径5.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9厘米、底径4.6厘米。

Ab型 低座。座壁微弧,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次亚型。

Aba型 4477枚,个体较大。通高7.5厘米,塔座高2.3厘米,塔身底径5.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6厘米、底径5.9厘米。

Abb型 10866枚,个体较小。通高7.5厘米,塔座高1.5厘米,塔身底径5.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7厘米、底径5.0厘米。

B型 凹底。按座壁收束及个体大小,又分三个亚型。

Ba型 4070枚,座壁平直,个体较大。通高8.2厘米,塔座高3.0厘米,塔身底径5.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0厘米、底径5.8厘米。

Bb型 9014枚,座壁微弧,个体中等。通高7.5厘米,塔座高2.1厘米,塔身底径5.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7厘米、底径4.8厘米。

Bc型 1524枚,座壁微斜,个体较小。通高6.4厘米,塔座高1.2厘米,塔身底径5.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1厘米、底径4.1厘米。

C型 圜底。座壁弧收,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Ca型 291枚,个体较大。通高9.0厘米,塔座高3.7厘米,塔身底径5.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7.6厘米、底径2.2厘米。

Cb型 316枚,个体较小。通高8.0厘米,塔座高2.5厘米,塔身底径5.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5厘米、底径3.3厘米。

D型 41枚,不規则底。弧壁,底部凹凸不平,残存手指印。通高8.3厘米,塔座高3.5厘米,塔身底径5.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7厘米、底径3.8厘米。

4. 掺杂物胎(表4)

发现较少,根据掺杂物的不同,分三型。

A型 掺杂白色颗粒状物质,整体呈红褐色。根据胎质的疏密,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1枚,胎质致密细腻。通高6.4厘米,塔座高2.8厘米,塔身底径6.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9厘米、底径6.8厘米。

Ab型 1枚,胎质疏松粗糙。通高5.7厘米,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6.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7厘米、底径5.3厘米。

B型 掺杂灰色物质,整体呈灰白色。根据胎质的疏密,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1枚,胎质致密细腻。通高5.2厘米,塔座高2.5厘米,塔身底径7.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7.6厘米、底径4.9厘米。

Bb型 1枚,胎质疏松粗糙。通高5.4厘米,塔座高1.5厘米,塔身底径5.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

C型 1枚,掺杂红色物质,呈红色,胎质细腻较致密。通高7.4厘米,塔座高4.0厘米,塔身底径6.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7.4厘米、底径5.1厘米。

(二)八塔

1. 山泥胎(表5)

根据八塔塔身小塔的形制,分两型。

A型 塔身小塔各不相同。八塔上装饰拱形盖,小塔之间装饰四层倒三角状阶梯,其下饰一周经咒和覆莲,塔身各部分之间结合处各饰一周凸棱。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个体较大。根据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Aaa型 2811枚,高座。座壁平直微外弧,整体瘦高细长,平底。通高5.0厘米,塔座高2.5厘米,塔身底径3.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1厘米、底径2.4厘米。

Aab型 2621枚,低座。座壁弧收,塔座矮胖,平底。通高4.1厘米,塔座高2.1厘米,塔身底径3.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3厘米、底径2.0厘米。

Ab型 8枚,個体中等。座壁微弧,底微凹。通高3.5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径2.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2.5厘米、底径2.1厘米。

Ac型 33枚,个体较小。座壁斜收,底部刻字。通高2.1厘米,塔座高0.9厘米,塔身底径1.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1.6厘米、底径1.9厘米。

B型 八个小塔形制相同,如蚕蛹状,座壁弧收。根据塔座高低,又分三个亚型。

Ba型 3988枚,高座。通高4.9厘米,塔座高2.6厘米,塔身底径3.2厘米, 塔座顶端直径3.4厘米、底径2.4厘米。

Bb型 2486枚,中座。通高4.5cm,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3.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5厘米、底径2.6厘米。

Bc型 3467枚,低座。通高3.9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径3.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0厘米、底径2.4厘米。

2. 红泥胎(表6)

根据八塔的个体大小,分两型。

A型 个体较大,八个小塔状如三角。根据塔座高低,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5808枚,高座。座壁斜收微弧,底微凹。通高4.2厘米,塔座高2.0厘米,塔身底径3.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8厘米、底径2.9厘米。

Ab型 3987枚,低座。座壁平直略弧,塔座扁平,底微凹。通高3.4厘米,塔座高1.6厘米, 塔身底径3.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6厘米、底径3.2厘米。

B型 个体较小,八个小塔较模糊。据塔底形制,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69枚,平底。通高3.0厘米,塔座高1.1厘米,塔身底径2.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2.5厘米、底径1.8厘米。

Bb型 171枚,凹底。通高3.1厘米,塔座高1.1厘米,塔身底径2.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2.3厘米、底径2.0厘米。

3. 红砂土胎(表7)

根据胎质疏密,分三型。

A型 胎质致密。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576枚,个体较大。座壁弧收,塔座略高。通高5.6厘米,塔座高1.9厘米,塔身底径4.8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3厘米、底径3.7厘米。

Ab型 726枚,个体较小。座壁弧收,塔座低矮扁平。通高4.7厘米,塔座高0.9厘米,塔身底径4.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1厘米、底径4.5厘米。

B型 胎质疏松。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个体较大。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Baa型 12209枚,高座。通高5.9厘米,塔座高2.2厘米,塔身底径5.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5厘米、底径3.6厘米。

Bab型 13449枚,低座。通高5.2厘米,塔座高1.8厘米,塔身底径4.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1厘米、底径3.0厘米。

Bb型 个体较小。按塔座底部有无圆孔,又分两个次亚型。

Bba型 无孔。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次亚型。

Bbaa型 2642枚,高座。通高5.0厘米,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3.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4厘米、底径3.2厘米。

Bbab型 2530枚,低座。通高4.0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径2.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5厘米、底径2.9厘米。

Bbb型 有孔。按塔身有无经咒,又分两个次次亚型。

Bbba型 16枚,有经咒。通高4.2厘米,塔座高1.4厘米,塔身底径3.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5厘米、底径3.1厘米。

Bbbb型 15枚,无经咒。通高3.4厘米,塔座高1.2厘米,塔身底径2.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2.8厘米、底径2.0厘米。

C型 胎体外部光细,内部粗疏。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Ca型 23枚,个体较大。通高7.2厘米,塔座高3.5厘米,塔身底径4.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8厘米、底径3.7厘米。

Cb型 27枚,个体较小。通高6.4厘米,塔座高2.8厘米,塔身底径4.8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5厘米、底径3.3厘米。

4. 掺杂物泥胎(表8)

根据掺杂物的不同,分四型。

A型 4枚,掺杂白色颗粒物。塔身八塔状如蚕蛹,塔身与塔座相接处有翻卷的泥沿,座壁弧收。通高5.0厘米,塔座高2.7厘米,塔身底径2.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7 厘米、底径2.4厘米。

B型 掺杂纸浆纤维物。塔身八塔均较模糊,按塔座高低,又分三个亚型。

Ba型 6枚,高座。通高5.8厘米,塔座高2.7厘米,塔身底径4.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1厘米、底径3.2厘米。

Bb型 4枚,中座。通高5.3厘米,塔座高2.1厘米,塔身底径4.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0厘米、底径2.9厘米。

Bc型 7枚,低座。通高4.0厘米,塔座高1.1厘米,塔身底径4.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8厘米、底径3.8厘米。

C型 7枚,掺杂麻类纤维物,表面涂黄色物质。个体较小,座壁平直微弧。通高3.2厘米,塔座高1.2厘米,塔身底径2.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2.3厘米、底径2.1厘米。

D型 1枚,掺杂黄色物质。个体较大,座壁弧收。通高5.7厘米,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5.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1厘米、底径4.1厘米。

(三)四塔

1. 山泥胎(表9)

根据个体大小,分三型。

A型 个体较大。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166枚,高座。通高6.5厘米,塔座高4.0厘米,塔身底径4.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6厘米、底径2.9厘米。

Ab型 850枚,低座。通高6.0厘米,塔座高2.9厘米,塔身底径4.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5厘米、底径2.9厘米。

B型 18枚,个体中等。与A型相近,但无经咒带。通高4.4厘米,塔座高2.0厘米,塔身底径4.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7厘米、底径3.1厘米。

C型 18枚,个体较小。通高4.8厘米,塔座高2.5厘米,塔身底径3.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6厘米、底径2.0厘米。

2. 红泥胎(表10)

根据个体大小,分两型。

A型 个体较大。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1491枚,高座。通高5.2厘米,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4.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3厘米、底径3.3厘米。

Ab型 866枚,低座。通高4.8厘米,塔座高1.8厘米,塔身底径4.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2厘米、底径2.9厘米。

B型 个体较小。按塔座座壁形制,又分三个亚型。

Ba型 座壁弧收。按胎泥特点,又分两个次亚型。

Baa型 66枚,胎泥色泛灰白,胎质疏松,含极少量细沙、碎草和纤维类物质。通高4.5厘米,塔座高2.0厘米,塔身底径3.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2厘米、底径2.8厘米。

Bab型 43枚,胎泥色红,胎质致密、纯净。通高4.2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径3.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0厘米、底径2.6厘米。

Bb型 座壁不规则。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Bba型 10枚,高座。通高5.1厘米,塔座高2.6厘米,塔身底径3.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6厘米、底径3.2厘米。

Bbb型 21枚,低座。通高3.8厘米,塔座高1.4厘米,塔身底径3.7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0厘米、底径3.2厘米。

Bc型 座壁折收。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Bca型 149枚,高座。通高5.1厘米,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3.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7厘米、底径2.3厘米。

Bcb型 107枚低座。通高4.2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徑3.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7厘米、底径2.2厘米。

3. 红砂土胎(表11)

根据塔身模具,分两型。

A型 四个小塔形制相同。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Aa型 334枚,个体较大。通高6.4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径6.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9厘米、底径3.8厘米。

Ab型 1367枚,个体较小。通高6.2厘米,塔座高1.4厘米,塔身底径5.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3厘米、底径2.7厘米。

B型 四个小塔形制不同。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99枚,个体较大。通高5.5厘米,塔座高2.1厘米,塔身底径5.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4厘米、底径4.4厘米。

Bb型 43枚,个体较小。通高4.4厘米,塔座高1.3厘米,塔身底径5.0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9厘米、底径2.9厘米。

4. 掺杂物胎(表12)

根据掺杂物的不同,分两型。

A型 5枚,掺杂白色颗粒物质。四塔相同,个体大,座壁圆台状,平底。通高5.4厘米,塔座高2.5厘米,塔身底径4.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9厘米、底径3.8厘米。

B型 22枚,掺杂纸浆纤维物。四塔不同,个体小,座壁圆折收,平底。通高4.3厘米,塔座高1.8厘米,塔身底径3.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3.4厘米、底径2.0厘米。

(四)宝阶塔(表13)

1. 山泥胎

根据个体大小,分两型。

A型 13枚,个体较大。通高7.7厘米,塔座高3.4厘米,塔身底径5.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9厘米、底径5.2厘米。

B型 14枚,个体较小。通高6.6厘米,塔座高3.0厘米,塔身底径5.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3厘米、底径3.0厘米。

2. 红泥胎(表14)

根据塔身有无莲座和经咒带,分两型。

A型 有经咒带和莲座。按塔座高低,又分三个亚型。

Aa型 60枚,高座。通高14.7厘米,塔座高8.9厘米,塔身底径7.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

Ab型 38枚,中座。通高11.0厘米,塔座高5.0厘米,塔身底径6.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4厘米、底径4.1厘米。

Ac型 55枚,低座。通高9.7厘米,塔座高3.7厘米,塔身底径6.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6厘米、底径3.7厘米。

B型 无经咒带和莲座。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个体较大。按塔座高低,又分两个次亚型。

Baa型 42枚,高座。通高9.1厘米,塔座高1.7厘米,塔身底径7.2厘米,塔座顶端直径7.8厘米、底径5.7厘米。

Bab型 515枚低座。通高7.4厘米,塔座高1.6厘米,塔身底径7.1厘米,塔座顶端直径7.3厘米、底径5.6厘米。

Bb型 118枚,个体较小。通高5.5厘米,塔座高1.7厘米,塔身底径4.9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0厘米、底径3.9厘米。

3. 红砂土胎(表15)

根据塔身形制的差异,分两型。

A型 塔身斜直。按个体大小,又分三个亚型。

Aa型 127枚,个体较大。通高7.4厘米,塔座高3.5厘米,塔身底径5.2厘米, 塔座顶端直径5.9厘米、底径4.0厘米。

Ab型 412枚,个体中等。通高6.0厘米,塔座高2.6厘米,塔身底径4.4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3厘米、底径4.3厘米。

Ac型 1712枚,个体较小。通高6.8厘米,塔座高2.1厘米,塔身底径4.8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7厘米、底径3.6厘米。

B型 塔身中部内折。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81枚,个体较大。通高5.9厘米,塔座高2.3厘米,塔身底径4.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9厘米、底径3.7厘米。

Bb型 936枚,个体较小。通高5.5厘米,塔座高1.7厘米,塔身底径4.3厘米,塔座顶端直径4.5厘米、底径2.9厘米。

4. 掺杂物胎(表16)

根据掺杂物表现特征的差异,分两型。

A型 掺杂白色颗粒物。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Aa 型 1枚,个体较大,有彩绘漆金。通高6.9厘米,直径5.5厘米。

Ab型 个体较小。按照掺和物的多少,又分两个次亚型

Aba型 1枚,掺和物较多。通高5.6厘米,塔座高2.5厘米,塔身底径6.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6.9厘米、底径4.4厘米。

Abb型 1枚,摻和物较少。通高6.9厘米,塔座高2.8厘米,塔身底径5.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9厘米、底径5.4厘米。

B型 掺杂纸浆纤维类物质。按个体大小,又分两个亚型。

Ba型 1枚,个体较大。通高8.5厘米,塔座高2.4厘米,塔身底径8.5厘米,塔座顶端直径8.6厘米、底径7.7厘米。

Bb型 2枚,个体较小。通高6.8厘米,塔座高2.8厘米,塔身底径5.6厘米,塔座顶端直径5.8厘米、底径3.5厘米。

三 擦擦的特征与年代

(一)特征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的这批擦擦,主要有这几方面特征:

从出土数量看,数量巨大,计11万余枚。擦擦为一种装藏,多在佛塔塔基和佛像腹内;作为佛教信众的礼拜物,一般藏于名山,聚之旷野,承载着信众的誓愿与虔诚,久而久之,便形成巨大的擦擦堆。亥母寺遗址的这批擦擦,集中出土于01、02窟,正是藏于名山,表明亥母寺为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遗址,受到了信众的长期供养和虔诚礼拜。

从擦擦题材来看,一百零八在佛教中是一个神圣的数字,佛教认为人生烦恼有一百零八种。一百零八,有烦恼无穷之意,为除去人生的众多烦恼,贯佛珠一百零八颗,念经一百零八遍等。一百零八塔题材的擦擦有解除人生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的寓意[3]。八相成道题材的八塔擦擦,塔身八个小塔分别为菩提塔、聚莲塔、吉祥多门塔、神变塔、天降塔、离合塔、尊胜塔、涅槃塔,象征着佛祖诞生、成道、弘法、降魔、天降、和好、法身、涅槃等一生的八大功德。与八塔相类似,四塔是四相成道题材的擦擦,而宝阶塔也蕴含着与之相应的佛教教义。这表明,塔与佛教教义及相关圣迹有关,信徒们为了显示与此相关的佛教义理,便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具象为不同题材的塔型擦擦,成为积善业、做功德的佛教用物。

从擦擦质地来看,这批擦擦有山泥胎、红泥胎、红砂土胎和掺杂物胎四种。制作擦擦的泥土,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土质土色的不同而使擦擦的颜色各异[4]。亥母寺遗址所在山体的岩土体类型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大黄沟群紫红色粗砂岩,为红褐色砂土,山下为灰白色的土丘状山包。通过对这批擦擦胎土质地的观察,可知这批擦擦大部分为当地制作。红砂土胎的擦擦系直接用亥母寺山体砂土制成,红泥胎擦擦是亥母寺山体砂土经加工筛选后制成,山泥胎擦擦选用山下土丘状山包土,掺杂物胎擦擦或从外地传入。

从擦擦形式来看,每类题材每种胎泥下,根据擦擦的大小、塔身和塔座形制,可分为不同的型、亚型、次亚型和次次亚型。这表明,亥母寺的擦擦具有相同题材的多样化特点,应该是由不同模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制作,不同批次长时期供奉累积,风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延续性。

从制作技法上看,均为模印略经修饰,制作简单,略显粗疏。大多数擦擦均有胎藏,体现出宗教器物的庄严和神圣。胎藏物为印制或书写有梵文、藏文经咒的小纸条,有些为小麦、青稞、石子和麦草等。佛教经文咒语代表法身舍利,“一切吉祥真言,竭力安之更佳。藏中所用真言,或梵字,或汉文,皆宜横书”[1]。加入麦粒、青稞或“因各种因缘而掺入青稞或小麦也不稀罕:他们或用于开光、或用于祈求丰年、或用于还愿”[5]。加入石子、麦草当如青稞、小麦,用于祈求还愿,只是加入的物品不同而已。

(二)年代

亥母寺遗址创凿于西夏崇尊正德四年(1130),历元、明、清延续至民国,这批擦擦的年代当在12世纪至20世纪之间。通过类型比对,一百零八塔山泥胎Aaa型与银川西夏陵管理处同类擦擦相似[6],Aab型与内蒙古所见擦擦相似[7],均为西夏时期。Ab型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B97:4相似[8],为西夏或元代。Ba型与Bb型未见与其形制相同的擦擦,但这种四面带棱呈三角坡状的塔身形制在西藏西部[5]165和四川阿坝[9]均有发现,其时代在公元10至13世纪,结合亥母寺遗址年代上限,推断Ba型、Bb型擦擦年代当在12至13世纪。一百零八塔红泥胎Aaa型、Aab和Ab型与宁夏博物馆藏出土于青铜峡一百零八塔的擦擦相似[6]4785,Aca型与青铜峡一百零八塔001号塔出土擦擦相似[10],Acb型和B型与拜寺沟西夏方塔F073:3、F073:2相似[11],均为西夏时期。一百零八塔红砂土胎A型和B型各类擦擦均能在贺兰县宏佛塔找到与之相似的类型[6]4768,时代为西夏。Ca型与莫高窟北区石窟B200:6相似[12],为元代或稍晚。Cb型与东千佛洞采集擦擦相似,元代。D型与西夏陵区管理处征集的一件擦擦相似[6]4803,西夏。掺杂物胎的擦擦除了制作时在胎泥中掺入不同类的物质,其形制结构与其它类型的一百零八塔并无二致,故其年代也应在西夏至元代。

八塔和四塔擦擦,表现的是八相成道和四相成道,在西夏和元代的佛教遗址中多有发现。但受公布材料的限制,能用来进行比对分析且有年代依据的八塔和四塔擦擦数量较少。刘栋在《擦擦: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一书中,公布了一批八塔和四塔擦擦,其时代自9世纪至17世纪[9]28,但没有明确这些擦擦每种类型的具体年代。目前,仅在内蒙古[7]1281-1283和武威市博物馆,发现有年代依据的八塔和四塔擦擦,其形制类型与亥母寺遗址出土的该类擦擦基本一致,时代为西夏时期。另据牛达生统计,这类八塔和四塔擦擦,集中发现于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西夏故地,其时代以西夏、元为主[13]。另外,在札达县札布让遗址出土的八塔[14],其形制同于山泥胎Aa型,时代为公元15至16世纪。基于此,结合与这批八塔和四塔共出的一百零八塔擦擦的时代,初步推断这批八塔和四塔题材类型的擦擦,时代当在13至15世纪。这其中,有两类八塔擦擦较为特殊,即山泥胎Ac型和红泥胎Bbb型,底部均有一个藏文“阿”字。其中,Ac型个体较小,状若拇指,其制作历史可追溯至宗喀巴[9]19,这类直径或高度不足2厘米的微型擦擦,出现于16世纪及以后[4]10。

宝阶塔红泥胎Aa型与莫高窟北区石窟B192:2一致[12]249,Ac型与青铜峡一百零八塔出土同类擦擦相似[6]4787,Baa型与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征集同类擦擦相似[6]4804,红砂土胎Aa型与额济纳绿城采集到的同类擦擦相似[7]1266,均为西夏时期。其它类型虽未找到与之相似且有年代依据的对应物,但根据其相近的塔身形制及与已判明年代范围的一百零八塔、八塔和四塔共存的特点,判断这批宝阶塔擦擦年代相近,也应为西夏至元代。

通过多类型比对,基本判明这批擦擦年代最早的为山泥胎一百零八塔Ba型和Bb型,年代在12至13世纪;年代最晚的为山泥胎八塔Ac型和红泥胎Bbb型,为16世纪;其余擦擦均集中在西夏、元或稍晚时段,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擦擦年代限定在13至15世纪。因此说,亥母寺遗址出土的这批塔型类擦擦年代在12至16世纪。根据其数量和形制,将这批擦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2至13世纪,以西夏擦擦为主;第二阶段为13至15世纪,以西夏晚期、元代擦擦为主;第三阶段为16世纪,以明代擦擦为主。

四 与西藏擦擦的关系

擦擦这种佛教艺术形式,自印度传入中国,以西藏地区的发展传布最为繁盛。自后弘期始,西藏佛教进入了大发展阶段,作为其艺术载体的擦擦,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2至13世纪是擦擦发展史的过渡期,13至15世纪是其发展的成熟期。成熟期的藏地擦擦向各地广为传播,并逐渐出现了川藏、青藏、甘藏、蒙藏、滇藏等略有差异、初步形成地域风格的擦擦[9]31-32。此阶段藏传佛教艺术品中的印度风格逐渐消失,有关擦擦的各类题材一经出现就迅速被规范化[4]9。这一点,在亥母寺擦擦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每类题材虽有多种类型,但塔身的形制基本是相近的,风格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符合规范化生产的特点。此外,这种一百零八塔、八塔、四塔和宝阶塔的组合形式,虽在其它遗址也有发现,但没有亥母寺遗址这样的规模和数量,这应该也是擦擦这种佛教艺术在武威亥母寺地域化的一种体现。

亥母寺遗址擦擦与莫高窟北区石窟发现的擦擦多有相似,且以西夏擦擦为主体。莫高窟的擦擦和西夏擦擦均来自西藏,艺术风格受到了西藏擦擦的影响[1]。西夏中、后期,藏传佛教迅速传播,武威作为西夏的陪都,受藏传佛教影响尤甚,与之相关的佛教遗物,多有藏地艺术风格。基于此,这批擦擦也应受到了西藏擦擦的影响,是藏传佛教在武威地区传播和发展的史证。

五 结 语

亥母寺遗址出土的擦擦,数量大、类型多,具有制作的简洁性和多样性。这批擦擦从12世纪延续至16世纪,以西夏、元时期的擦擦为主体,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延续性。其胎藏反映了佛教装藏的制作工艺和宗教仪轨。其艺术风格受到了西藏擦擦的影响,擦擦艺术在武威地区地域化,反映出西夏、元时期,藏传佛教在武威地区传播影响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郭萌,张建林.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擦擦研究[J].文博,2015(5):34-41.

[2]张建林.擦擦的起源及早期在中国的流传[J].收藏,2016(19):119-123.

[3]陈育宁,汤晓芳.西夏艺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98.

[4]張建林.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擦擦[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3.

[5] 图齐.梵天佛地:第1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2-33.

[6] 李进增.西夏文物:宁夏编: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4812.

[7] 塔拉,李丽雅.西夏文物:内蒙古编:四[M].北京:中华书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1278.

[8]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2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9.

[9]刘栋.擦擦: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51.

[10]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雷润泽,于存海,等.青铜峡市一百零八塔[M]//西夏佛塔.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106.

[1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寺沟西夏方塔[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02,图版一八(XVⅢ).

[12]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3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68.

[13]牛达生.方塔出土小泥佛、小泥塔及汉地是物研究[M]//西夏考古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45-171.

[14]熊文彬,李逸之.西藏古格擦擦艺术[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197.

猜你喜欢

西夏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西夏陵雕塑与自然人文环境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西夏本《佛说延寿命经》考释
西夏静州新考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释西夏语词缀wji2
西夏丧服制度及其立法
再考西夏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