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冈石窟第三期洞窟图像组合分析

2020-09-22王友奎

敦煌研究 2020年3期

内容摘要:云冈第三期洞窟均为中小型方形窟,可分为三壁三龛、侧壁双层龛、三壁多层多龛等形式。龛像配置更多采用横向组合,重视对称构图。尽管图像布局富于变化,但第二期流行的法华与弥勒图像仍为基本组合元素,其造像思想与第二期洞窟一脉相承。

关键词:云冈第三期洞窟;图像组合;弥勒信仰;法华经

中图分类号:K87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3-0048-15

Combinatorial Analysis of Images in the Third Period of

the Yungang Grottoes

WANG Youkui

(Editorial Department,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30; Department of Art,

University of Tsukuba, Ibaraki, Japan)

Abstract: Of the various periods of cave construction at Yungang, the caves of the third period consis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aves made according to a square plan that could be divided into various forms, such as three niches on each of three walls, double niches in the side walls, or multiple niches with multiple tiers on each of the three walls. As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images within the niches, the most common layout was a horizontally organized series with careful attention to symmetry. Although the layout of both images and niche distribution varied, it can be seen that images combining the thought of the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with the Maitreya belief popular at the time of the second period of cave construction remained the main elements of composition.

Keywords: third period caves of Yungang; image combination; Maitrya belief; Lotus Sūtra

云冈石窟第三期洞窟,包括崖面西端编号第21至45窟的中型洞窟及穿插其間的大量小型洞窟、第5、6、11—13窟外壁窟龛、龙王沟西侧崖壁诸窟,以及第4、14、15、16-1窟等{1}。这些洞窟大体开凿于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晚期。以往学界对云冈石窟的研究集中于第一、二期诸窟,关于第三期洞窟的研究相对薄弱。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云冈石窟系列考古报告中,对第20窟以西诸窟的记录较为简略[1]。至70年代,宿白先生在论述云冈石窟分期时,曾以图表形式梳理第三期部分洞窟图像组合,但未展开分析[2]。八木春生先生较早就云冈第三期洞窟开展专门讨论,其研究着眼于样式比较、图像布局及其与前期洞窟关系,为深入探讨本期洞窟图像思想提供了重要线索[3,4]。衣丽都女士依据云冈第三期洞窟造像风格特征进行分组排年,并讨论了与洛阳龙门石窟、山西部分小石窟等之间的关系{2}。近年来,熊坂聪美、因幡聪美女士致力于云冈第三期洞窟的研究,就该期部分窟龛进行了细致分析[5,6]。

多数学者在论述云冈石窟图像思想时,认为昙曜五窟中所见三世佛思想持续对其后的洞窟施加影响,从而将第三期最为流行的三壁三龛窟主体尊像一概解读为三世佛{3}。然而,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不仅在阐释部分三壁三龛式洞窟时矛盾重重,面对其他洞窟中双层乃至多层多龛的图像组合形式时更显捉襟见肘。云冈石窟自第二期前段第7、8窟开始,开窟思想已发生巨大变化,在第一期昙曜五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三世佛思想,让位于以法华、弥勒信仰为主体的大乘成佛思想{4}。第三期洞窟开窟思想与第二期诸窟一脉相承,这种思想层面的关联必然首先体现于窟内主体造像的组合形式之中。

第三期窟龛中,第20窟以西的中型洞窟、第5、11—13外壁部分窟龛、第14、15窟保存相对完整,龙王沟西侧崖壁诸窟及众多小型洞窟风化严重。本稿主要选取其中至少三个壁面图像尚可辨识的洞窟,对窟内主体造像的组合形式加以分类整理,逐一探讨各种组合形式可能表述的思想内涵。

一 第三期洞窟图像布局特征

第三期洞窟均为中小型窟,且多数为方形单室窟,各窟壁面开凿单层龛、双层单龛、双层多龛等。方形窟正壁尊像往往是窟内最重要的造像,因而在分析窟内图像布局形式时需首先予以考虑。同时,侧壁龛像或与正壁龛像形成组合关系,或仅为按特定原则排列当时流行的图像元素,辅助表述一定信仰内涵,其龛像布局亦是构成整窟信仰空间的重要元素。此外,洞窟的大小也在相当程度上对窟内图像布局造成影响,就云冈石窟所见,大、中型洞窟一般采用对称原则配置龛像,而小型窟龛由于空间所限,龛像布局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第三期诸窟可从图像布局角度划分为:三壁三龛洞窟,正壁单层龛或双层单龛、侧壁双层龛洞窟,三壁多层多龛洞窟、相对特殊的中心柱窟(表1)。

小型洞窟三壁组合形式可分三组。其中A组释迦多宝佛与弥勒菩萨、趺坐佛组合,实为第二期洞窟中最流行的形式,表述大乘修行者将来往生兜率天净土并最终成佛思想{1}。B组第13-15、13-16、13-17窟形制、大小一致,三窟北壁、东壁龛像雷同,应为统一规划的一组洞窟,各窟图像之间应有所关联。东壁所刻交脚菩萨像为兜率天上弥勒菩萨的一般化表现,而北壁作为主尊的趺坐佛像应为《法华经》《维摩诘经》共同的教主释迦佛。三窟西壁图像各不相同,第13-15窟西壁分上下两层表现《维摩诘经》图像、释迦多宝佛像,第13-16窟西壁并列表现定光佛授记、阿育王施土图像,第13-17窟西壁刻一趺坐佛龛。第13-15、13-16窟西壁图像均与大乘成佛思想相关。前者西壁维摩文殊、释迦多宝佛像是一佛乘思想最典型的图像表现,强调奉持大乘佛法。后者西壁定光佛授记、阿育王施土图像,表述授记成佛思想,强调成佛过程中的受记环节[18]。由此推测,第13-17窟西壁趺坐佛或许与成佛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即值遇、供养诸佛有关。当然,该趺坐佛的内涵还存在以下可能:其一,是重复表现的释迦佛;其二,是趺坐形式的弥勒佛,与东壁弥勒菩萨相对,表现弥勒下生信仰;其三,是三世佛中的过去佛,不过,对于第13-15、13-16、13-17窟这一组相互关联的洞窟,三世佛之解释无疑显得过于单薄。

C组第5-40窟及部分三壁两龛式洞窟如第5-10、5-11窟三壁主体尊像与第13-17窟相同(表4)。从第5-10、5-11窟情况看,《维摩诘经》图像被置于西壁龛外两侧,阿育王施土、定光佛授记图像则置于南壁窟门一侧,实际是将第13-15、13-16、13-17组窟各壁的图像纳入了同一洞窟。由此观之,本组洞窟正壁趺坐佛像或同为释迦佛,左壁弥勒菩萨表述修行者将来往生兜率天净土思想,而右壁趺坐佛有可能与第13-17窟右壁趺坐佛内涵相同。

最后,在多数两侧壁龛内配置不同尊像的三壁三龛式洞窟中,都将弥勒菩萨像雕刻于东壁龛内。宿白先生曾注意到这一现象[2],李静杰先生结合巩义石窟中趺坐弥勒菩萨像的配置规律,认为东面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与将来成佛的弥勒菩萨尊格相适应[19]。这种将弥勒菩萨配置于东壁龛内的做法,在云冈第三期其他类型洞窟中也比较流行。

三 正壁单层龛或双层单龛、侧壁双层龛洞窟图像组合

云冈第三期洞窟侧壁开凿双层龛者,依据图像具体组合形式可分A、B、C三组讨论(表5)。A组诸窟正壁开单层龛,龛内一般为二佛并坐像,侧壁开双层单龛,下层雕刻二佛并坐像或者趺坐佛像、上层刻交脚菩萨像。第38窟西壁开单层龛,内刻倚坐佛像,正壁、东壁造像与A组小型窟相同,故作为衍生的A′组讨论。B组以正壁开双层单龛为主要特征。第31窟侧壁下层龛内刻趺坐佛像,上层则分别雕刻横列的交脚菩萨龛和倚坐佛龛。小型洞窟中第33-3、35-1窟东壁龛像不明,但北、西壁龛像存在某些共性,故合为C组讨论。

(一) A组洞窟

A组第21、26窟为中型洞窟。第21窟西壁分层开凿小型佛龛,值得注意的是,西壁可见一条极深的裂缝自顶部延伸至地面,而最上层三个佛龛明显避开裂缝雕刻,表明本窟在营造过程中壁面已经开裂。由此推测,第21窟西壁可能为避开裂缝而分多层雕刻小龛,因而形成与东壁不对称的布局。

第26窟正壁开凿曲尺形大龛,龛内中央雕刻并坐释迦多宝佛像,表明法华经思想在本窟居于主体地位。释迦多宝像两侧各雕刻一小型倚坐佛像。东西两壁分别开凿双层龛,对称布局(图3)。上层交脚弥勒菩萨像、下层释迦多宝佛像之组合源自第7窟主室北壁,意谓奉持《法华经》所说大乘佛法,将来可以往生至弥勒菩萨所在兜率天。北壁释迦多宝佛像两侧的倚坐佛像推测为弥勒佛,与两侧壁上层弥勒菩萨像呼应,表现弥勒下生信仰。南壁雕刻8个释迦多宝龛、3个交脚菩萨龛、1个趺坐佛龛,显然是利用既有图像填充壁面空间,同时也体现了对一佛乘思想的强调。

A组小型洞窟第24-1窟以正壁龛内释迦多宝佛像为主尊,侧壁分上下两层雕刻交脚菩萨像、趺坐佛像。侧壁这种组合源自第8窟主室北壁,与上层交脚弥勒菩萨像、下层释迦多宝佛像组合拥有相同内涵。值得注意的是,侧壁佛龛两侧自下而上分别雕刻定光佛授记或阿育王施土像、趺坐佛、倚坐佛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复合龛。这种复合龛还见于第三期第33-4窟、第38窟东壁、第38-1窟东壁、第18窟窟门东侧、第39窟南壁、第19-1窟窟门两侧、第19-2窟窟门左侧、第13窟南壁窟门上方等处。因幡聪美女士通过分析该复合龛各部分在第一、二期洞窟中的表现及意涵,将其主题归结为三世佛信仰。其中定光佛授记与阿育王施土图像代表过去佛,中央下层趺坐佛代表现在佛释迦,上层交脚菩萨像及其两侧小型倚坐佛像代表未来佛[6]。

笔者认为,此类复合龛内部造像主次分明,中央交脚弥勒菩萨与趺坐释迦佛组合为主体图像,表述奉持大乘佛法将来往生兜率天之意涵。但往生兜率天并非大乘成佛之路的终点,因而于两侧边带区域雕刻定光佛授记、阿育王施土图像加以补充,暗示深植善根,授记成佛。两侧所刻倚坐佛可能表现弥勒下生信仰,意谓随弥勒下生值佛闻法。由于两侧边带区域为附属图像,其具体表现并不固定。如第33-4窟东壁南侧,自下而上雕刻立佛、倚坐佛、趺坐佛、倚坐菩萨像。第13窟南壁窟门上方补刻龛由三个复合龛横向组合而成(表6),中央复合龛主体尊像为弥勒菩萨与释迦佛上下组合,两侧二龛均为弥勒菩萨与释迦多宝佛组合。有趣的是,雕刻于前述第24-1等窟复合龛两侧的图像,在本组佛龛中被安排在下层边带区域,而上层弥勒菩萨两侧出现维摩诘、乘象菩萨等图像。表明在大乘成佛思想主题下,附属图像的具体表现存在多样性,不应选取其中部分图像解读为三世佛之一环。

第38窟雕刻多种佛教故事图像,且龛像布局富于变化,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先后有水野清一与长广敏雄、通一与董玉祥、李治国与丁明夷、汪悦进、李静杰、八木春生等先生加以探讨[1]55-56[20-22,4,19]。李静杰先生认为,第38窟图像基于《法华经》思想组织起来,表述《法华经》奉持者亡后为千佛救助,不堕恶趣,往生到兜率天净土之意涵。本窟西壁倚坐彌勒佛两侧分别雕刻二立佛像,以往未曾加以讨论。正如李静杰先生所论,第38窟在突出兜率天往生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明确的大乘成佛意识。如雕刻于北壁释迦多宝佛西侧的摩顶授记图像,应是对授记成佛思想的强调。而在成就大乘佛道的过程中,供养、值遇诸佛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第6窟,这一内容以四壁上层15尊立佛表现。第38窟西壁弥勒佛两侧立佛可能是对第6窟的模仿,表述相同意涵。

(二) B组洞窟

第31窟主室正壁、第32-9窟正壁均开双层龛,上层雕刻交脚弥勒菩萨像,下层雕刻释迦多宝佛像,这一组合与第21、26窟侧壁龛像相同,依然表述奉持《法华经》所说一乘教法而往生兜率天之意涵。第31窟主室东西壁龛像对称配置,下层凿曲尺形大龛,龛内刻趺坐佛像,上层各开二龛,南侧曲尺形龛内刻交脚菩萨像,北侧尖拱龛内刻倚坐佛像。其中上层成对出现的交脚菩萨、倚坐佛像尊格应为弥勒菩萨、弥勒佛,表现弥勒上、下生信仰,下层趺坐佛像或为《法华经》教主释迦佛。南壁上层明窗东西两侧分别雕刻调伏三迦叶与降魔成道图像。这两种图像意在表现释迦佛成道教化,以自身事迹方便说法,将众生引向大乘成佛之路。有趣的是,调伏三迦叶图像下部雕刻并列三身施禅定印趺坐佛像,为以往所不见,或许正是表现三迦叶在佛陀教化之下最终成佛{1}。此外,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残存并列二立佛像,据残迹推测原为七立佛像。此处七佛像可能主要与北壁上层弥勒菩萨像呼应,表明弥勒一生补处菩萨之地位。北壁上层弥勒菩萨像两侧、南壁中层七立佛像两侧各开凿一方形龛,龛内雕刻《维摩诘经》图像,是对大乘佛法的反复强调。

第32-9窟仅北壁、西壁保存相对较好。西壁下层雕刻趺坐佛像,上层刻倚坐弥勒佛像,整体内涵与第31窟相似。

(三) C组洞窟

第33-3、35-1窟正壁分别雕刻释迦多宝佛、趺坐佛像,西壁开双层龛。第33-3窟西壁上层中央雕刻趺坐佛像,左右两侧刻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像,下层雕刻交脚菩萨并胁侍思惟菩萨像。值得注意的是上层维摩文殊像并非居于龛楣一角,而是各占据上层近三分之一空间与中央趺坐佛龛并置,因此可推定中央趺坐佛当为《维摩诘经》教主释迦佛。第35-1窟西壁下层刻有相同形式的维摩文殊和释迦佛像,可知两窟设计的确存在共性。只是,第35-1窟上层刻倚坐弥勒佛像,两窟对弥勒上、下生信仰的表现各有偏重。

最后,對较为特殊的第36窟加以探讨。本窟窟高3.6米,但南北进深却仅有1.3米,东西亦仅2.3米[23],实际为横长方形小窟。窟内造像明确分为两层,上层正壁凿曲尺形交脚菩萨龛,两侧壁为尖拱形趺坐佛龛,下层正壁为尖拱形趺坐佛龛,东壁刻交脚菩萨龛,西壁刻倚坐佛龛。这种龛像布局分别与相邻第37、35窟雷同,南壁上层立佛、下层趺坐佛亦同于第37、35窟南壁下层造像(表7),这不是巧合。考虑到第36窟特殊窟形及其在崖面的位置,此窟可能没有独立的设计,而是直接拼合了第37、35窟图像。

四 三壁多层多龛式洞窟图像组合

中型洞窟中的第27、29、30窟和小型窟第25-1、16-1等窟,三壁均为多层多龛形式(表8)。除第16-1窟外,此形式洞窟正壁上层一概雕刻交脚菩萨像或倚坐佛像。其中第29、30窟中龛刻倚坐佛像,两侧龛刻交脚菩萨像,为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组合,此形式与第8窟主室北壁上层的十分相似,有可能受其影响。第27、29、30窟正壁下层中龛雕刻趺坐佛像,两侧龛刻倚坐佛像{1}。倚坐佛应是与上层弥勒菩萨像呼应的弥勒佛,趺坐佛应为释迦佛。总体而言,这些洞窟正壁图像突出表现了弥勒上、下生信仰。此外,若将各层中龛造像视为该层主要尊像,则各窟北壁形成上层弥勒(菩萨、佛)、下层释迦佛组合,正是对第8窟主室北壁图像组合的沿用。

各窟侧壁龛像相对单一。第29窟东西侧壁、第30窟东壁、第25-1窟西壁均分为上下两层雕刻并列二趺坐佛龛,图像配置方式与第7、8窟主室东西壁相似,或可作为一般化的佛陀供养图像理解。第30窟西壁下层亦刻并列二趺坐佛龛,上层则一分为三,中龛刻趺坐佛像,两侧龛内对称雕刻立佛像{2}。云冈第三期洞窟中对称配置立佛像的情况多与授记思想相关,本窟西壁上层图像盖亦如此。第27窟西壁上层南龛雕刻交脚菩萨像,与之对应的东壁南龛造像被盗,可能亦为交脚菩萨像。

第29窟南壁明窗和窟门之间残存一侧身向左的坐姿菩萨像,有可能是维摩文殊像或二菩萨对坐像之一部分。由于第三期洞窟中菩萨对坐像一般与维摩文殊像相对配置,较少单独出现,故此处为维摩文殊像的可能性更大。本窟南壁窟门东侧见有阿育王施土图像,窟门西侧坍塌,原应有与之相对的定光佛授记图像或立佛像。第30窟南壁中层西侧开凿两个方形龛,西龛刻太子思惟与白马吻足图像,东龛刻二菩萨对坐像,推测东侧原有与之对应的维摩文殊像。南壁上层明窗西侧雕刻降魔成道图像,明窗东侧可能原有调伏三迦叶图像。

三壁多层多龛式洞窟虽龛像繁多,然大体是在对称布局的基础上重复表现相同题材。

五 中心柱窟图像组合

云冈第三期第4、5-28、39等窟为中心柱窟,其中以第39窟规模最大且保存相对良好。第39窟东、北、西三壁主要雕刻千佛龛,并各于千佛中央刻一小型趺坐佛龛。南壁窟门上方并列开凿三个方形明窗,其余壁面被分割为若干不规则区域雕刻小型佛龛。第二期第1、2、6窟中,北壁均开凿大龛,并以龛内造像作为整窟主尊。第39窟周壁以雕刻千佛像为主,因而中心柱在视觉上占据窟内主体地位。该中心柱作五层仿木构楼阁佛塔形式,每层各面开五龛,龛间浮雕立柱,柱承阑额,额上刻一斗三升拱及人字叉手,塔柱上端雕刻须弥山与窟顶相接。窟顶划分为若干方形格或三角形格,其中东、西两侧方形格中见有三头四臂、托举日月的神王等形象,南侧二方形格中刻莲花。

第39窟中心柱四面龛像按一定规律配置(表9){1}。其一,东面与西面、南面与北面大多对称雕刻相同龛像,仅有少量龛像存在区别。如南面第1层中央龛内刻二佛并坐像,北面第1层中央龛内为趺坐佛像。其二,下起第1—3层在安排各层尊像时,两侧四龛一律以中央一龛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其三,第1—3层中央龛尊像推测形成纵向组合关系,其中东、西面为二佛并坐、倚坐佛、趺坐佛组合,南面为二佛并坐、趺坐佛、交脚菩萨组合。其四,塔柱各面第4、5层均为趺坐佛尖拱形龛。

第39窟中心柱西面第1层南起第1龛下方雕刻对鹿,龛内趺坐佛当为初转法轮的释迦佛,由此似可推测第1—3层所刻趺坐佛像以表现释迦佛为主。此外,第1—3层所见二佛并坐像代表释迦多宝佛,交脚佛、倚坐佛像应代表弥勒佛,交脚菩萨像为弥勒菩萨。这些尊像均为《法华经》主导图像的组成元素,组合形式虽富于变化,但意涵应相对固定。第39窟中心柱第4、5层龛内全部雕刻趺坐佛像,推测是三世十方千佛之表现。千佛是早期佛塔造像主要题材,在云冈第二期中心塔柱造像中退居次要地位,如第6窟中心柱下层四龛分别雕刻释迦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弥勒佛像,千佛像集中雕刻于上层。第39窟中心柱龛像在内涵上与第6窟一致。

六 小 结

云冈第三期洞窟图像配置富于变化,总体而言,中型洞窟大多采用对称法则配置两侧壁龛像(表10)。这一方面是洞窟体量、形制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第一、二期对称构图传统的延续。其中,第26、27、29、31窟侧壁对称开凿双层龛,两侧壁图像自成体系,与正壁图像之间看不出直接组合关系。第24、25、28、34、37窟皆三壁三龛形式,三壁尊像的变换皆遵循对称法则,各窟两侧壁尊像之尊格、内涵应完全相同。事实上,即使是两侧壁尊像形式有异的第33、35窟,侧壁尊像亦为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的成对表现。小型洞窟的图像配置相对自由,因为需要在更加有限的空间内表現相对完整的主题,自然无法保障不同壁面之间的对称性。

其次,第三期洞窟主题思想与第二期诸窟一脉相承。自第7、8窟开始,《法华经》之象征释迦多宝佛、《法华经》之教主释迦佛作为洞窟主体图像的一部分出现于主室北壁下层,与上方弥勒菩萨、弥勒佛所构成的组合成为第二期诸窟中极为重要的图像元素。该图像内涵之一为《法华经》强调的一佛乘思想,之二为弥勒上生、下生信仰。第三期洞窟对于这两种内涵的表述各有偏重,但多数仍为这两种内涵与其他大乘成佛思想元素的结合。

最后,洞窟的大小对于窟内造像题材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就第三期诸窟正壁龛像而言,释迦多宝像是中、小型洞窟中共同流行的题材,其他题材的使用则有所差异。体量较大的第27、29、30、31窟壁面空间充足,倾向于分层开龛,因而得以在同一壁面表现弥勒(菩萨、佛)与释迦多宝佛或趺坐佛组合;而小型窟则倾向于在正壁雕刻趺坐佛,推测是对释迦佛的集中表现。

(感谢李静杰先生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第15巻本文[M].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5.

[2]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J].考古学报,1978(1):25-38.

[3]八木春生.雲岡石窟第三期諸窟についての一考察[J].美学美術史論集,2002,14:121-155.

[4]八木春生.云冈石窟第三期诸窟的编年[J].云冈石窟研究院院刊,2014(总2).

[5]熊坂聪美.关于云冈第11、12、13窟外壁窟龛的初步研究[J].云冈石窟研究院院刊,2015(总3).

[6]因幡聡美.雲岡石窟第三期諸窟に見られる複合龕に関する研究[J].中国考古学,2013,13.

[7]石松日奈子.中國交腳菩薩像考[J].佛教藝術,1988,178:55-84.

[8]刘慧达.北魏石窟中的三佛[J].考古学报,1958(4):91-101.

[9]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 [J].敦煌研究,1992(4):1-20.

[10]赖鹏举.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J].东方宗教研究,1994(4):233-259.

[11]李玉珉.敦煌莫高窟二五九窟之研究[J].美术史研究集刊,1995(2):1-16.

[12]王友奎.云冈第11—13窟图像构成分析[J].敦煌研究,2017(4):27-38.

[13]王友奎.云冈昙曜五窟图像组合分析[G]//艺术史研究:第18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225-268.

[14]Yu-Min Lee.Ketumati Maitreya and Tusita Maitreya in Early China:Ⅱ[J].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1984,19(5).

[15]李静杰.雲岡第9·10窟の図像構成について[J].佛教藝術,2003,267:33-58.

[16]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C]//敦煌研究院.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74-907.

[17]曾布川宽.雲岡石窟再考[J].東方學報,2008,83:1-155.

[18]李静杰.北朝时期定光佛授记本生图像的两种造型[G]//艺术学:第23期.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75-116.

[19]李静杰.北朝后期法华经图像的演变[G]//艺术学:第21期.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4:6-107.

[20]通一,董玉祥.云冈第五〇窟的造像艺术[J].现代佛学,1963(2):29-35.

[21]李治国,丁明夷.第38窟的形制与雕刻艺术[M]//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208-212.

[22]汪悦进.佛教石窟的时空观及图像附会:云冈第38窟北魏雕刻布局构思浅议[C]//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79-312.

[23]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