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尽显纺织科技风采
2020-09-22王菲
王菲
水乡科技: 通过技术创新增强面料功能性
在绍兴水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中摆放着两张获奖证书,一张是2019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另一张是在1989年凭借“抗静电涤纶仿毛织物”项目,荣获的绍兴县1987—198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跨越30年,持之以恒的付出,这两张证书在从事纺织行业已有30余年的水乡科技总经理马金星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谈及“单向导湿工装面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的研发背景,马金星表示,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健康、安全、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解决面料的吸湿排汗问题十分重要。目前行业的解决方案有三:一是通过纤维的物理或化学改性使其具有吸湿排汗功能;二是将织物设计成双层或多层结构;三是利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对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前两种方法由于生产成本高、产量较低、布面厚重等原因,限制了产品应用的广泛性。
而“单向导湿工装面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创新研发了CVC混纺织造工艺优化设计、混纺织物吸湿速干整理工艺、混纺织物单面圆网防水印花工艺,并且经过反复试制,克服了多个技术难题,对不同的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最终实现了最佳效果。
据马金星介绍,该项目已形成了单向导湿工装面料生产的关键成熟工艺,已实现产业化,成果应用以来,已累计完成销售258909.5万元,利润38236.53万元,销售利润率14.8%。未来其应用还将不断向鞋材、家居、卫生医疗、交通运输、防护及农业、智能纺织品等领域扩展。
古纤道股份: 产品创新与深度创新两步走
古纤道股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差别化,在产品上研发一批、推出一批、替代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国光采取的策略是:马上可以创造效益的产品创新与深度创新两步走。
2019年,古纤道股份凭借“复合纺新型超细纤维及其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了“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回顾超细纤维的国产化进程可以发现,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关于复合纺超细纤维的研究报道,而直到90年代末才有企业实现了少量的产业化,进入21世纪,伴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及海岛复合所需海组分聚酯的国产化,超细复合纤维的国内研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从2000年产量不到1万吨,发展到2017年底接近10万吨。然而,国内超细纤维在性能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海岛纤维,以常规PET为岛、易水解聚酯为海的超细纤维存在不易染深色、染色牢度差的问题。而裂离型纤维,以涤/锦复合为主,需并入高收缩纤维使织物收缩,产生立绒效果,其缺点是合股工序繁琐、收缩率难以控制以及布面绒感不足。
在“复合纺新型超细纤维及其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中,古纤道股份自主创新了分散染料常压深染聚酯海岛复合纺超细纤维制备技术、原液着色深黑聚酯海岛复合纺超细纤维制备技术、高收缩涤锦复合裂离型超细纤维制备技术,开发出了高附加值超细纤维及其制品。项目成果已在古纤道、聚杰、浙江恒烨、绍兴珂蒙等十余家企业成功应用,并获得好评,实现了高品质、低排放、低能耗、少工序的绿色制造。与此同时,近三年来新增销售收入67685.5万元,利税17053.5.3万元,创汇3049.9万美元,产品的平均利税率高于25%,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据介绍,古纤道股份每年都会拿出营业收入的3%—5%进行研发投入,即使今年面临疫情的影响,公司也坚持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
古纤道绿色纤维:不断拓宽聚酯材料应用领域
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现有员工2200余人,60%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让产业纤维改善人类的工作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带着这样的愿景,古纤道绿色纤维持续研发改性聚酯切片,不断拓宽聚酯材料的应用领域。
公司生产的超粗旦工业丝、高强度工业丝、高强粗旦直纺工业丝、工业色丝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吊装带、绳索、土工栅格、胶管、傳送带、涂层织物、帐篷、灯箱广告布、遮阳布、膜结构材料、企业安全带、帘子布等产业用纺织品领域。
古纤道绿色纤维曾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被授予2016年国家科技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谈及这些荣誉,该公司总工程师杨志超表示,这代表了纺织行业乃至国家对于古纤道公司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于企业信用与实力的最好背书。
调研总结
在此次走访过程中,叶志民不断与企业沟通交流对于科技创新的切实需要,并向他们征集对于科技奖励机制改革的探索方式。叶志民指出,作为一个行业公益组织,“纺织之光”以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为使命,并以科技和教育为切入点和重要抓手。通过项目回访,希望可以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受益。此外,也期盼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加入到行业公益工作中来,以企业家的情怀为各项公益工作的顺利展开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共同推进我国纺织科技教育奖励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