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们怎样纪念抗战

2020-09-22李焱鑫

新传奇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家国纪念胜利

李焱鑫

让记忆永久地变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和前行动力,历史才不再是尘封的过去,这是我们纪念抗战的初衷。这更是一个大国生生不息的理由:当最为残酷、最为艰险的危局走过,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华民族追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脚步?

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是每一位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纪念,不止于祭奠。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唯有更加懂得和平的可贵,更加坚定正道的信心:因为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魂魄、一个民族的根系、一代代中国人自立于世界的密码。

历史选择

1940年夏,华侨领袖陈嘉庚走进毛泽东的窑洞,映入眼帘的是“屋内十余只木椅,大小高低不一,写字木桌比学生桌大,系旧式乡村民用家私,盖甚简单也”。一次访问,令陈嘉庚看到未来中国的容貌。而那些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最终胜利的大势所趋,早在中国共产党身上显现端倪。

抗战期间,文运昌欲前往延安工作,表弟毛泽东回信:“……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

这不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信,更是一纸昭告天下的政治宣言。只有与中国最广大人民休戚与共,方能指引民心所向;只有数万万民众心系一处,方能抵抗外侮,改天换日!

在全民抗战的史册上,中国共产党最早将“民众”提升至抗击外侮成败的关键地位。实行全民族抗战,首要是对群众的政治动员,唤起他们的救国意愿。在农村、矿山,在工厂、学校,在街道、剧院,共产党员用各种宣传方式启迪民众的抗日热情,同吃同住、同声同气……中国共产党的身先士卒,使中国获得了战争胜利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抗战是一次胜利,抗战是一次选择。抗战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家国春秋

初秋的广州长洲岛,斜风细云。黄埔军校安静矗立,迎接两岸中国人的凝注。这是一所国共合作创办的军校,这里上演过中华民族最为错综复杂的命运抉择。政治理念与意识形态的分歧,令黄埔师生为各自信仰挥戈相向;国恨家仇前,一切恩怨都能云开雾散。

没有什么理念,大过家国的重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红军战士眼含热泪,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正是亡国灭种的危机来临时,中华民族才全面实现了民族认知、国家认知的真正觉醒。

“起来!起来!起来……”一切党派、阶级、团体,都共同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忻口会战,国军将领李默庵率领的第十四军负责保卫正面战场,他的黄埔军校同学林彪、徐向前和陈赓等率部深入敌后,取得平型关大捷。国共两党携手抗敌、各族人民血脉相连、海外华侨解囊相助……这是从未有过的全民合力,这是一个空前团结的战斗集体。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旋律中,中国人民真正意识到了家国的存在,真正将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将国家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正义事业统一起来。

精神不灭

2014年9月3日,中国迎来第一个写进国家法律的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9月3日,中国以隆重的方式紀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20年9月3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一个崛起的大国,正在珍视那段历史。这是一段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历史,深刻到无法忘记;这是一段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严肃到不容曲解。历史整整翻过75年,今日的中国已天翻地覆,这段厚重沉痛的历史,依然不断提醒着我们:唯有国力强盛,方能抵御外侮;唯有精神不灭,方能塑造未来。今天我们如何纪念抗战,决定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从革命者变成今天的执政者,往昔的作风是否仍在?75年后,人们仍记得青纱帐里的游击战士。不能忘记的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革命队伍的作风问题,曾以铁腕态势,一年内查处多名贪腐干部。

当救亡者成为今天的服务者,往昔的认识是否仍在?75年后,人们仍记得救亡歌曲的声声震撼。同样不能忘记的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民生问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事业建设。

让记忆永久地变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和前行动力,历史才不再是尘封的过去,这是我们纪念抗战的初衷。这更是一个大国生生不息的理由:当最为残酷、最为艰险的危局走过,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华民族追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脚步?

(《南方》)

猜你喜欢

家国纪念胜利
特别的纪念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坚持就是胜利
新黄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坚持
胜利的手势
谁咬得更厉害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