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文化建设
2020-09-22郭朝侠
郭朝侠
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软环境,是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而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文化建设一般分为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四个大部分,下面我就这四个方面分别来谈一谈我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班级行为的引领和导向,是师生内心当中崇尚和追求的精神目标,直接决定着班风的形成,所以,一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建班伊始,就要确立好明确的精神理念,当头打起一面大旗,老师在路线上辨明方向,学生在思想上不会迷茫,这样就形成了师生共同的班级信仰,信仰一旦形成,就不仅仅是前进的力量,更是落后和彷徨时的靠山,使孩子们不至走向歧路。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基于学生德、智、才、能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五项综合素质评价,我确立了“德为先、学为主、展风采、练能力”的班级理念,旨在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基础,以刻苦学习为主要任务,有一技之长可以表现,对组织管理初入门庭。
我班的学生整体学习基础不是太好,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顽强拼搏,和谐共进”的班级口号,联系到林清玄先生那篇著名的文章《心田上的百合花》,我为班级取名为“百合班”,寓意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甚至在讥讽和鄙夷中,不动摇、不游移,执著地坚守“我是一株百合”的信念:“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以此为根本,我们进一步制定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班训,要像百合一样知道,自强才能立足,拼搏才会成功,厚德才能和谐相处,载物才能共生、共进、共赢。
学风为“崇德博学,求是拓新”,像百合一样,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尽力吸取每一点阳光和水分,踏踏实实的扎根泥土,努力地发出新叶开出花。
班歌定为《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和谐成为班风,把共进作为目标,像百合一样,善待每一个共生的生命,像一家人一样和谐共处,共同成长,不攻击,不诽谤,不恣肆,不张扬,直到最后花开满山岗。
二、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的制定,能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我选择了自主管理这个角度来建设班级制度文化,首先,在确立了干部组织之后,各项管理机制、评比机制、竞争机制、奖罚机制、帮扶机制等等就都由学生干部制定,我参与指导和修改,制定出可操作方案后,分别成立组织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再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这样,以一部集体商议产生的班规为总则,班级渐渐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的轨道。还有那些没有竞选到职位的同学,我让他们每个人申报一份自己为班级力所能及的工作,事不分大小,但求能够做好,于是,全班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了自己满意的角色。
在这样的自主管理体制下,班级管理工作化整为零,专项有专人,我就脱身成了监督者、指导者,更加有利于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最主要的是,由于各项管理纵横交织,大部同学都在同时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这种角色变换中更加强了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这个层面上,我實现了和谐管理,共同提升。
三、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起到非常关键的内化作用。
1.认真开好开展每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能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个非常全能的教育手段。我特别注意每次班会的针对性,因为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比较共性的问题出现,比如初一入学时的过渡问题,初二时的独立叛逆问题等等,我这次的班会就是根据初三学生学习上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开的。无论哪一次班会,我都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尽可能的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到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能力特长得到发挥。如这次班会,我从珍惜时光、感念亲恩、未来教育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心灵上受到触动,行为上学会反思,学习上一不放弃,二要拼搏。
2.开展各种活动。除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外;我在班级多添置了一个书柜,组织学生读书活动;走廊墙报上的书法、美术作品和手抄报定期更换,评比上墙;小组间定期和即时性的量化评比;班级综合评价的“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特长之星”的选评,我还在园地上设置了学生自发组织个人或小组间挑战赛的“大擂台”,自主管理的“先锋岗”,考试名列前茅的“精兵营”,说到精兵营,才艺展示的“百花谷”;还有学唱英文歌、学手语、做蹲起等等,加上在班会活动中的各种文艺表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得到表现和发挥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环境文化建设
班级环境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班级的各项布置,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创设美观和谐的氛围,给人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首先我要说的是,班级环境文化布置是班级隐性文化的外化。比如我们精神文化的班徽、班训、学风,口号,制度文化的评比量化结果,行为文化的“先锋岗”、“大擂台”、“精兵营”、“百花谷”等等,这些布置直观展示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活动成果,具有最直接的唤醒和激励作用,时时提醒着学生们摆正方向,分析自我,努力向前。
其次,环境文化是班级特色的展示窗。如果把班级文化建设比作一棵大树的话,理念文化是根,要坚定不移;制度建设是干,要巍然矗立;行为文化是枝,要纵横布局;那么环境文化就是叶,可以尽自婆娑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上是我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一点粗浅认识和做法,并非值得称道,只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以期得到更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