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县管校聘”改革 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2020-09-22曾祥卿
曾祥卿
近年来,当阳市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
领导重視,稳妥推进。当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挂帅,教育、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2018年7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先后印发《当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文件。经过精心准备,逐级逐校召开“县管校聘”改革动员会、培训会,宣传文件精神,讲解实施办法,全覆盖宣传“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营造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统筹谋划,搭建体系。在改革方案制订中,充分汲取其他县市“县管校聘”改革的做法、经验,广泛听取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以健全“五大机制”为核心的改革框架体系。一是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建立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完善教职工岗位管理机制。按规定核定全市教职工岗位设置总量,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设置“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通过集中公开招聘、专项招聘等途径,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力度。四是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完善校长考核评价制度,考核结果与校长任用、待遇挂钩,建立校长任期轮岗、转岗制度,积极引导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镇内集镇学校优秀教师到辖区内其他学校交流任教,努力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五是完善教职工聘用考核机制。按照“核编定岗、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要求,扎实开展教职工岗位竞聘工作。
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统一按照“市教育局核定编制到学校—学校设置岗位—学校制订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教师申报岗位—学校按岗聘任—公示聘任结果—签订聘用合同”七个步骤规范实施。在义务教育学校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订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镇、办事处(学区)内教师跨校竞聘工作由中心学校校长负责组织实施。城区内学校教师跨校竞聘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在学校聘任环节,首先校内聘任,聘任岗位90%,10%参加交流,然后跨校聘任。全市2011名教师参与竞聘上岗,134名教师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其中,32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3人担任农村学校校长,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序流动。
突破难点,激发活力。一是抓好“县管”。通过改革,理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变了多头管理的矛盾,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内,根据实际自主在全市调剂教师编制和岗位。组建当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承担教师聘用、教师招考、教师培训、教师考评、教师轮岗交流等管理职责,实现了教师由“学校人”到“系统人”转变。二是做好“校聘”。通过定编设岗,学科教师专任率大幅提升,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学科教师基本实现专任配置。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全市统一规定由三部分组成,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分配适度向用人相对紧张的学校倾斜,突破了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难的瓶颈,真正落实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管理工作更顺畅。三是达到均衡。教师配备更加均衡,在镇域内通过核编定岗促进教师流动,使各学校师生比大体相当,一批城区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与之数量相等的新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培训,示范引领作用和新教师快速成长功效同时显现。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