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2020-09-22梁君
梁君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不能长时间停摆。尤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渐向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入正轨,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乃至全年摆在各级党员干部、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正基于此,年初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六稳”要求不能懈怠,不能动摇,并结合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进一步提出了“六保”的迫切任务,成为推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而综观“六稳”与“六保”,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即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仔细观察和分析,“保粮食安全”不仅贯穿于“六稳”的全过程与各方面,还直接成为“六保”的核心内容之一,说明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越要切实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求以粮食安全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与底色,并为接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由此,在一如既往地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学习领会、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并针对后疫情时期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确保粮食安全不仅管当前,更加利长远。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安全,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决定行动,思想指引方向。今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指针。
首先,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已经过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得不说,这一重要论断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深远历史意义,让人轻视不得、轻率不能。事实也是如此,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呈现“三高”(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并存之势,让不少人盲目乐观,觉得吃饭问题已经不是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一去不复返”。殊不知,对于有着14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对于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最大的国情,稍有不慎,吃饭问题就会成为压倒一切、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因此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必须警钟长鸣,时刻不忘粮食安全,使之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其次,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递进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有一种声音表面看起来似乎相当正确,即吃饭问题完全可以部分地转嫁出去,以粮食的大规模进口满足国内粮食需求。而且某些时候进口粮食价格远低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的实情,好像也在为此观点“背书”佐证。但或许上述命题特定时期能够成立,却不会、也不可能永远成立。一方面,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主要粮食来源于国外,即便国外能够短期供给,却无法长期供给。粮食属于基础性产品,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太多的剩余,更何况像非洲等严重欠发达国家,其自身粮食安全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正因为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一旦连吃饭问题都受制于人,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不折不扣的底线要求。
再次,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母。尤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再怎么强调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都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解决问题。必须看到,今天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随时都有遭突破的极大可能性。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重产出、轻投入,对于地力破坏、损害严重,也到了必须“亡羊补牢”的时候。换言之,既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仍然需要向土地要生产力,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此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科技提粮,是在现有农田面积上尽最大可能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的不二选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明显,但仍存在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现象,因而需要久久为功,依靠科技推动我国由产粮大国向产粮强国跃升。
最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优质绿色有机粮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取代。折射于粮食消费需求之上,明显地“有没有”“够不够”只是底线要求,相反更多时候则是“好不好”“优不优”,是否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换言之,此时的粮食生产承担着多重功能与多种使命,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确保粮食数量安全,又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还尽可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由此,新时代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农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求以辩证、系统、全面、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使粮食问题坚决不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二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应该看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六保”之中,不仅保粮食安全赫然在列,深入考察,其也与其它“保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居民只有充分就业,才能持续增加收入,才能有能力购买更多更好的粮食产品。又如,形形色色的市场主体中,就有不少涉农企业,它们的产业链供给链一旦发生断裂,必然“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对粮食精深加工带来影响等。因此,后疫情时期保粮食安全绝非耸人听闻、空穴来风,必须直面形势,客观分析面临的挑战、蕴藏的机遇,进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致说来,后疫情时期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与普遍要求,决定了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生产不可能如同过往那样聚精会神、一心一意。毕竟今天国外疫情输入性压力骤增,国内也时刻有反弹的可能性,导致粮食生产过程中时刻必须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二是前段时间受疫情肆虐影响,有些地方的春耕春播已经迟滞于正常的农时,而粮食生产的收成、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否违背农时。因此,纵然后期人为地进行积极主动干预,也有可能为时已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三是受制于疫情期间人流、物流等的严格管控,一些地方虽然按时进行春耕春播,但基于如种子、化肥等农资的不能及时正常到位,只能是勉强而为之,能否确保粮食生产丰收实在存有较大疑问。
四是对于广大从事传统粮食生产的农民群众而言,既然疫情影响农事,必然危及下一步的收入情况,而为了保持与往年大体一致的收入水平,其必定“堤内损失堤外补”,未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非粮食生产领域,导致粮食生产只能进一步被动地“靠天收”。
五是基于长期以来粮食生产面临“两块板”的问题,即生产成本高、获得利润低,导致一些地方经常性出现田地撂荒现象。今年因为又叠加了疫情影响因素,必然会有更多的田地荒芜,导致粮食生产的土地容量相应越发“瘦身”。
六是既然粮食生产不赚钱,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将基本农田非农化的现象,如改粮食生产为经济作物种植,对基本农田进行规模化改造,使其用来从事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培育等。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还要看到,上述制约粮食生产的各种不利因素并非单一地起作用,而是于同一时空中并存,且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更加决定了今年确保粮食安全的形势严峻性、任务紧迫性。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切联系种田农民,更加倾力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之态,攻坚克难,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在看到当下粮食生产面临的种种不利与挑战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就此悲观失望,不再抱有希望。正如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工作时所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事实也是如此,既然党中央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视为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内中也应该存有突围的机遇,应该有逆风前行、否极泰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同样大致说来,后疫情时间粮食生产也许非但不会减产,反而有可能继续保持丰收的机遇和条件有如下体现。
一是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决态度作有力支撑。沧海横流显英雄,万山磅礴看主峰。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浙江、陕西等地,专门就脱贫攻坚、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议题进行考察调研,除给广大农民群众带去信心和决心之外,还明确表态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不仅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将与时俱进推动乡村振兴,使乡村振兴有更加牢固可靠的基础。无疑,内中鼓励支持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思想和理念进一步明确、强化,也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完全可以想象,有党中央坐镇“中军帐”,亲自指挥、亲自决策、亲自部署,粮食安全应该不是问题,也必定不是问题。
二是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带来的各种政策机遇。一方面,恰如年初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已经脱贫的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仍然需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就具体从事粮食生產的单个脱贫农户而言,四个“不摘”能够确保他们仍然享有各种优惠政策,能够继续得到各级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与帮扶。另一方面,针对疫情给粮食生产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中央已经接二连三地出台特别的帮扶支持措施,如财政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加大了专项鼓励粮食生产的力度;金融方面,在继续推行普惠金融的基础上,更推出小额贴息、无息贷款等为粮食生产及时输血的精准精细措施等。显然,将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逐一贯彻落实,粮食生产就有了雪中送炭、雨中送伞的兜底性保障,就能够既保量的持续稳定,更保质的稳步提升。
三是中国农民向来有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的敢打敢拼,勇于斗争,善于胜利精神,由此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压力只会转化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动力。事实胜于雄辩。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已经有各地农民群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矢志让今年的粮食产量更上层楼,再获丰收。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即便像湖北这样的曾经疫情重灾区,前段时间也已全面启动春耕春播,并开始着手夏粮丰收的系列筹备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阶段性的,我们要与疫情赛跑,将失去的时间赶回来,将蛰伏的发展激情与动力充分释放出来。广大农民群众有长期耕耘田地、种植粮食、珍爱粮食的固有优势,随着疫情肆虐的每况愈下,必然会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粮食生产的实际行动效能,实现粮食生产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四是后疫情时期粮食生产有利可图的必然趋势,相应助推粮食生产量的扩张、质的提升。诚然疫情来袭,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要求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填洼地,也是对国民心理素质、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健康价值取向等的一次重新优化和再塑造,意味着供给需要在新的层次上对接变化了的新需求。表现在粮食消费方面,量的消费满足是基础,质的更高消费需求则成为必然。进一步延伸,则是顺应粮食生产转型升级,日益向着生产优质绿色有机粮食方面高质量发展,必然水涨船高,带来的利润也就越发可观,更好地促进农业全面进步、农村全面繁荣、农民全面发展。至少,后疫情时期专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群众,日益向着新型职业种粮农民的身份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鞭打快牛”的正向激励效应,又会愈发促进粮食生产量与质的“鱼和熊掌兼得”,实现粮食安全有根本性保障。
三
恩格斯说过,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无论是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方面着眼,还是直面后疫情时期粮食生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说明中央提出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已经超出了以往狭隘的粮食安全概念,要求高度重视我国粮食生产牵涉到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始终将其置于政治的层面进行考量,坚决不因粮食安全问题而影响到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安全稳定。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概而言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将“六保”之保粮食安全真正做到与其它“保证”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同施行,使各项促进后疫情时期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悉数贯彻落实到位,既充分运用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无形之手”,又依靠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有形之手”,调动种粮农民、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广大活跃在粮食生产市场上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无数“勤劳之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从而使粮食安全就有了可靠保障,也才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最终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最坚实、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