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德经》的思想价值和对世界的影响

2020-09-22白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道德经

白玉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老子的《道德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的思想包罗万象,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道德经》的翻译文本已经在国外流传了几百年,其思想体系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翻译文本的演变,寻求它对世界的影响和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思想价值;译本的发展;文化实力和影响

1《道德经》的哲学内涵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言简意深,哲理宏富,思想悠远,玄妙无穷,全文饱含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其语言表达形象、精炼,内容通俗易懂,品味处却意境无穷。它的内容体现了自然界的“道”和人类社会的“德”,全篇短短五千言高度概括了万事万物变化、生灭之道,构建了朴素的宇宙观,解说了道、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从阅读《道德经》中,不同背景的人看到“道”对具体事物的运用法则,比如天地运行之道、国家治理之道、人与自然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修身养性之道等。文中提出了“道”、“自然”、“无为”、“和谐”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老子讲解的“自然”指的是事物的自然本性。《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中指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法自然,“道”对万物是“生而不有”,万事万物自然发展。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任何事物都处在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中,犹如天上月缺月圆,门前花开花落,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一样。因此,老子倡导人们尊崇“道”,让大家明白做人做事要顺应自然,审时度势,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本性,不强求妄为。无论面对什么环境,只要自身行为顺应时势,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就是得道,正是得道者多助,否则就是失道,就是失道者寡助。正如书中所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宇宙万物及社会人事都应顺从自然的本性。老子的思想是从对宇宙、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不管在什么时代,这一思想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道德经》还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另一根本法则——“和谐”,文中写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些都教导人们懂得和谐是万事万物的常态,因此要努力去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才符合“道”,而且维护和谐状态也离不开顺应自然之道,唯有做到顺其自然,才能和而常通。

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老子以“道”为根本构建了一个朴素、形象的哲学体系,提出了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而生,道无相无形,玄幻莫测,道是永恒,道是“众妙之门”。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原文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思想具有深刻的辩证思维。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涵盖宇宙之内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遵循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循环往复的规律,主张从整体去看待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注意观察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

2《道德经》译本翻译的演变和传播

由于西方传教士的关注和推崇,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道德经》由西方的传教士逐步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学者、传教士成为《道德经》的主要研读者,他们都从中获益匪浅。

《道德经》英语译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初,西方的传教士最先开始研读并翻译《道德经》,他们从西方经典《圣经》的角度出发,采用解释性的语言来理解《道德经》,试图找到两者的共同之处,他们认为《道德经》所阐释的思想就是西方的基督教所传导的思想。《道德经》的译文历经了时代的变迁,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3个词。后来由于翻译主体和客观环境的不同,《道德经》的译本更加丰富和具有创新性。比如,英语世界《道德经》的第一个英译本是英籍传教士湛约翰翻译的《老子玄学:政治与道德的思辨》(The Speculations on Metaphysics,Polity and Morality of“The Old Philosopher”,Lau-Tsze),1868年出版。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道德经》在英语世界里越来越受欢迎,出现了许多译本,其中著名汉学家、传教士理雅各翻译的《道德经》最为有名,译文尽量保持原文思想精华、文化内涵、语言风格、语篇修辞,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西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面对西方社会发展的困境和西方人生存意义的迷茫,西方学者开始更多关注东方思想,寻求东方智慧。《道德经》被许多学者所研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外,《道德经》译本的风格和翻译的倾向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原文的忠实,一些学者用音译来翻译《道德经》,翻译文本淡化了宗教倾向性,更多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智慧的追求、还有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些变化都是由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通过研究东方文化,试图从老学思想中寻找寄托和“生命良方”。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的密切交往,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保护等领域地位的提升,汉语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国外创办了许多孔子学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播和发扬,研读《道德经》也成为一种风尚。这一时期《道德经》音译法得到了广泛运用,不同译本及其风格承载了不同的相关信息。西方许多学者也纷纷研究东方老学,探索本领域“道”的启示,或者是人生中“道”的启示。

猜你喜欢

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选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敬业
这些成语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