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军的传奇

2020-09-22郝在今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云南

郝在今

寻找长长的军史

1950年冬季的朝鲜汉江南岸,一架轰炸机悄然而来,掠过山脊,没想到,这飞机没有丢下炸弹,反而送来柔美的女声:

“50军的官兵弟兄们,你们不要给共产党卖命了!你们赶快回到国军这边来吧!你们赶快回到国军这边来吧!”

这个人的口音中国人并不生疏,她就是台湾中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员“黎明小姐”。

显然,这是美军和国民党共同策划的心理战。

策反敌军?鼓动50军回到国军?难道这共产党领导的50军,真的同国民党军队有什么历史渊源?

原来,1948年国民党第60军在长春起义,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比起那些战功赫赫的老红军部队,晚来的50军似乎要低一头。电影《兵临城下》说的就是这个军的故事。

转眼到了21世纪,当年的新兵已经变成退伍老兵,留恋军旅生涯的“军迷”在聚会讨论时有个题目令人深思:解放军哪个军的军史最长?

那就要论到1927年,当然是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军史最长,解放军的八一建军节源于此啊。可是有人说,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才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

争论相持不下,一位“军迷”突然提出:还有50军呢。

50军?大家早已数遍解放军的70个军,谁也没有想到这支早先在地方的起义部队。50军虽然在解放军中成军较晚,但其前身_直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新军,这不是最长的军史吗?

重九起义、护国首义、台儿庄血战、越南受降、长春起义、抗美援朝……这个军的经历相当丰富。

作战对手也多啊,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印度、越南……中国军队的交战对手中除了苏联,50军都打過!

放开眼界,那“出身不好”,就变成“经历丰富故事最多”了。

一个军的传奇,映射了中国现代军队的历史。

云南有个讲武堂,出了一个朱德总司令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

十元帅,十大将,将帅聚首,不免摆摆老资格。计算军龄,朱德参军最早,刘伯承次之,叶剑英第三,朱德是当之无愧的红军之父。

红军之父朱德,从军生涯始于云南的滇军。

当时,面对贫弱的旧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救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办学!于是,中国有了三大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保定讲武堂、云南讲武堂。三大讲武堂出了三个总司令: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的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毕业于保定讲武堂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红军总司令朱德。

云南讲武堂采用现代军事教学,聘请日本军官和中国留日学生担任教官,教学质量特别高,号称中国南方最好的军校。

云南青年纷纷投靠云南讲武堂,就连外省的人也慕名而未。四川农家子弟朱德,好不容易考上秀才,碰上学制改革秀才没用了:好不容易当上吃官饭的小学教员,又听说云南有个讲武堂。于是,这个不安分的青年,当下决心投笔从戎!

只可惜,那云南讲武堂只招本省生源。于是,就有了一个四川青年冒充云南蒙自籍贯的故事。

冒籍入学,按照校规是要被开除的。幸亏,学堂里有个开明的校长。校长李根源欣赏朱德的求学精神,也给中国留下了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开明开放的云南讲武堂,公开招收东南亚华侨子弟,还秘密招收外国学员。这就有了:马来西亚华侨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朝鲜青年崔庸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朝鲜青年李范爽——韩国首任总理;越南青年武海秋——越南临时政府主席。

这简直是一所亚洲军校啊!

云南讲武堂开学那天,连通河内与昆明的滇越铁路贯通。李根源校长把全校学员带到火车站,现场教学:那侵占越南的法国,已经把运兵的交通线伸进我们的家乡!

讲武堂师生高唱校歌:

堪叹那世人,不上高山安知陆地平;

二十世纪风潮紧,欧美人要瓜分。

枕戈待旦,奔赴疆场;

保家卫国,壮烈牺牲。

要知从军事,是男儿本分。

鼓起勇气向前进,

壮哉中国民!

壮哉中国民!

“保家卫国!”

中国人熟悉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

这“保家卫国”是个标志,标志近现代的中国军人已经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

滇军游山玩水送红军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地同时打着三种战争:东北有外国侵略,中原军阀在混战,南方搞“围剿”。蒋总司令的主力,并未用于抵抗日本侵略,而是用未打内战,国民革命军打国民革命军,白军打红军。

两军对垒,各有资源。白军官兵有枪有钱,但他们不知为何而战:红军缺枪少粮,但红军官兵都知道为谁打仗。

这样的两种军队,战场碰撞,谁胜谁败?

红军英勇善战,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毛泽东合作默契,连续粉碎白军四次“围剿”,但是,第五次却遭遇危机。党内的左倾领导撤掉了毛泽东的指挥权,朱德的游击战术也被否定。外国来的军事顾问根本不知道中国还有滇军这样的地方部队可以争取。

红军被迫长征,湘江一战损失大半,遵义会议请回毛泽东主持军事。

毛泽东指挥机动灵活,红军屡屡从各地军阀的结合部突围,转入生疏的西南地区作战。其实,红军到西南也有高级向导:总司令朱德出自滇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出自川军,他们对当地军情了如指掌。川军较弱,而滇军强悍,红军的策略应该是避强击弱。

毛泽东谋划突围北上,甩开中央军追击,从云南渡金沙江进四川,可那又要遭遇强悍的滇军。正是两难之境时,滇军也在琢磨怎么对付红军。多少年来,都是滇军出省打别家,这次红军入滇,将是滇军从来没有遇到的客军入侵。

龙云召集云南高官会商,众人都相信蒋介石的估计:红军同国军实力相差太远,必然像太平天国石达开入西南那样最终败亡。所以,我滇军必须服从中央。

民政官员却提出:如果在省内“围剿”红军,作战给地方带来的损失太大,还是应该保境安民,把红军防堵在云南境外。

久议不决,龙云点名孙渡发言。这位滇军的“智多星”提醒大家:这客军入滇并非只有红军一家!还要防止老蒋一箭双雕,假借追剿红军,乘势把中央军伸进云南地盘。这话点醒了大家,想起那邻省贵州的王家烈正是这样被老蒋干掉的。

可是,那老蒋打着中央旗号,强令各地追击围堵红军,你云南地方胆敢对抗?

孙渡又有奇计:追而不击,围而不堵。兵法云:穷寇勿追。那红军一路亡命,战力甚强的湘军和桂军都阻挡不住,我滇军也应尽快将其赶出境外为好。

龙云当即任命孙渡为总指挥行营主任。同时又给蒋委员长发出电报:“查该匪窜往滇东,已入死地。匪众多系客籍,语言地形,均难活动,朱德虽熟亦多隔膜。”

其实,朱德对滇军的小算盘,一点儿也不“隔膜”。

红军佯攻贵阳,贵阳城里的蒋介石眼看就是瓮中之鳖!滇军大将孙渡星夜出省驰援,红军却转身抄了滇军后路,三路大军直入云南。

这时,滇军三个旅都在省外,昆明城里只剩一个团,空城而无计。躲在城里的还有两个美国人——外交官谢伟思和植物学家洛克。植物学家向西方介绍云南的风土人文,外交官则记下红军的神勇。这位谢伟思后来去了延安,建议美国支持八路军抗日。

全省滇军紧急驰援昆明,红军却并未攻城,而是虚晃一枪,挥师北上。七条小木船,七天七夜,平安渡过天险金沙江。

云南的天险居然给红军让路!蒋介石大怒:你滇军熟悉地形,怎能给红军腾出时间安然渡江?按照蒋介石的作战部署,滇军应该奋勇追击,同川军两岸夹击,“击半渡之敵”,那可是最最有利的歼敌态势啊!

确实,滇军不是不熟悉那金沙江的地形,龙云的家乡就在江边嘛。

只是,滇军不肯对红军打恶仗。追击部队的营长潘朔端记下作战日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倭寇侵略开大门,同胞路过紧相逼。”潘营放慢脚步,红军加快脚步,待潘营慢慢走到石鼓渡口,红军已经全部渡江了。

“没有红军在前面开路,哪有机会饱览这大好的河山。”滇军的作战态势,用潘朔端这些带兵军官的话就是“游山玩水送红军”。

全不知,还有一段龙云送图的隐秘故事。

1935年4月27日,红军中央纵队行军在曲靖坝子,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谈笑风生,天上来了飞机也不隐蔽——蒋介石还不知道红军进入云南了。

突然一辆汽车驶来,似乎不知前方是红军部队。

周恩来下令阻截,截下来的这辆汽车,满车都是红军急需的宝贝!不仅有标明红军北渡金沙江的路线与渡口的云南军用地图,还有云南白药、宣威火腿、普洱茶叶,好像是专门备好的慰问品。红军战士乐得不行,审问押车的国民党军官后这才知道,这是龙云给中央军长官薛岳送地图的专车,误打误撞送给红军了。

周恩来笑道:《三国演义》里有张松给刘备送地图,现在是龙云给红军送地图!

红军的幸运故事传诵多年,近年来才揭出一段秘密。龙云的儿子龙绳德和张冲的儿子乌谷,一次旁听父辈的谈话得知:那地图本来就是龙云有意送给红军的!

红军进入云南以后,朱德和罗炳辉都写信给滇军将领,表示红军的目的是北上抗日,入滇只是路过,劝滇军不要阻截。龙云当然乐得红军快快离境,赶紧送上一份厚礼。

细细想来,周恩来把龙云送图比作“张松送图”实在高妙。在《三国演义》里面,那张松送图可不是被拦截下来,而是主动献图的!

给红军送图的龙云,没忘也给蒋介石送一份礼——《为追击红军未果请严行议处电》。这两份礼物,真是一实一虚啊!

“爬龙背!”当红军

红军入滇,朱德还有一招妙棋:派遣一支别动队,远离中央飘忽行动,在敌人后方牵制敌军。这棋很妙,弄得龙云穷于应付,首尾难顾。可这棋子本身就危险了,孤军深入,小部队很容易被敌军包了饺子。

这就是红军的独特之处,要什么部队有什么部队。这个别动队,由九军团担任,军团长罗炳辉本人就是滇军出身,非常熟悉云南的人文地理。

罗炳辉是个游击专家,九军团在红军中有“战略骑兵”的美誉,打起仗来撒得开收得拢。中央纵队向北,九军团反向东进,4月25日袭取宣威的板桥镇,正在琢磨怎么攻下城墙很厚的宣威城,司令部出现了一个当地教师。这位教师给九军团指点了迷津——宣威城墙的西南角塌了一层,从那里攻城可以居高临下。

罗炳辉下令从西南攻城,守城敌军弃城而逃。这一仗最大的收获是缴获一库房火腿,让饥饿的红军战士得以吃足大肉,吃不光带不走的就分给了老百姓。这宣威火腿是云南特产,制成火腿罐头可远销东南亚。这个“老浦记”火腿的老板浦在廷,后来成为邓小平的岳父。

那个带路攻城的当地教师,就是云南地下党徐文烈。云南党组织被摧毁,数百人只剩十几人还在活动。即使如此艰难,大家还是没有放弃梦想,希望有一天重新打起红军旗号。现在红军真的来了,徐文烈立即动员一批学生参加九军团,带路、宣传、做群众工作。有这些当地人物做号召,红军仅在两三天里就扩充了1500人。这样,未来的共和国将军中,就有了一批云南人。书生徐文烈从此成为军人。1948年60军长春起义时,官兵们惊喜地发现,新来的老红军政委居然讲得一口云南家乡话,共产党也很亲切啊。

九兵团入云南本是孤军深入,却如鱼得水。攻打会泽,罗炳辉先给守备司令捎信,我是过路不是占城。这个罗炳辉的老袍泽当即弃城让路。九军团入城,只抓了一个县长一个恶霸,当地富户还给红军捐粮草。

九军团任务是吸引敌军主力,掩护中央纵队北上。这样,也使九军团自己陷入危险,有可能再也跟不上大部队。九军团佯攻昆明,掩护中央纵队北渡成功,渡江成功后的中央纵队的后卫立即把浮桥炸断了。朱德得知九军团尚未渡河,大发雷霆,下令重新架桥。宋任穷曾回忆,那是他第一次见朱老总发脾气。

张冲要求把184师并入八路军,他本人要求加入共产党,还向共产党要政治工作干部。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屡战屡败。为何是八路军首先取得平型关大捷?张冲认为,还是共产党会搞军队建设。张冲预计,这次上前线打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恶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向共产党学习建军。由于国共两党有协议互相不挖墙角,延安方面没有同意张冲加入八路军和共产党,但立即从延安派来周时英等人,和武汉八办的薛子正一起加入184师,加上部队原有的杨重等人,60军就有了12个共产党员。这让张冲感叹,共产党的军队人数比国民党少,可人家可以全国调配干部,这一点国民党却做不到。

战歌声中,60军开赴战场。

卢汉军长还是不肯带上女兵。战地服务团的12个女兵,悄悄扒上车追赶部队……

60军赶赴前线的时候,正是台儿庄战役的第二阶段。

台儿庄,位于陇海和津浦两条铁路的交汇处,背靠大运河,是苏北大平原的防御要点。日军一旦突破台儿庄,就能长驱直下徐州。

台儿庄战役的第一阶段,中国军队取得开战以来少有的大捷,不但顶住日军的进攻,还消灭了许多敌人。这时候,中方统帅大意轻敌。吃了大亏的日军却调来大批增援部队,坂垣、矶谷两个师团50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展开猛烈进攻。

就在这紧要时刻,60军奉命增援。

部队分别在台儿庄附近各站下火车,下车的部队尚未集结,就遭遇迎头打来的炮火!

原来,中央军汤恩伯和东北军于学忠见敌军强势,不等向滇军移交防地就撤了,防御阵线留下巨大的缺口。

增援接防变成堵缺口,当先的潘朔端立即组织全团进攻,抢占陈官房村。

中日两军,都向小村搜索前进,一场遭遇战突然爆发!日军预先有准备,5000多人在20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小村扑来。滇军从来没有见过坦克,子弹打不穿,钢镐刨不动。一役下来,尹国华营打得只剩一个士兵,郑祖志营只剩23人,副团长黄云龙牺牲,团长潘朔端重伤,裹伤指挥战斗。

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滇军作战十分团结,遭遇突袭的183师刚刚撤下来,182师立即顶上去。1078团团长董文英战前写下遗嘱,亲自抬着机枪反攻,在拼刺刀中英勇牺牲。1080团团长龙云阶率部坚守辛庄,最后用手枪与敌搏杀,被日军刺刀刺翻。1082团团长严家训在阵地被炮弹击中牺牲,他是60军中唯一挂少将军衔的团长。1083团团长莫肇衡负伤后,用自己的鲜血在路旁的石头上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7个血字后,壮烈殉国。

仓促上阵,损失惨重。在这种时刻,部队军心一旦动摇,后果不堪设想。60军出征前,龙云向卢汉口授密令:“不惜牺牲,图立大功。”现在到了牺牲时刻,军长卢汉下令:“不准撤退!”

大运河桥头,军特务营营长陇耀提着手枪把守。

旅长陈钟书裹着绷带退下来,陇耀拦路:“旅长对不起,军长下了死命令,不管谁过桥都枪毙!”

陈钟书毫无怨言,带队返回。随后传来消息,陈钟书身先士卒,在肉搏战中不幸牺牲。

台儿庄恶战,滇军损失惨重,182师和183师都只剩一个团的兵力了。但是,日军突袭的缺口还是被60军死死堵住,中国军队赢得了在台儿庄布防的时间。

接下来的战斗,卢汉只能倚重张冲了。另外两个师都快打光了,可张冲的184师居然还保留着完整的建制。

张冲是滇军的“智多星”。滇军将领大多出自云南讲武堂,讲武堂总是聘请日本教官,所以,日军打滇军,就有点像老师打学生。可张冲没有上过讲武堂,他是绿林好汉出身,没有套上日军战术的框框。

战况危急,183师师长安恩溥果决地说:“我怕罪,不怕死!”

张冲却说:“我还是想活。”

安恩溥后来也承认,还是张冲说得对。敢死的士兵是个好兵,想活的将军才能取胜。

兵抵台儿庄,张冲给昆明的红颜知己写信:“快来,卖田卖地也来!”此战危险,抓紧见亲人的最后机会。

张冲接过臺儿庄的防御任务,没有照以前的部队那样,把重兵放在城内。附近有个制高点禹王山,可以俯瞰台儿庄附近的所有阵地,正是防御要点。可惜,那易守难攻的禹王山已被日军占领,日军也想从这里攻击台儿庄。

1086团连长李佐奉命攻山。李佐带领一个连进攻,攻下山头后,286人只剩30多人。换兵不换将,从1085团支援一个整连过来。战斗了7天后,排长全部阵亡,士兵只剩30多人。再补充一个新兵连,打了4天,又伤亡90多人,山头上只剩40多人。来不及修复工事,就用烈士的遗体做依托阻击日军。禹王山连续打了18天,军主力撤过运河休整,李佐这个连还在山头固守。

三个连打光,李佐毫发无伤。同袍都说李佐是福将,其实是李佐的战术动作好,工事挖得深。

防守禹王山,张冲做出精心部署。一般的防御战术,都是沿着山岭的正面,在棱线或腰线构筑工事。张冲见日军正面炮火猛烈,便独创奇招。除了正面防御以外,他把主要兵力放在反斜面,构成侧射火力。日军一旦进攻,就陷入防御口袋,遭到三面火力夹击。

兵凶战危,张冲打仗一点儿不敢大意。战前在武汉,张冲找共产党要建军干部,同时也请教德国教官如何攻打坦克,德军用坦克比日军还早。德国军官说:“你们可以使用反坦克炮,远距离打击。”张冲回答:“我军没有配备反坦克炮。”德国军官又说:“那就埋设反坦克地雷,把坦克放进阵前炸毁。”张冲回答:“我军没有配备反坦克地雷。”德国军官冷然讥笑:“那你们就等着被坦克碾碎吧!”

张冲才不甘心送死,找到一张坦克图纸和部下探讨。这坦克像不像我们家乡的水车?都有一圈履带,履带一断,水车就空转。那么,我们也可以炸断坦克的履带!

接下来的实战,就是这么打的。别的部队对坦克陌生,可184师不怵坦克。他们用竹竿绑上手榴弹,伸进坦克的履带,坦克被炸停后,他们又爬上去揭开“王八盖子”,往里扔手榴弹!

云南多山,滇军本来就擅长山地作战。防守禹王山,张冲部署:第一道防线,曾泽生团防守正北,杨洪元团扼守东北,其李佐连固守禹王山头。日军突破第一道防线,张冲指挥炮火覆盖,把突入的敌军歼灭在陣内。日军窃听守军电话,张冲有“风语者”,通信兵用白族话联络,日本翻译也听不懂。日军化装偷袭,张冲组织敢死队反击,把打上未的敌兵再打下去。

禹王山防御战一直打了19天,滇军还是死战不退!

曾泽生下山开会,日军乘夜突袭攻上山头。曾泽生急忙赶回阵地,团长端起机枪,率领士兵反冲锋!

战况激烈,张冲的外甥何起龙营长牺牲了,张冲的侄子,特务连班长张镇东牺牲了,张冲的贴身警卫员也被打死了。张冲所部还是坚守在禹王山上。坚守阵地的士兵经常回头寻找师长的身影,只要师长在,士兵就有信心。

师长张冲不但勇敢,而且机智。禹王山位置紧要,上级给60军调来一个榴弹炮团。543旅旅长万保邦在日本土官学校学过炮兵,临时担任这个炮兵团的团长。张冲从炮镜中看到,山下几个村庄的日军车辆,进村时冒着黄烟开得艰难,出村时却非常轻快。张冲判断,敌人正向这些村庄集结兵力,准备对禹王山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按照张冲的部署,第二天早上,那几个村子刚刚冒烟开饭,炮兵团的几千发炮弹就全部覆盖!日军的进攻部队大部分损失,禹王山前线从此消停20多天。

日军恼了,这是什么部队?

南蛮兵!日军怕了这支死战不退的南蛮兵,就连滇军随身携带的水烟筒,也被误认为是小炮。听说,南蛮兵每人有一瓶叫作白药的神药,负伤吃了就止血!

禹王山战斗,60军打退日军上百次进攻。

台儿庄战役的第二阶段,滇军由于死战不退,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60军伤亡惨重。参战351 23人,伤亡1 8844人。伤亡过半,这种胜利,只能称为“惨胜”。

惨胜也是胜!

抗日战争,就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只要民族不灭亡,再大的牺牲也得承受,也能承受,也乐意承受。

光荣之旅——出国受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最引人瞩目的受降,还是台湾受降,自1895年《马关条约》以来,台湾已被日本侵占50年!近代中国,大片大片的领土被列强侵占,这是中国第一次收回自己的领土。

最神气的受降,要算出国受降。

龙云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滇军开赴越南受降!老蒋调不动龙云,却要调动龙云的军队。周恩来的代表华岗向龙云进言,要防备老蒋的调虎离山计。龙云的部下也建议,不要把滇军全部开到越南,耍留下些部队看家。

可龙云没有接受。受降是国家大局,出省滇军已经在光荣受降了。

出国受降,那是更大的光荣。

越南与中国云南接壤,那越南以前是法国殖民地,法军多年威胁云南安全,现在正是雪耻的机会。入越受降,滇军行军距离最近,到境外肃清敌人也利于巩固云南边防。中央调动滇军,按说也是顺理成章。

龙云下令滇军出动,卢汉率领第一方面军出发,所部60军、93军、暂编19师、暂编23师,共8个师。卢汉带走了滇军的全部主力,龙云还嫌不够,又要自己的大儿子龙绳武也出国,把守备省会昆明的一个师也带走。出国受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的无尚光荣啊。

1945年9月8日晚,以云南将士为主力的20万中国大军在卢汉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分数路向越南北部挺进。60军各部就在中越边境驻防,距离越南最近,出国受降最为迅捷,也利于巩固云南边防。

多年的战争封锁了滇越边境,筑垒地带,林木丛生,部队开进还要披荆斩棘,用砍刀开路。刚进越南,那阵势就让滇军官兵吃了一惊。日本军人在道路两边列队,几十个号兵吹得震天响。60军在公路中央开进,迎面来了个日本军官,拔出军刀朝天一举,紧接着就是下砍——

士兵杨成章要开枪——那日本人要砍我的长官?

没想到,那军刀砍的是空气,原来这是日本的军礼,向贵宾致敬的敬刀礼。

滇军官兵心里这个痛快,日本人欺负我们多少年,现在该我中国军人神气了!

滇军开赴越南,依照盟军统帅部一号令:北纬16度以北的法属印度支那地区,由中国军队受降。第93军驻扎河内地区,第60军驻扎顺化地区,第52军驻扎海防地区,第62军驻扎高平地区,第93师驻扎中国、越南、老挝交界地区。

中国军队的进驻,受到越南人民的热烈欢迎——解放者来了!

沿路群众夹道欢呼,老华侨热泪盈眶:“重睹汉官威仪!”

群众齐声高唱新编歌曲:“大哥!你好!”

1945年9月18日,越南河内,前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府邸。中国国旗在广场上高高飘扬,并列的是美国、苏联、英国国旗。

受降大厅礼仪隆重。

上首是中国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卢汉席位,身旁是马瑛、尹继勋正副参谋长。

左为盟军代表席,美英将领到场,没有法军代表。

右为高级将领席,中国驻军将领戎装冠带。

后为来宾席位,胡志明等越南临时政府要员现场观礼。

日本军官北向站立,日军第38军团指挥官土桥勇逸土中将等日军代表,呈交投降书和军人战刀。

受降仪式完毕,卢汉下达第一号训令,取消日军第38军团番号。这支1900年曾侵略过中国的日军部队,从此必须接受中国军队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卢汉指挥。

这一天,河内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游行。中国驻军将领和美、英盟军将领、胡志明等越南临时政府要员一同检阅、观礼。

光荣啊!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出国受降!

受降的对象是日本皇军,那日军曾是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主力部队,那日军曾经肆虐华夏大地。

中国军人昂头挺胸走上街头,迎面的日军当即立正敬礼!

日军的武器全部由中国军队收缴,军营门口站岗的日本士兵只能拄着个木棍子。没有枪的军人,连老百姓都不如,日军士兵_上街头就被越南百姓追著打。日军统统退入营房,营房门口有荷枪实弹的卫兵看守,这卫兵是咱中国军人!日军官兵未经允许不准走出营房,你让他出门他也不敢,老百姓恨得要打死日本鬼子。多少年过去,杨成章还记得当年神气,指使日本兵干活,为我们中国军人修筑篮球场。叫你干你就得干,不睡觉也得干,限期完成!

陇耀师长率部接收海防,接到越盟领导人胡志明的宴会邀请。陇耀荣幸出席,还带上儿子陇涤湘。

陇涤湘开眼界啊!盛大的法式宴会,长长的餐桌。

陇耀纳闷:你们并没有必要这么客气嘛,我们都是兄弟。

胡志明笑道:你们给我们一点武器呀。

原来,胡志明的越盟虽然接管了越南北方的政权,成立了临时政府,但还是缺乏武器弹药。

龙云指示驻越滇军:日军的武器都转给越盟!

抗日战争期间,越盟一直和中国军队并肩抗敌,胡志明和龙云交情很好。中国对越南没有领土野心,愿意支持越南和平建国。

当时,侵占越南的日军向中国受降军队交出了一切武器弹药、战略物资、器材。这些日军武器,多数已经落后于60军的装备。

越南的国都在顺化,游览王宫,就成了驻扎顺化的暂编23师官兵的旅游项目。越南国王保大,用自己的意大利豪华跑车,交换潘朔端师长的4支卡宾枪。这交易似乎不等值,但其实不知这时候保命第一,好枪比豪车重要,国王也要靠军队保护的。曾泽生师长也弄了辆来自前法国将军的高级轿车。这两兄弟都爱车,当年曾经流落上海修理汽车的小工,如今成了驾驶豪车的大将军!

蒋介石对滇军动手了

正在滇军高兴的时候,蒋介石却要对滇军的家乡下手了。

抗战胜利的总司令,正是如日中天。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蒋介石不能容忍毛泽东和龙云再搞独立割据。重庆谈判陷入僵局。9月10日,共产党根据地上党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进攻。9月27日,蒋介石把毛泽东丢在重庆,自己悄悄飞到距离云南最近的西昌,部署对龙云动兵。不远的昆明,龙云还在催促儿子龙绳武快去越南。

10月3日,杜幸明率领中央军围攻昆明五华山。枪炮齐鸣,防守省政府的地方保安部队抵挡不住。手边没有军队,龙云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邀请”,辞去主宰云南18年的省主席,去重庆任个空头职位——军委参议长。

其实,对于这种变局,龙云也不是毫无防备。当初送卢汉去越南时,龙云面授机宜:“一旦他们对昆明下手,你们就杀回云南!”

杀回云南?从外国打回国内?驻扎越南的滇军,面临艰难的选择。

师长陇耀痛心疾首:“老蒋敢对我们的老主席动手,我们打回老家去!”

有人响应,有人沉默。军人的宗旨是保家卫国。从保家来说,滇军当然应该打回老家。可是,从卫国来说,又不该打内战。而且,现在想打也打不回去,中央军10个9币堵住中越边境,对滇军6个师形成优势。

这时,蒋介石也尽力安抚,云南省政府主席,还是由云南人卢汉担任,还是云南人管理云南。进退失据,领兵大将卢汉也举棋不定。

这时,一个女人来到部队——潘朔端的妻子宋平,从昆明逃出来了。宋平向丈夫控诉,中央军把老主席赶走,在云南实行法西斯统治。12月1日昆明惨案,国民党军警镇压罢课学生,宋平的老师赵琴仙和潘朔端的侄子被杀害了!

潘朔端义愤填膺,找结义兄长曾泽生商议,既然卢汉不肯打回云南,那我们两个师自己行动!

曾泽生婉言相劝,还讲了吉鸿昌的故事,吉鸿昌当年反蒋抗日,被老蒋密捕杀害。曾泽生的夫人李律声也劝说宋平,我们现在就是相夫教子,不要再像年轻时那样激烈。

这时,担任方面军特务团长的秘密共产党员朱家璧,被扣押了。蒋介石密令卢汉:“朱家璧勾结越共,着即查办!”

本来就整你中间力量,现在又加上亲共的罪名,驻越滇军的处境更加艰难。蒋介石又着手改组滇军,把卢汉调回云南,当了一个没有军权的省政府主席。滇军主力60军的军长,由曾泽生继任,曾泽生的184师,由潘朔端接任师长。这两人在滇军中并非龙云核心圈子的人物,但这两人都是蒋校长的黄埔生,又是龙云的军官候补生队骨干,也是滇军中难得的人选。

蒋介石把驻越滇军的军长师长招到重庆,亲自劝慰。

此刻龙云也在重庆,也向两军长布置反蒋大计。重庆机场,龙云的秘书刘宗岳把龙云的亲笔密令交给曾泽生军长,曾泽生看了说:“我一定按老主席的指示干,请卢军长看吧。”

卢浚泉军长看见龙云命令两军打回云南,只是说:“请告诉老主席,我知道了。”

龙云这才明白,改组后的滇军,已经脱离自己的掌控。那个龙云举办的军官候补生队,由卢浚泉和曾泽生实际主持,而卢浚泉是卢汉的幺叔!龙云和卢汉一致,卢浚泉听龙云的,龙云和卢汉不一致,卢浚泉听卢汉的。

老蒋得手了,一边赶走了“云南王”龙云,一边把滇军控制于境外。那毛泽东还在重庆等着签约,国共之间还没有撕破脸皮动武,老蒋得抓住时机先向第三方面下手。

内战的第一枪,就这样闷声打响!

10月10日国共协议达成,毛泽东飞回延安。不过三天,蒋介石下达剿匪密令,准备对共产党赶尽杀绝。

困居外国的滇军,迅速消亡着斗志,占领军的日子安逸啊!

营房里的日军,乖乖地不敢捣乱,还承担全部勤杂事务,成了中国军官的勤务兵。曾泽生的副官乔景轩下连队抓炮兵,训练之余,经常到酒吧消遣。再也没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中国军官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人。舞厅里,漂亮的越南舞女争着请中国军官跳舞,一个法国军官碰了一下,乔景轩踹他一脚!越南有许多华人,中国军队的到来让华人挺起了胸膛。华侨领袖把乔景轩这个小少校奉为上宾,介绍妙龄女儿与之相识。一些滇军军官,还在驻地结成战地鸳鸯。

在国内各大城市,国民党的接收大员“五子登科”——房子、金子、票子、妻子、车子,能捞就捞,不能捞就抢!驻越滇军也未能避免,走私,就是上下都做的事情。在滇南驻防的时候,184师就开始走私,师长万保邦委托杨重,在越南河口和中国昆明之间倒腾物资,发了笔小财。现在直接驻军外国,走私就成了公行的买卖。就连廉洁自奉的曾泽生,也让自己的妻弟做生意。

云南的烟土运到越南,越南的洋货进入云南,滇军军官都发了财,谁也不想再打仗。

一支出国受降的光荣之旅,眼看变成萎靡腐败的占领军……

炮打法国军舰

内外交困的驻越滇军,又碰上国际纠纷——法国军队要求接管越南北方。

越南在侣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日军侵占越南后,胡志明的越盟和越南国民党成为抵抗日军的主要力量。中国国民党扶植的越南国民党力量太弱,不成气候。中共支持的越盟长期坚持敌后抗战,胡志明在日本投降后立即回国,在河内组建了越南临时政府。新政府得到了广泛支持,越南皇帝保大宣布退位,加入临时政府当了顾问。

可是,法国有美英的支持,根本不理睬越南临时政府,强行要求越南重回被殖民地位。

驻越中国占领军和越南临时政府友好合作,已经稳定了越南北方的局面,就连反对党国民党也和越盟联合,抵制法国回来。中国占领军和越南临时政府友好合作,成功地稳定越南北方的局面,越南出现了独立建国的美好前景。

可是,法国有美英的支持,根本不理越南临时政府。

阻止法国殖民复辟的唯一期望,就是驻越中国军队了。

滇军是中国驻军的主力,提起那法军,滇军就有气。当年,你法国殖民东南亚,入侵我中国,现在国都亡了,一个流亡政府神气什么?

日本投降时,流亡云南蒙自的法军少将亚历山大就找到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要求由法军受降越南。

肖毅肃总参谋长答道:受降安排由波茨坦公告决定,可参加波茨坦会议的四大国似乎没有法国?言外之意:受降越南,中国军队比法军更有资格!

可是,已经在越南北方受降的中国政府,却在国际列强的压力下,同法国政府谈判。1946年2月28日签订《中法协定》,中国军队将于3月撤出,法军将于6月接替中国军队在越南北方的防务。

协议达成不久,3月6日,法国军舰抢先开进海防港,强行登陆!

这时,中国军队尚未撤离,海防的防务尚未移交,当然拒绝法军登岸。

开炮!法军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法军的舰炮击中陆岸的一处日军仓库,引爆仓库里的弹药,整个海防笼罩在硝烟中。

还击!中国驻军184师和21师的两个山炮营立即还击,根本顾不得向上请示。其实,滇军也不想向上级请示,那个上级刚刚抄了滇军的后路。

这两个营使用的是刚刚收缴的日式九四山炮,中国官兵尚不熟练。以夷制夷!找日本军人来干。日本军官提出条件,滇军未免恼火,可人家说,打了炮希望给两条卡宾枪。滇军笑着答应了,不就是想要点自卫武器嘛。日军炮长立正发誓:三炮打不中自杀!

法国军舰距离挺近,第一炮打远了,第二炮就命中!

岸上的中越军民一片欢腾,轰击法军的大炮越来越多。海防人民情绪激昂,构筑街垒抵抗侵略。一伙法军乘小艇登陆,被60军特务连一阵扫射就全部投降。

一场炮战下来,法国军舰瘫痪在港内,海军少将摇着白旗上岸谈判,沿途遭到越南百姓的唾骂。

出气啊!

打败日军,又击退法军,60军军长曾泽生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终于有了点国际强军的感觉。

就在这时,接到上级下达的停火令。

放走法国军舰是可以理解的,人家毕竟也是反法西斯盟国。可是,驻越滇军接到上级命令:把越南北方移交法国。

这命令让人难以理解……

驻越滇军接到命令,登上美国军舰,离开越南。

去向何方?只有高级将领才知道——接受东北主权。

师长潘朔端一直收听中共新华社的广播,得知东北早己由中共军队接管。中共军也是中国军队,中国的主权已经接受完成。现在国民党军再去接受,那就不是接受国家主权,而是争地盘,打内战。

滇军不想打内战,也不想去那遥远寒冷的东北。那东北驻军长官,还有个炮打五华山的杜聿明。老蒋已经软禁了龙云老主席,现在又把滇军送入虎口?

但是,滇军还是不得不去。回国的路被中央军堵死,留在越南又有法军挤压,唯一的出路就是登上美国军舰。

能让美国愿意海运国民党军队,也不容易。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和美军上将史迪威一直闹矛盾。一个是中国战区总司令,一个是中国战区参谋长,按说应该精诚团结。史迪威要求把美援装备也分给八路军一部分,蒋介石坚决不同意。这让一心抗战的史迪威不解,八路军和中央军都是抗日的军队,你中国军队的统帅为何对自己的部队分别对待?

重庆谈判,美国飞机运送国民党部队到大城市接管。延安美军观察组的飞机,也送共产党将领上前线。

蒋介石得罪了史迪威,却还得拿美国当靠山。看人下菜碟,央求美国海运,就选美国喜欢的部队。派往东北的国民党部队,大多来自中缅远征军,东北驻军长官陈诚、卫立煌、杜聿明都在遠征军干过,同美国将领关系良好。云南是远征军的后方,滇军同美国军队也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同美国关系良好的滇军,登上美国军舰后却感到,这关系并不平等。

美国海军规定:登上美舰的中国军队,人员和武器必须分开装运。军队的传统是人在枪在,随时准备作战,这人枪分离,怎么有些像是交枪投降的日军?

美国海军重视卫生,每个登舰的中国士兵,军装都要脱光抛弃,呛人的消毒粉喷洒全身,再换上一身美式军装。这种消毒措施显然不够礼貌,有些像是动物消毒啊。

就连中国军官的待遇也有限。据说又是美国海军的规定,女人不能上船。于是,从云南找到越南的师长夫人宋平,只得同丈夫潘朔端分离。

还是军长有地位,曾泽生搞到的法国高级轿车可以带上军舰。

起吊时,钢丝绳突然断裂,军长乘的车落海沉没。

曾泽生脸色大变!

军队出征,有两大不吉之兆——折旗、断辕。

龙云的帅旗,刚刚在云南折倒;曾泽生的汽车,又在越南掉落大海。

副官乔景轩心想:“此去东北预兆不祥啊……”

60军被围长春

久经战阵的曾泽生,遇到一个难下的决心。

共军进攻凌厉,60军奉命撤出吉林城转到长春固守。不能把完整的城市留给共军,蒋委员长和东北最高长官卫立煌下令:炸毁小丰满水电站大坝!

小丰满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库,一旦垮坝,滔天的洪水将淹没松辽平原,有效地阻止共军接收。这战法在军事上十分有效,可也有个致命缺陷——大水不认识人。蒋委员长当年下令炸毁花园口黄河大坝,有效地延缓日军的步伐,也淹死数十万中国民众。

面对蒋介石炸毁小丰满的命令,60军将校议论纷纷:人家共军撤出吉林的时候都没有破坏城市没有破坏电站,难道我们当罪人?

可又不能公开抗命。曾泽生知道,60军现在是老蒋的怀疑对象,必须小心行事。

曾泽生拿起电话,向下传达了上级关于炸毁大坝的命令。但是,并未下达执行命令的具体部署。

驻守小丰满的60军544团,不但接到军长的命令,还接到解放军的传单。

解放军仿佛能够预知蒋介石的密令,从新华社电讯到战地传单,公开警告守军:炸毁小丰满大坝就是反人民罪行,我军必追至天涯海角将其严惩!解放军的传单在曾泽生命令之前就传到544团,从营到连到排甚至到班都有传单!

谁都知道不该炸坝,可军人必须服从命令。服从什么命令?曾军长那通电话,根本就不算个作战命令。那就不炸?军参谋长徐树民亲自督促立即爆炸!这参谋长是上峰派未监视曾军长的,是老蒋的亲信,谁不执行他的命令就要军法处置。

难题推到544团这里,足以炸毁大坝的黄色炸药,早已储备在大坝旁边的坑道里,只待一声令下。544团派了一帮人,往配电室扔了几个手榴弹。电厂工人立即拉闸,吉林城停电。

表面上执行了破坏命令,实际上没有炸毁大坝。

幸亏没有炸毁大坝,不然60军也会被洪水困在吉林。

吉林城守不住,60军奉命撤往长春。

1948年春天的长春,不仅是东北战场的争夺焦点,而且具有全国意义。

东北大地,解放军正在由守转攻,国民党军固守的大城市,只剩北面的长春、中间的沈阳、南面的锦州。4月18日,东北解放军司令员林彪向中央军委建议攻打长春,22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回电同意。

攻打长春并不容易。

长春是“满洲国”首都,日本经营多年,无论政府大楼还是银行大楼,外墙都有一米多厚,炮打不穿。国军进驻之后,又环城修筑堡垒,堪称坚城难下。

长春的10万驻军更是了得。司令官郑洞国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的帅才,属下新7军是中央军主力,新38师更是孙立人将军从缅甸带出来的雄师劲旅。另一个60军也是滇军精锐,台儿庄战役坚守禹王山击退日军。这两军特别擅长防御作战,还有东北各地撤到城里的还乡团队相助,固守城池那是有十寺无恐。

解放军虽然也能够用10万人马包围长春,但缺乏攻坚的炮火和经验。一支善于进攻的部队,对长春城外的防御要点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却被打退了。这支部队就是后来的38军113师,主力中的主力。主力部队都碰了钉子!这支部队的政委李欣回忆,从此以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对长春城发动攻击。

东北解放军总部决定改变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战法:“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斗争,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最好还是策动守军起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策反长春守军,不能指望郑洞国,那人是黄埔一期,蒋介石的爱将。争取的对象还应该是滇军,60军军长曾泽生。曾泽生其人,不贪污,不腐化,能打仗,能维人,按说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可是,曾泽生其人深沉稳重,喜怒不形于色,谁也不知他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所以,即使是熟悉曾泽生的地下党员杨重,也不敢同曾泽生挑明深谈。

综合分析,可能争取,又不会轻易成功。

于是,对长春的战术,就变成了长围久困。在围困中瓦解对方的作战意志,不失为减少牺牲的高明招数。

围城!解放军加民兵,把长春城团团围困。

守城!长春城里的两个军并不惊慌,防御是国军的强项。

天上神仙打仗,地下百姓遭殃,长春城里的几十万老百姓怎么办?国军严格把守城门,严防共军间谍出入,一句话:“里不出外不进!”

这意味着不但限制人口,还断了商路——长春没了外来物资供应。缺用少穿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缺少粮食。长春城里物价飞涨,涨得最快的是粮食。一个大饼能换一个金馏子,一个金馏子能换个大姑娘,也就是说,用一个大饼就娶到一个媳妇!

粮食短缺,军队不怕。60军和新7军两军撒出部队,到民间强迫征粮。

民间的粮食更少了,饥民满街,要饭都要不到。

一個烫发女人,穿着高跟鞋走在街头,突然一歪,倒下死了。

饥饿,瘟疫,死亡,恐怖,笼罩着全城……守城长官不得不考虑,再这样下去,饥民会造反的!

里不出外不进的长春,7月底开始有了出城的人。国军也要减轻城里的食品供应负担,开始允许百姓外逃。

外逃要通过两道防线。高大的城墙由国军据守,城墙外的战壕是解放军挖的:城头居高临下的射击战壕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成群结队的老百姓扶老携幼,走出城门,走向战壕。战壕边拉起了铁丝网,不允许人通过。

这就难坏了出城的人们。

出不去,也回不去,外逃饥民只能在战壕与城墙之间的中间地带停留。

这中间地带,本是侦察兵的活动地带。无论守军还是围军,都派遣谍报人员,侦察对方动向。

解放军前方办事处的干事张剑,经常潜入这中间地带,同城内的地下党同志接头。

张剑把长春的困境上报给吉林军区司令员周保中。周保中早年出身滇军,中央调派他率领吉林地方的围城斗争委员会,配合野战军做城内60军的工作。

周保中认为,必须立即改变长围久困的围城方针,营救城中饥民。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早已确定围城方针:“外不许进,内不许出,让老百姓和国民党抢粮。”这个打法相当聪明,一旦城中变乱,解放军就可以乘势攻城,减少部队牺牲。

可是,长春城里并没有发生大规模骚乱。空投的粮食砸断自家房梁,老百姓也不敢动,干等着大兵来取粮食包。

长春的老百姓怕兵啊!“满洲国”的首都到处都是警察和日本宪兵,长春老百姓被欺负了十几年,不当顺民活不下去。中央军打着收复主权的旗号来了,10万大军驻在城里,谁反对谁就是汉奸,立即枪毙!

共产党的长春工委组织群众到市政府示威,呼喊:“反对饥饿!”“我们要饭吃!”

众多军警立即上前弹压驱散。

10万军警对30万百姓,镇压力量太强,群众反抗损失太大。

长春城里死尸遍地,就连坚持工作的地下党员也饿死了。还有力气出城的饑民,走到中间地带就走不动了。

中间地带滞留的饥民越来越多,估计有8万之众。

周保中找林彪进言:“我们今天围城和明天打进城,不都是为了人民吗?现在,眼看长春城里的百姓躺倒街头,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对要求出城的百姓应该放行!”

解放军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民牺牲?围城指挥部专门成立处理难民委员会,兵团政治部主任唐天际负责难民事务。周保中亲自到封锁线布置接待饥民,特别提醒:第一顿饭不能吃干的,要喝粥。曾在抗联经受缺粮的周保中知道,长期饥饿之后胃肠萎缩,一旦吃撑了就有生命危险!

周保中安排人员,把难民转移到农村亲友家居住,还介绍长春大学代校长张德馨到吉林大学任教。出城的难民中还有许多孩子,徐文烈挑了一个16岁的孤儿,留在身边当警卫员,解放军把难民当自己人。

处理难民委员会调集物资,对出城难民每人每天发给救济粮1斤,先后收容难民15万人,发放粮食5万吨。

最重要的,还是和平。

曾泽生的决定

天晴了!

愁云惨雾的长春城终于盼来阳光。副官乔景轩打开军长的文件箱,晾晒曾泽生的私人收藏。

曾泽生贵为军长,并不贪财,所有的私人物品从印章到来信,都由副官保管。

这是军长夫人李律声的来信,军长封封都留着,不时拿出来翻看。

这些卷轴更珍贵,裱糊着蒋总统的亲笔来信……

“这个,烧了吧。”

军长的吩咐把乔景轩吓了一跳,前几天布置我珍藏,今天为何要烧掉?

乔景轩看到的细节无比重要,这意味着曾泽生正在做出重大决定!

到了1948年9月,曾泽生的60军已经在长春城里困守6个月,弹未尽而粮已绝,濒临不战而死的绝境。

是战而死,还是降而生?这是军人的最终难题。

军人的最高品德就是忠勇,宁愿战死,决不投降。可是,军人也是人,是人就不能白白送命。何况,曾泽生不是普通军人,曾泽生还是军长,军长不但要面对个人的生死,还要决定全军数万官兵的命运。

对于自己统领的60军,曾泽生感情极深。自从1937年60军创建,曾泽生始终没有离开这支部队,从担任1085团的团长,到成为184师的师长,直至全军最高的军长,曾泽生衷心期望这个军走向强军,可眼前部队正在走向衰弱,走向灭亡。

导致60军悲剧命运的,不是别人,正是60军服从的统帅蒋介石。

曾泽生是个职业军人,军人,讲的是“忠勇”二字。忠于国军统帅,曾泽生曾把蒋介石的来信裱糊珍藏。忠于滇军父老,他现在又必须背弃老蒋。

烧掉老蒋来信,乔景轩又奉命请两个师长来开会。

两个师长?60军现在有三个师,为何漏掉那暂编52师的师长李嵩呢?

乔景轩知道,那暂编52师由交警部队改编,是杜聿明派未监视60军的。可182师师长白肇学和暂编21师师长陇耀就不同了,这两个彝族将领是“云南王”龙云和卢汉的亲属圈子,就是军长下令也要经由这两人首肯。

一个军长,两个师长,三将领聚首秘议。

曾泽生向两位师长挑明:现在60军面前只有三条路:守城困死,突围被歼,起义求活。陇耀当场表态支持起义,从女儿到部下都有共产党,早把陇耀说通了。陇耀其人,号称滇军的“人事处长”,在滇军将领中很有影响力。有了陇耀的态度,曾泽生放心一大半。

没想到,白肇学不同意起义!这个上过黄埔军校的滇军将领,还是认为蒋校长是国民党正统,军人不能背叛。

陇耀主张战场起义,白肇学宁愿解甲归田,两人争到午夜,还是没有结论。

三个师只有一个赞成,反对的182又是主力,这局面让曾泽生不敢动手。这一犹豫,9月22日的起义时机就错过了。

对于一支部队,起义和被歼的下场绝然不同。被歼灭,军官进俘虏营,士兵遣散,整个部队就消失了。起义,部队可以保留建制,官不去职,兵不遣散。曾泽生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自己的60军,保住这支滇军的精锐之师。

这一日,曾泽生一定要做通白肇学的工作。

两个黄埔军校的校友促膝谈心,谈军人的忠节观。当年,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之后又复辟帝制,还是我滇军首先发起护国起义,那老袁皇帝只当了83天。今年,蒋介石在排除反对党的情况下召开国民大会,自己当了总统,这总统怕也当不了几天。那老蒋不再是我们的校长,他是袁世凯第二啊!我们军人的宗旨是保家卫国,没有义务为独裁者卖命啊!

9月26日,一个军长和两个师长,三员带兵将领终于达成一致——起义!

“这封信连章都没盖,是个骗局!”

10月10日,新7军军长李鸿来访曾泽生。两个军长见面,只是相互打听一下部队的状况。都只说没有力量出击突围了,不说还有起义的活路。中央军和滇军隔阂很深,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是不能协同作战。

不过,曾泽生还是摸到对手的底牌,新7军军长李鸿和暂编52师师长李嵩,这两李都是心无斗志。那么,自己率先起义,大概不会遇到强力反抗。

10月13日,曾泽生决定采取行动。行动之前,先要派遣两个联络员出城。谁能与解放军沟通呢?曾泽生选中两个被解放军释放回来的校级军官张秉昌和李峥先。

10月14日清晨,两个联络员悄悄出城。这一天,长春南方的锦州城被炮火笼罩,解放军发起总攻!

历史就是这般巧合,长春起义和攻克锦州,同步开动!

曾泽生派遣联络员出城时约定,15日早晨返回。可是,直等到16日中午,两个联络员还没有回来。长春城里惴惴不安,陇耀和白肇学不停地给曾泽生打电话,询问他解放军是什么态度。

原来,张秉昌和李峥先14日出城后,到穷岗子找到解放军东北军区前方办事处,办事处敌工科科长李竞看到曾泽生、陇耀、白肇学三人签名的重要信件,于15日上午骑马奔向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部。此時,办事处主任刘浩正在兵团政治部,潘朔端正在兵团司令部,两人研究信件,潘朔端判断确实是白肇学亲笔书写,曾泽生等三人的签名也是真的。

60军终于决心起义了!负责策反工作的兵团政治部十分振奋。这时,兵团司令部又传来绝密情报:蒋介石下令长春守军突围!

兵团副司令勃然大怒:“这封信连章都没盖,是个骗局!”假称起义,让解放军让开一条通路,不正好突出重围?

这种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淮海战场发生过起义部队的背叛事件。事实证明,有些旧军官全无信念,谁在战场上得势他们就投靠谁。现在解放军虽然围困了长春,但兵力并不足够,主力都南下打锦州去了,围困长春的只有6个地方独立师和民兵。如果长春守军实施骗术拼死突围,战况还真的难料。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为曾泽生打保票?兵团司令部根据最新敌情,紧急讨论反突围作战计划。这时,熟悉滇军的刘浩激动地表态:愿意只身潜入长春,不惜牺牲也要弄清真相!

难题摆在兵团司令肖劲光面前。

肖劲光特意询问司令部副参谋长潘朔端的意见,潘朔端在滇军时是曾泽生的把兄弟,最了解情况。潘朔端在1946年海域起义后很快加入共产党,值得信任。

潘朔端同意刘浩的意见,曾泽生确有起义的可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肖劲光果断拍板,同意刘浩和潘朔端的意见,跟他们去谈。

“60军愿意起义,我们欢迎!如果企图突围,我们就坚决消灭它!”

1948年10月16日,漫长的一日。

上午,东北解放军第一兵团参谋长解方、副参谋长潘朔端、联络部长刘浩,同60军代表张秉昌、李峥先当面谈判。也在这个上午,蒋介石下令长春守军全军突围!

中午,曾泽生突然接到总部电话通知,请军长开会!

去了就可能被扣押,曾泽生推说正在吃饭。可电话立即又来了,司令长官郑洞国亲自通话:“有紧要事,立即来一趟!”

曾泽生未免多心,是不是起义的计划泄露了?

不去?郑洞国更会疑心。反复思量,曾泽生决定还是得去,去前打电话给陇耀和白肇学:“如果郑洞国把我扣起来,你们仍按原计划行动!”

曾泽生来到郑洞国的司令部。郑洞国告诉曾泽生,锦州的通信断了!

锦州丢了?曾泽生暗自庆幸,幸亏自己选择起义了。

郑洞国当面传达蒋介石的命令:今晚第一兵团必须突围!如果迟疑,该兵团司令、军长、师长都要受到最严厉的军法处罚!

这个时候说话再狠也没用,郑洞国简单地布置曾泽生:今晚开始突围行动。

曾泽生只能表态同意,但又强调:部队士气低落,60军突围没有希望。

郑洞国没有再逼曾泽生,郑洞国也知道,60军和新7军都没有力量再出击了。自己找曾泽生来,不过是传达一个无法执行的上级指令;应付上级,也是应付自己的忠诚观念,军人必须服从上级。

下午,曾泽生终于等回自己派出的谈判代表。张秉昌和李峥先传达了解放军围城指挥部回答的5条意见。曾泽生欣然同意,全军立即开始行动。

晚上,曾泽生亲自赶到暂编21师,召集营以上军官会议。

全场所有人都望着曾泽生!曾泽生在60军很有威望,许多军官都是曾泽生从军校带出来的学生,又跟着曾泽生南征北战。现在,大家都寄希望于曾泽生,盼望军长能把大家带出生天。

陇耀立起身来,郑重地向曾泽生报告:“暂编21师全体赞成起义,请军长下令行动。”

曾泽生当即下令,全师向新7军布防。我不打他,不等于他肯定不会打我!

曾泽生接着又赶往182师,白肇学早已等待在那里。曾泽生又启发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朱光云团长首先提出起义。

当晚8点,60军的两个师完成了对新7军的布防。

只剩暂编第52师了。

曾泽生拿起电话,亲自通知李嵩师长带三个团长来军部开会。李嵩等人匆匆来到,还以为是执行蒋委员长的突围命令。早已准备好的副官长张维鹏,带卫士下了李嵩和三个团长的枪。

至于那些特务,曾泽生指派亲信军官上门抓捕。乔景轩去抓最反动的徐树民,那家伙战时不在岗位,乔景轩把他从情妇家里掏出来。

午夜,长春城外,解放军围城指挥部来了两个60军的副师长,正式代表李佐和任孝宗。杨滨特意点名李佐,这是60军高官中与共产党关系最近的人物。

也是在午夜,长春城里的守城指挥部里,郑洞国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60军暂编52师副师长欧阳午小声报告:“60军将有异动!”

60军要起事?郑洞国不大相信,今天中午刚刚见到曾泽生,他没有任何异动征兆啊!莫非是那个副师长神经过敏?

不一会儿,郑洞国就得知真相——曾泽生来信了。

60军长春起义,毛主席亲自来电

17日凌晨,曾泽生赶到545团,这是60军的主力团,团长朱光云主动提出起义,曾泽生信得过。这个起义指挥部选得够准,这里也是共产党最信任的部队,副团长赵国璋是地下党员。

曾泽生到达指挥位置,亲笔给郑洞国写了一封信,劝说郑洞国起义。

解放军传达5条意见,要求曾泽生对郑洞国和新7军布防,这意味着让60军配合解放军歼灭新7军。

布防,曾泽生做了;对新7軍动武,曾泽生不忍。郑洞国这个长官在长春还是比较公道,没有欺压60军,曾泽生不忍心对长官和同袍动武。

曾泽生不忍动武,国民党特务却忍心杀人。就在这个凌晨,军警督察处将收押的48个未决犯全部秘密杀害。加上以前处死的人数,国民党特务在长春围城期间共杀害400多人!

17日上午,郑洞国把兵团司令部从伪满国务院大楼迁到银行大楼,这里的地下金库更加牢固,足以负隅顽抗。

中午,郑洞国的代表来见曾泽生,反而劝说曾泽生“顾全大局,从长计议”。

“什么从长计议,我是反蒋起义!”曾泽生果决地说。

来人又说,作为军人,这样做并不恰当。

曾泽生早已过了这个军人忠诚关:“我们是背叛无义,走向正义!”

下午。曾泽生回到545团指挥部,见到解放军代表刘浩。刘浩上午来到545团,立即通知赵国璋,取消545团单独起义的计划,支持60军全军起义。刘浩见到曾泽生,立即回答了60军的全部要求。

曾泽生提出,部队从南方来没带棉衣,解放军答应解决御寒等所有物资。

曾泽生提出,有些云南官兵要求回老家,解放军答应发给路费遣送回乡。

最让曾泽生难办的是,解放军要求60军配合解决新7军。刘浩代表上级表示,新7军由解放军解决,60军出城后改编为解放军部队。

说实话,起义到了这个分上,曾泽生不再怕蒋介石报复,而是担心共产党会怎样对待,不仅仅是如何对待他个人,而是如何对待这支部队。现在好了,这支军队保住了。

曾泽生解下自己的佩枪,郑重地交给刘浩:“这是兄弟的一点心意。”

刘浩郑重地接过,心中翻腾。所有的军人都懂得,曾泽生这个动作的含义。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让军人缴枪只有一种可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降仪式,日军将领向中国受降官交出佩枪和指挥刀。

可是起义不同,起义部队不算投降,起义部队不缴枪,起义部队依然配备武器。曾泽生主动把佩枪相赠,就是一种象征性表示:呈送军权,接收指挥。

曾泽生十分感谢共产党的大度,蒋介石总是强令部下打那些不可能打胜的仗,而共产党并不强求自己做难以做到的事。只是,曾泽生当时还不知道,解放军这个决定是通天的!

东北野战军围城指挥部要求曾泽生配合解决新7军,本是作战的需要。曾泽生不愿干,就显示起义立场的不鲜明。

怎么办?策反大事,要由中央决策,东北野战军向中央发报请不。

毛泽东亲自回电:你们争取60军起义的方针是对的,一兵团对60军对待分析和处置也是对的。唯要60军对新7军表示态度一点,不要超过他们所能做到的限度。这就是说,60军不必攻打新7军,只要把部队拖出城外就够了。

不强加于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

曾泽生没有见到毛泽东的电报,却能感到共产党人宽大的胸怀。

60军起义,部队开出城外,解放军部队入城接防。这样,解放军就同新7军隔着街道相对。肩膀挨着肩膀,这仗还怎么打?新7军上下全无斗志。

长春城里,只剩一座银行大楼,还在孤零零地顽抗。其实也没有顽抗,因为解放军根本就没有攻打这里。

第二天,黄埔一期毕业的郑洞国,接到两位黄埔老师的消息。

蒋介石校长严令:长春守军侣日突围去沈阳。

周恩来主任来信,劝说郑洞国起义。

郑洞国拿着两份指令,左右为难。蒋校长的突围指令无法执行,新7军被围困在长春城里,就像等待宰杀的羔羊。

郑洞国十分尊重周恩来这个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可是,郑洞国不肯起义,他不能落下背叛的名声啊!

这时,有个记者假传圣旨,冒充郑洞国下令新7军起义。新7军巴不得听到这声号令,立即放下武器。于是,银行大楼里的郑洞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解放军包围银行大楼,炮口直指大门,但就是不开炮。周恩来指示,要争取郑洞国战场起义,带动国民党军队的黄埔系。

地下室里的郑洞国,又接到杜幸明从沈阳发来的电报,说是打算派飞机营救。哪里还能飞?现在就是变成飞乌也逃脱不了!郑洞国向杜聿明发出诀别电报,表示要自杀成仁。

20日,长春城里全天没有任何枪声。解放军不发一枪,等待郑洞国的觉悟。郑洞国也在等,不知在等待什么。

21日凌晨,郑洞国再也等不下去了,拔出手枪,作态自杀。早就有所防备的卫士立即抱住司令官,夺下手枪。接着,卫士向天开枪,楼外的解放军也打了几枪。

卫士向司令报告:“我们做了最后的抵抗,只能放下武器。”

郑洞国无奈地表示:“我不起义,我算投降。”郑洞国认为,起义是背叛,投降是无力抵抗而放下武器,不涉及名节。

其实,按照相关政策,起义的待遇要比投降好。

郑洞国放下武器走出银行大楼,还不忘提出一个要求,要我去解放区可以,不要照片见报。

一场好戏演下来,从卫士到解放军战士,全是为了顾全郑洞国的面子。这面子理应尊重,军人有军人的性格,荣誉高于生命。

一个军的起义,带动一个城的解放。毛泽东从西柏坡发出电报祝贺,祝贺“曾泽生将军起义”,“郑洞国将军投诚”。这“起义”和“投诚”的分别相当精确,褒奖了60军的功劳,也照顾了郑洞国不肯起义的要求。这“投诚”又比“投降”好听,照顾了军人的自尊。

军人出身的蒋介石,当然了解军人性情。熟悉军人的蒋介石屡屡玩弄甩码头的手腕,却最终失去军心。

中共领袖充分尊重对手的人格,平等相待,却赢得滇军的人心。60军部队两万六千人出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老百姓不但不怕这支部队抢粮食,还给部队送菜送饭。

第一兵团参谋长解方会见曾泽生,两人都当过旧军官,解方是东北军的,曾泽生是滇军的。曾泽生承认自己觉悟太迟,解方宽慰曾泽生:“革命不分先后!”

围困长春的解放军第一兵团设宴,欢迎防守长春的国军第一兵团起义,两个兵团的首长共席而宴,曾泽生端起饭碗感叹:第一次吃上革命饭!

援名50军,打回云南

1949年1月2日,吉林九台小镇成了大兵营。3万多军人,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整齐地列队。大炮、机枪、军马,阵势真大。

这里正在进行授名典礼!

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周保中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将国民党陆军第60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任命曾泽生为第50军军长,徐文烈为政治委员,叶长庚为副军长,舒行为参谋长,王振乾为政治部主任……

宣读命令后,曾泽生军长、徐文烈政委代表全军接受称号。

周保中、曾泽生、徐文烈分别讲话。这三人的讲话,全军官兵都能听懂,三个首长都是云南人啊。

曾泽生带领全军官兵宣誓,从此,这支部队就效忠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了!

在全军官兵的欢呼声中,大会通过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通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诞生!

此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刚刚发布改编命令,全军各部队统一编制,将各战区的野战军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将各野战军的“纵队”改称为“军”,全军先后编有70个军。解放军这支革命军队,正在努力实现正规化。

在全军中,50军的授名可能是最早的。

云南的解放并不容易,这里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外来军队很难进入。所以,熟门熟路的50军的动向,格外引人关注。1949年1月,50军在东北九台成军。2月,卢汉的特使潜出云南,寻找共产党联络。

两代“云南王”始终与蒋介石面和心不和,龙云公开反抗,卢汉暗中抵制。老蒋把滇军抽调一空,卢汉只能暗中组建地方部队。眼看东北滇军都反了,卢汉也在云南策划起事。只是,卢汉与共产党向来缺少联系,还要找个合适的人选接头。

这就想到潘朔端的妻兄宋一痕。宋一痕1927年加入共产党,因为云南地方党受到破坏,1931年失去组织联系。宋一痕在云南坚持进步活动,抗日战争中又組织文化人支援60军作战,在台儿庄拍过电影,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取得联系。

带着卢汉的委托,宋一痕从昆明飞到香港,找到中共华南分局的乔冠华。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又派出密使,3月潜到云南。

云南找中央,中央也在找云南。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从东北滇军中选派干部,潜回云南秘密联络。这个重任,落到50军代参谋长张秉昌头上。张秉昌原来是184师的团长,在鞍山作战中被俘,整训中进步很快,组织安排在东北野战军联络部工作。长春围城期间,张秉昌入城联络,为60军起义立下功劳,被提拔为50军的代参谋长。

就在东北野战军总部派遣张秉昌回云南的同时,50军也秘密组织了一支先遣队。军警卫营长刘锷,当面领受军长曾泽生和政委徐文烈的命令,率领24名云南籍官兵潜回云南贵州地域,任务是搜集情报和配合进军。

两位首长向刘锷交代了一项特别任务:一是护送曾泽生、陇耀等首长的家属从云南去解放区;二是抓捕起义后叛逃的杨朝纶。杨朝纶在东北叛变杀害了一批50军干部,后来又潜逃回云南破坏起义。

刘锷的先遣队赶到武汉,领导关系由四野转到二野。二野情报部对刘锷等人进行情报工作培训,又给刘锷发了全套美式军装。

刘锷化装成从东北逃脱的国民党军官,千里迢迢返回西南。西南这边,卢汉在贵州设立接待站,专程接待从东北返回老家的云南籍官兵,还给每人发一枚“三迤子弟”纪念章。

带着国军纪念章回昆明的刘锷,其实是解放军二野云贵情报站昆明组的组长。解放军的情报组长刘锷,就住在卢汉警卫团长张秉昌的家里。上级组织也在关心张秉昌。组织上派人护送张秉昌的妻子和女儿,坐长途汽车返回昆明,去车站迎接的正是刘锷。

在云南关系众多的刘锷积极活动,很快发展了云南保安司令部的情报科长等人。刘锷还重点搜集国民党中央军在云南的驻防情报,搜集国民党各特务组织在云南的名单,派人送往武汉。

全国大战,战火即将延烧到云南。4月22日,报纸刊登毛泽东和朱德解放全中国的命令,昆明地下党把报纸送到云南所有高官的家中。

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开国典礼。10月4日,云南发生联防大队起义。

前北平警备总司令周体仁秘密返回昆明,这个在北平和平解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云南人,受中共中央委托,回云南策动卢汉起义。共产党最擅长调动人力资源,哲学家艾思奇、民盟领袖楚图南、彝族代表张冲,各界云南名人都给家乡写信,恳切动员卢汉起义。

此时,蒋介石却再也拿不出什么资源给卢汉,没钱、没兵、没信誉,只剩一招——陷害。保密局长毛人凤再次亲临昆明,就地监督杀人。按照蒋介石的狠辣计谋,只要杀掉监狱中关押的400多人,满手鲜血的卢汉便是共产党的死敌,决不敢起义!

卢汉撑着不下杀人令,也不敢立即发动起义,急迫地等待着中共中央的指令,等待解放军大部队的到来。

与此同时,解放军50军抵达湖北当阳。老部队调来一批中上层军政干部,锦州93军的初级军官470人经过培训也补充到50军。齐装满员的新部队50军,没有归属兵团建制,而是直属四野总部。

进军大西南!毛泽东调动一野、二野、四野三支大军,大迂回大包抄。大西南最遥远的战场在云南,大战略要从云南大兜底。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的军长,曾泽生此刻比谁都想打上一仗。

一年前在长春起义,国军60军的军长曾泽生最大的顾虑就是不想打仗,不但不想打共产党,也不想打国军,不想打并肩防守长春的新7军,曾泽生对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战烦透了。

可是刚刚一年之后,曾泽生就生怕错过这内战的最后一战!

久经战场的曾泽生知道,国共双方竭力策划的这最后一战,必将决定家乡云南的命运,也将决定自己这个军的存亡。

长春起义后编成的第50军,没有像老部队那样配属某一兵团,而是直属第四野战军总部。一路南下,老部队披坚执锐,50军却只是跟着走。曾泽生知道,这是四野领导照顾50军,以免曾泽生和国军同袍战场相见。

领导的照顾,令人欣慰,也令人担心,这说明你的部队不能打啊。国家花费重金养兵,不是摆设,而是用来打仗的。不能打的部队,迟早会被编散。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只待解放全国领土,必然实行大裁军。50军必须抓住这最后一次作战机会,证明自己是个能打仗的军!

10月9日50军进军鄂西北,10月14日四野解放广州。10月底,解放军一野、二野、四野三路大军包抄大西南。四野发起湘鄂西作战,50军主动请战,总部也愿意让这支新部队试试刀锋。

11月3日首战关口垭,149师奋勇当先。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野三关,被50军一举攻克,全军上下军心振奋。

就在这天,国民政府的代总统李宗仁飞到昆明。卢汉热情迎接这位没有实权的总统,乘机提出请求,放掉监狱中那些嫌疑犯。李宗仁早已反感老蒋拆台,正好也拆老蒋一下。在云南“二一二惨案”中杀人的卢汉,这次得以将功赎罪。卢汉秘密会见周体仁,商议云南起义的秘密计划。

曾泽生也有个将功赎罪的想法。尽管共产党表示对起义将领既往不咎,但曾泽生心里明白,但毕竟反对过共产党。

新的作战地域是鄂西山区,这种地形让四野老部队感到生疏,东北大平原下来的兵爬山都喘气。可50军却如鱼得水,云南也是山区!滇军出身的官兵爬山飞快,识图看地形也有一套。50军一战俘虏国民党第79军代军长肖炳寅及部下6000余人,连续受到四野首长两次通报表扬。

毛泽东分析得十分具体:50军的战斗力比吴化文那个部队强,曾泽生接收改造的态度超过陈明仁。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批准,调动四野的50军和47军两个军,配属二野,入川作战。

50军全军振奋!

进军四川,离云南老家更近了……

自1949年10月28日渡江至1950年1月1日成都外围战结束,四野50军配合一、二野战军作战65天,解放城市8座,消灭了川东北国民党流散残余师团,及地方反动武装。收編川东挺进军范绍增部,收降国防部交警总队,歼灭川陕甘边区第一路指挥部特务团、76军20师80师各一部、17军一部及国防部警卫团,毙伤敌573名,俘敌27022名,其中投诚13790人。取得这么大的战果,50军仅伤78人亡10人。

50军历经战斗的考验,“这就说明这支部队已经改造锻炼成为人民的军队”。

全国解放了,战争结束了,许多老军人开始考虑解甲归田。与其在湖北种田,不如回云南种田。

政委徐文烈却有忧患意识——50军能够继续存在吗?

和平时期不必负担大量的军队,全军计划从550万裁减到400万。50军刚刚由出川时的五万五千人精编为三万三干人,正在分散执行水利、生产、剿匪、营房建设任务。下步还会继续裁军,这裁军向来是汰弱留强,我们这个军成立以来还没有打过硬仗啊!

正在担心,突然传来军委命令:50军北上参加东北边防军。

抗美援朝的“50勇”

授名成军不满两年的50军,1950年10月中旬乘火车专列到达东北吉林。

1950年10月25日,50军渡过鸭绿江这一天,宣布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日期。

从这一天开始,50军面对的是一场中国军史上最惨烈的国际大战。

从南方赶到北方,部队匆匆过江,没有经过战前动员,没有拿到作战地图,没有配备朝语翻译,缺乏充足物资供给……

面对强敌,50军能打赢吗?

对世界强军作战,从统帅到士兵都没有把握,上级的指示是先不碰美军,先找南朝鲜军队打。几次行动下来,虽然算是小胜,却也放跑了本该围歼的敌军。

志愿军总部开会,彭德怀把38军狠狠骂了一顿,没有点名50军。

曾泽生明白,响鼓不怕重锤。司令员对50军的照顾,说明你还不是响鼓!

对比老部队,50军还得多过一个心理关口——学生敢打老师吗?

这世界,学生常常要面对老师的欺负。当年抗日战争,60军面对云南讲武堂的日军教官,现在抗美援朝战争,50军又要面对滇南抗战中的美国教官!

炮兵营长杨协中,对比了双方的炮兵实力。

美军陆战师编制各种火炮950门,还配属一个坦克团。志愿军一个军编制山炮18门,没有坦克。50军全军只有山炮16门、化学迫击炮10门、八二迫击炮45门,反坦克武器根本没有,炮兵火力不抵美军一个营。

军人的使命不只是打仗,还要打赢。打赢?步兵对飞机,机枪对大炮,这种不对称战争你敢打吗?美军炮兵曾经是杨协中的老师,学生敢向老师开火吗?

第二次战役,美军发动圣诞节攻势,彭德怀指挥志愿军诱敌深入,围歼强敌。

初战未免试探试探,再战胆子就大了。38军勇于穿插,敢打美军,一打就发现:原来世界强军也是可以打败的。

这次战役总结,彭总喊了一句:“38军万岁!”

50军还是没有被点名。没点名也知道,那“右倾失机”的批评就是针对50军,50军三次穿插都扑空!

作战方案本来不错,148师主攻,150师左翼配合,149师447团穿插堵敌后路。可是,148师副师长带着侦察连走错路没到位,堵住后路的部队看着山下的坦克大炮也没敢打。

失机就是失利!军部召开师团干部总结会,检讨作战中的失误。

有的说:50军的老底子不行,国民党部队只会打防御不敢打穿插,部队撤出去就收不拢。

有的说:不是战术问题是思想问题,起义军官有恐美病!

说来说去都是50军出身不好,军政干部都后悔不该离开老部队到这支熊部队来,都要求调回老部队!

这时曾泽生怒了:“我给38军当炊事员去!”

会场登时寂静,主持会议的徐文烈政委脸色都变了。

这些议论太过分了,伤及起义干部的自尊心。

这时,还得起义干部出来圆场。军副参谋长李佐笑道:“你们可以调回老部队,我往哪儿调啊?”

会场情绪扭转了,都是行伍出身,都明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个道理。

仗没打好不能埋怨部队,要从干部自身做起。军政委徐文烈向志愿军总部打报告,主动承担两次战役没有打好的责任。

部队召开誓师大会,面向首都北京,手举着钢枪宣誓:下定决心,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血战到底!

知耻而后勇!

50军憋着一股气踏上战场。

战士们抱着一条信念:死就死,活就活,不做英雄死去,就做英雄回来!

面对当年的美军老师,炮兵营长杨协中高喊:“向老师开炮!”

美军飞机临空,军部的参谋干事纷纷卧倒隐蔽,曾泽生就立在那里,将军不怕炸弹!

强渡大同江,没有桥梁,没有船只。曾泽生亲自下水试探,江水不深,可以徒涉。

徒涉?冬天的朝鲜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从福建未的第9兵團没来得及换冬装,一个军冻死冻伤数千人!50军幸亏有徐政委催办了冬装,可到了朝鲜还是冷。

曾泽生脱掉棉裤,第一个走进冰冷的江水。

军长下水了!官兵们纷纷徒涉过江。

军人最大的耻辱是胆怯,军人最大的光荣是不怕,不怕死不怕苦当然也不怕冷。

50军在参战的中国军队中还是相当特殊。美国人罗素·斯泊尔在《韩战内幕》中专门写过一段故事,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陪同朝鲜领袖金日成,专程到50军驻地视察。

中朝联军的统帅鼓励50军奋勇进攻,彭德怀问曾泽生攻到汉城需要多少时间?曾泽生回答,我想得一个月吧。彭德怀说一个月太长了,要一鼓作气!曾泽生随即请战,彭德怀第二天就下达进攻命令!

这件事难以查实,问到的50军老人大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有50军新华分社的女社长石铭保存着一张照片,彭德怀陪同金日成接见志愿军干部。不过,石铭也不能辨认被接见的是50军的哪位。

无论如何,当年50军还是坚决地进攻了。

进占汉城的50军,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欣赏战果。

彭德怀司令员下令,50军以一部控制汉江桥,大部乘胜追击,夺取仁川港!

迅速挺进,跑得最快的442团,4日清晨进汉城,下午5时就抢占汉江大桥。继续追击,442团一直追到水原以南70里才奉命停步,尖刀连前出至37度线。149师447团前卫连跑到更远,一直冲到水原以南的乌山。

打得最远的,还是侦察兵。148师侦察科长于学孟,带领师侦察连和三个团侦察排轻兵突进。这支穿着南朝鲜军装的小分队一直向南插,插过水原,插过乌山,一直摸到美军25师的防线。

谁也说不准走了多远,大概接近36度线了,这要查查美军的防御地图。

深入敌后的侦察兵,还抓了美军舌头。穿插勇敢,返回智慧。于学孟率队跟在美军反攻的部队身后,“攻回”自己的阵营,毫发无伤。

智勇双全侦察兵!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得最远的中国部队,大概就是这50军148师的侦察兵了。

50军在第三次战役中打了翻身仗,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60熊”变成“50勇”!军首长去总部开会,堂堂正正坐上吉普车。

曾泽生的吉普车开到大桥上,迎面撞上运输物资的大卡车,吉普车冲断护栏一头坠下,后轮又被桥梁挂住。

司机和警卫员都坠落江中,只有曾泽生还端坐车中,双手紧紧抓住把手。

徐文烈的吉普车赶上来,只见曾泽生一人倒挂在半空,赶紧上去把军长拉上桥。

不能大意!不能骄傲!徐文烈百次千次提醒部队:我们是新部队,刚刚打了几个好仗,不能骄傲,不能争功。

其实,哪个部队先进汉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军队打进汉城了!

慎战,始终是弱势力量的生存之道。力抗强军的中国军队,还须记得,以弱胜强,并不等于你已经强过对手。

解放汉城,中朝军民情绪高涨,所有的报纸都在欢呼:“打到釜山去!把侵略军赶下大海!”据说,美韩军队已经准备撤往日本了。

胜利时刻,最能考验军人的意志力。创立不世之功的彭德怀,依然保持清醒。打得越远,后勤供应线越长。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部队很可能断粮断弹,陷入危机。

彭德怀下令部队停止进攻,就地休整。

朝鲜领袖金日成和苏联大使都不理解,一支正在走向彻底胜利的大军,怎能停步不前呢?那苏联大使是个打过卫国战争的上将,当面指责彭德怀,还向斯大林告状。

毛泽东和斯大林沟通意见,中苏领袖共同支持彭德怀,斯大林还撤换了苏联大使。

事后证明,彭德怀的谨慎十分英明。

美军的反攻,比彭德怀的预想来得更快。回国集训的曾泽生急忙赶回部队,50军领受新的作战任务——沿汉江南岸构筑防线,阻止美军进攻。

50军防线的友邻是38军的112师。能够同“万岁军”并肩作战,50军未免兴奋。

汉江南岸的山头虽然守住了,但此地不可久留。背水之战,兵家大忌。

随着天气转暖,汉江开始化冻。而此刻,敌军正向50军发动10路围攻!

一旦冰面开裂,后勤供应无法过江,守山的部队将弹尽粮绝。到那个时候,你连撤退都来不及了……

彭德怀总司令看到了这个危险的局面,他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1951年二三月份间利用短暂的几天时间(来回7天)回到北京,向主席报告了朝鲜战况和请示战略方针,说明抗美援朝战争不能速胜,须在2月15号以前将汉江南岸背水之50军,撤回北岸。这次主席给了抗美援朝战争一个明确的指示,即‘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这就有了一个机动而又明确的方针。”

在彭德怀的回忆录中,很少提到具体的一个军,可是,彭德怀却把50军的撤退看得极重,要向最高统帅请示。

撤退,在作战中甚至比进攻和防守更难,撤不好就乱了阵脚,被敌军切断尾巴打折腰。

447团撤退时,副政委吕品采用电话和送信两种方式通知,而且要求送信的通信员必须爬上白云山主阵地!

撤退不能一下都走,还要留有后卫,互相掩护。

148师负责掩护撤退的是442团,连长刘水清带队守卫88.3高地,上面交付的任务是坚守24个小时。师部作战参谋郑竹书觉得这个连回来的希望很小,但是他们顶了24小时还没退下来。又过了10小时,军长问还有没有人在上面,说还有枪声。原来这个连多守了24小时,超额完成88.3高地的掩护任务。

部队撤回来后,郑竹书见到满身烟尘的刘水清连长,兴奋地说:打得好啊,你是怎么指挥的?

刘水清说:“我指挥什么?人自为战!有些战士一听炮声就在阵地上乱跑,我批评他们,人家其实不是乱跑,而是尋找第二个隐蔽位置,寻找武器,武器打烂了要找好武器,各找阵地保护自己呗。有这些老兵,我这个连长省事,他一上来我就干,打退他我就整理队伍。”

郑竹书深深感动,自己也是起义的云南人,最了解这些憨厚的云南老兵。一个连守了两天,打到最后剩了12个人。只有这点武器装备,能打到这个程度,这种精神世界上少有!

还有更大范围的互相掩护。彭德怀决定50军撤到汉江北岸,又要求38军112师继续在南岸坚守一段时间。

50军150师放弃二圣山撤到北岸,美军一个营立即进占二圣山,架设浮桥准备渡江。不能让敌人这么便宜地渡江!150师首长决定过江反击二圣山。2月15日夜间,448团2营悄悄涉水渡江,一举夺回二圣山。1营接防,又在二圣山坚守10个昼夜。凌厉的反击吓阻了敌人,美军一时不敢轻易渡江。

汉江的江心有个沙洲叫浮里岛,是徒涉汉江的支撑点。149师在这里安了个钉子,由447团3连据守。敌人的两栖坦克冲上浮里岛,3连顽强抵抗,把坦克击退。孤岛防御,物资供应不上。3连制作了一个木筏,两头用绳索牵拉,成功地跨越江水阻隔。浮里岛成了中流砥柱,持续坚守25昼夜!

撤过汉江的50军并未大踏步后退,又在江北就地组织梯次防御。这次的防御地形是背山面水,比过去的背水作战更有利。

礼峰山是50军和38军的防御结合部,主峰由38军一个连驻守。敌军在当面设立滩头阵地,从浮桥渡江,占领礼峰山西南侧一串小高地。

结合部出现漏洞,敌军准备从这里撕开口子,直趋汉城!

50军发现这个动向,军长曾泽生马上往各团挂电话:你们要注意结合部,抓自己的部队!

副军长蔡正国向150师长王家善下了死命令:你必须把机关人员组成一个部队,把它给我夺回来,要夺不回来你就别来见我!

堵缺口!王家善下令450团反击,山头上38军战友火力掩护,7连突击组长李德贵连续攻克5个山头,及时堵住口子。

对面的韩国将军白善烨知道这个王家善,白善烨曾在奉天军校上学,当时王家善是教官呢。可是现在,起义的旧军官也变成能征善战的中国军队指挥官。

有趣的是,曾泽生军长在朝鲜作战也有熟人——朝鲜人民军的崔庸健和韩国总理李范爽,是他在云南讲武堂的校友,如今战场见面!

50军同38军并肩作战,从此结下战斗友谊。112师的师长孙洪道,后来调到50军任副军长,又成为曾泽生之后的50军第二任军长。

50军这次全身而退,并不容易。

经历恶战,曾泽生不无得意地说:“我的部队还是能打的!”

彭德怀肯定地说:“50军保留编制,优先改装现代化武器!”

多年以后,曾泽生对50军第三任政委任荣感叹:“一生中打了这样的大战恶仗,可以骄傲了。”

军人的骄傲不是军衔,而是战绩,战争就是对部队全部历史的最高鉴定!

当时志愿军部队中有个说法:50军是共产党的脑袋,国民党的技术。共产党的脑袋就是讲革命意志坚定,不怕苦不怕死,顽强作战。技术就是在防御作战中擅长构筑工事,正确配置兵力火力。50军正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军队的优秀文化基因,形成山地防御战和打坦克的特长。

从国民革命军60军到人民解放军50军,这支部队先后同日军、法军、英军、美军、土耳其军等外国军队交手,对外作战英勇顽强。

1951年4月的一天,从朝鲜回到北京的50军军长曾泽生走进中南海。

毛泽东接见曾泽生,高兴地说:“你们50军在朝鲜战场打得还是蛮漂亮嘛!”

光荣的凯旋之师!

老兵不死,军魂永驻。一个军的传奇映射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强军梦,映照了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的强军路。

猜你喜欢

云南
云南图片库
云南图片库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最后的秋境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聚焦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