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挂篮悬浇拱桥1#拱圈支架体系受力转换研究

2020-09-22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斜拉拱圈墩柱

杨 林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1 工程概况

马蹄河特大桥的桥跨布置为2×30m预制T梁+净跨180m主拱(拱上跨度195m,为15×13m空心板)+2×30m预制T梁,全桥长327.595m,如图1所示。主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净跨径180m,净矢高32m,净矢跨比1/5.625,拱轴系数1.988,为等高截面悬链线拱,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整个拱箱分29个节段施工,其中两岸各设一个拱脚现浇段,拱顶设一个吊架浇筑合拢段,其余26个节段均为挂篮悬臂浇筑。

图1 马蹄河特大桥桥型布置图(单位:cm)

拱圈第一节段采用斜拉支架现浇施工,第一节段拱圈长10.284m,宽7.5m,高3.3m,单箱双室结构,采用C50混凝土,方量为155.9m3,质量为405.4t。

拱圈第一节段支架采用交界墩墩柱作塔柱,精轧螺纹钢筋和低松弛钢绞线作为拉索,形成简易“斜拉桥”的方式进行悬浇,为保证墩柱的受力平衡,对交界墩柱进行反拉。在施工2#节段拱圈之前,必须将第一节段拱圈通过扣锚索锚固于交界墩上面的锚箱上,以便拆除第一节段拱圈的斜拉支架,同时留出挂篮拼装的施工作业空间。这就需要进行体系受力转换,将斜拉支架上的拱圈质量有效地转换到扣索钢绞线上,从而保证拱圈的稳定和安全,受力体系转换如图2所示。

2 体系转换的难点

在拱圈的悬浇支架中,斜拉的精轧螺纹钢筋穿过拱圈腹板锚固于支架的纵向“H”型钢上,精轧螺纹钢筋上端锚固于墩柱上。而穿过拱圈的部位已与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在体系转换过程中,如果扣锚索初拉力过大,会导致拱圈上升过程受到精轧螺纹钢筋的阻力而无法提升,使拱圈底面拉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如果扣锚索初拉力过小,又无法将1#节段拱圈与支架脱离。因此给扣锚索施加一个合适的初拉力,才能保证扣索的索力有效地施加到拱圈上,从而使斜拉支架不再承受拱圈的质量,同时保证拱脚处底面的拉应力、墩柱偏位不超过规范值,这是整个体系转换过程成败的关键,而有效地给扣锚索施加一个合适的初拉力是整体体系转换的难点。另外,扣锚索的初拉力的有效施加受较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因素:

(1)拱圈节段底部距离拱座2m长度为直线,剩下8.284m为弧形,拱圈标高提高时存在部分质量为支架承受,但计算初应力取值时按全部1#节段质量考虑;

(2)1#节段拱圈标高提高时,精轧螺纹钢筋会承受内支撑力,导致扣索施加初应力与计算有偏差。在体系受力转换过程中,消除这些影响因素是转换成败的控制点。

3 初拉力的确定

图2 受力体系转换示意图

为给扣锚索确定一个合适的初拉力,就要保证给扣锚索施加初拉力时拱圈前段有上升趋势,即标高提高。拱圈底混凝土与斜拉支架脱离,拱脚处底面出现拉应力解决节段质量不准确的影响因素。现采用Midas/Civil对支架体系转换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扣锚索的初拉力大小,如图3、图4所示。

图3 Midas/CiviI模型

通过数据的反复代入,确定初拉力如表1所示。

表1 理论计算数据表

扣索初拉力为556kN,锚索初拉力为308kN,这时拱圈顶面标高提高0.01mm,拱脚底面出现拉应力0.2MPa,说明初拉力已有效地施加到拱圈上,且满足拱圈底部拉应力在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出现裂缝。

4 体系受力转换的实施

图4 初拉力应力偏位情况

为了有效地将初拉力加载至拱圈上,保证扣锚索与斜拉支架体系的有效转换,分2次对扣锚索施加拉力,第一次为10%扣锚索拉力,停顿5min,再施加拉力至40%扣锚索拉力。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可以解决精轧螺纹钢筋承受内支撑力的问题。

(1)将1#节段扣索(24根)、锚索(15根)进行单端挤压P锚,并穿入现浇段混凝土和锚箱中,并对单根钢绞线进行预紧,使钢绞线受力绷紧。

(2)对两个锚箱的扣锚索进行对称张拉至10%扣锚索初拉力,即扣索139kN,锚索77kN;停顿5min,再施加拉力至40%扣锚索拉力,即扣索556kN,锚索308kN。

(3)先拧除T1、T2、T3、T4(从拱圈前端向拱脚开始)精扎螺纹钢筋拱圈底面的螺母,再割除拱圈底面的精扎螺纹钢筋,拆除螺母和割除精扎螺纹钢筋必须对称进行(先中间,后两边)。拧除墩柱锚固点T1精扎螺纹钢筋的螺母,在拱圈顶部割断T1精扎螺纹钢筋,对称拆除T1精扎螺纹钢筋(先中间,后两边),再拆除背索B1(先中间,后两边);T2精扎螺纹钢筋和B2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拆除。

(4)对称张拉扣锚索至100%设计力,即扣索1390kN,锚索770kN。

(5)拧除墩柱锚固点T3精扎螺纹钢筋的螺母,在拱圈顶部割断T3精扎螺纹钢筋,对称拆除T3精扎螺纹钢筋(先中间,后两边);T4精扎螺纹钢筋采用同T3的方式进行拆除。

在整个体系转换过程中,做好墩顶偏位、墩底应力、拱脚应力、拱圈前端标高的监测,于2014年8月6日成功完成拱圈1#节段体系受力转换,如图5、图6所示。

图5 受力体系转换前

图6 受力体系转换后

5 监控量测

在体系转换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水准仪、正弦式应变计对墩柱偏位、拱圈顶面标高、应力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体系转换后数据收集表

通过对比表1和表2,拱脚底面拉应力、墩底应力、墩柱偏位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拱脚应力为0、拱圈前端顶面标高变化为0,主要是扣索受力过程中精轧螺纹钢筋承受内支撑所致,如图7、图8所示。通过对扣锚索索力监测达到设计索力,控制过程是成功的。

图7 拱圈拱脚截面应力应变测点布置图(单位:cm)

图8 墩柱墩底应力测点布置图

6 结束语

马蹄河特大桥是国内首次采用斜拉支架进行悬浇1#节段的拱桥,也是首次进行斜拉支架(精轧螺纹钢筋+三角托架组合)受力向扣锚索受力的体系转换,开创性地实现了刚性受力系统向柔性受力系统的成功转换,为以后其他桥梁中类似刚性支架向柔性拉索转换提供了参考经验,同时也为支架结构类型开辟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斜拉拱圈墩柱
探究斜拉式大跨度管桁架钢结构悬臂挑棚施工工艺
液压提升设备钢绞线斜拉导向装置设计
斜拉大悬挑型钢架在高支模架中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拱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兰香沟管桥拱圈施工技术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基于联合截面的圬工拱桥最小加固层分析
基于斜拉一悬吊协作体系桥梁设计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