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术要点研究

2020-09-22李准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6期
关键词:交通量可行性研究城市道路

李准

(阜阳市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安徽阜阳 236000)

0 引言

可行性研究,即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工程学、技术科学等多个方向出发,对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多角度阐释、评价与论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由此产出的报告成果对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合同签订、许可获取、建设规划等环节具有重要依据价值与指导作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技术要点展开探究。

1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报告编制技术的实施原则

在编制城市道路工程的可行性报告时,相关人员首先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多角度、多领域地采集信息、分析资料、论证可行性。其次,相关人员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一方面,在初步采集可行性研究信息后,应通过现场调查、资料参考、部门报审等方式,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验证。在确认信息无误后,再将其整理到报告体系当中;另一方面,在报告编制完成后,也应进行细致的审核检验工作,剔除报告中错误、模糊的论述内容,确保报告可充分反映城市道路工程的可行性水平;最后,相关人员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在编制过程中,应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工程学等方向出发,对城市道路工程的利与弊进行客观评价,杜绝“重利轻害”的论述倾向[1]。

2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报告编制技术的运用策略

2.1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必要性方面的编制策略

在编制城市道路工程内容时,对于建设必要性方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人员应坚持当下与未来相结合的论证原则,对目标区域内社会经济水平、交通建设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分析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后的积极价值,以此体现出区域社会对工程建设需求的迫切性。例如,在A市某道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编制人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首先,对A市基础设施建设过于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一问题引发的新城区发展缓慢、路网建设滞后突出等一系列弊病现象。由此,提出某道路工程建设后的拉大城市框架、扩大人口流动规模、促进新城区经济发展等必要性、优势性;其次,对A市当前由道路系统不完善引起居民出行阻碍、抗灾能力薄弱、跨河交通紧张等问题进行阐述,并由此提出某道路工程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强各城区抗震救灾联合能力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竞争力、招商引资能力的密切关系,由此将道路工程建设与A市经济发展相挂钩,进一步阐明道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2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重点方面的编制策略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要素多样、结构复杂的编制特点,因此难免会在内容上形成一定的主次关系,以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能在工程决策中发挥出最大的依据价值。但从目前来看,内容重点不突出、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报告内容对“可行性”三个字的佐证与反映能力。例如,部门人员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会长篇大论地对区域概况、历史背景进行叙述,内容冗长而繁杂,甚至存在大量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不相干的文字部分。而在提及道路工程的方案科学性、建设必要性、技术可靠性等方面内容时却着墨过少,无法多角度、全面化地对城市道路工程项目主体进行解释,进而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功能效用大打折扣。

所以,在编制实践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到知轻重、明主次,将施工方案、施工影响、技术工艺等实质性内容作为报告论述的重点。例如,在某43000余字的路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当中,编制人员将工程设计、工程实施计划、国民经济评价等环节作为重点,详细论述路网工程在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照明工程等部分的技术思路、施工方案与经济效益,对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方案合理性、效益保障性进行详尽分析。而对于项目建设背景,人员采取分点罗列的方式,简洁、清晰地对建设区域的人文、社会、产业等条件进行阐述,在保证背景明确的基础上,将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这样一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点与非重点内容一目了然,报告的功能效用也得以充分保障[2]。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调查方面的编制策略

区域环境勘察与社会环境调查,是工程建设决策准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信息来源。如相关人员出于缩短准备周期、节约人力物力、简化工作内容等原因,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基层调查,只是对建设区域的既有概况信息进行记录,将显著降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信息实际性以及城市道路工程的环境相关性。这样一来,便无法阐明城市道路工程对区域社会的经济效益,以及工程活动涉及的环境需求、建设风险与应对机制,不利于相关审批流程的顺利通过或合作意向的高效达成。

所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数据的动态采集,以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自然环境、国民经济等方面内容与现实情况的高度一致。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可采取“分类收集”的技术思路,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所需的信息资料分成“工程基础资料”“部门支持资料”“项目规划资料”“行政审批资料”等多个类别。其后,再以此分类体系为基础,积极获取国土、交通、城建、环保、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也能在保证调查信息真实性的同时,实现信息采集效率的提升。

2.4 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量预测方面的编制策略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通量的预测评估极为重要。因为交通量对工程中路网的格局分别、道路尺寸等设计决策具有直接影响。但反观当前,一些人员在预测过程中相对粗放、随意,未对城市中不同分区的交通量差异进行针对性分析,盲目地追求路面体量、技术等级。这样一来,便很容易引发设计决策阶段的信息偏差问题,造成城市路网建设成果与居民交通实际需求的矛盾冲突。

基于此,在编制实践中,相关人员建立严谨、科学的运算模型,对城市道路工程中交通量的分配进行科学运算,具体预测公式为:

其中:Lqij-路径时间的权重;Vij-路径上车辆的预测运行速度;Lij-路径长度;N-路径的日均交通量;Yj-路径的预测通行能力。

其后,再将区域中各项变量的预测数据代入公式当中,并引入车道数及修正系数、车道宽度即修正系数等概念,即可得出可靠性最高的交通量预测结果[2]。

2.5 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方面的编制策略

在提倡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评价已成为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可细分为大气环境、声环境、振动环境、水环境等多个方面。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中,也对城市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程度提出明确要求。但反观当前,忽视生态环境部门指导要求的情况仍然存在。例如,一些人员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刻意隐瞒或淡化城市道路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且缺乏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机制、环境补偿方案缺乏全面论述。此时,便很容易导致低质项目过审的情况,为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很大威胁。同时,由于环境评价的不真实,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将沦为“形式主义”的产物[3]。

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相关人员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应对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可能伴有的污染、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与明确落实,如扬尘影响、噪声影响、弃土影响、有机物污染影响、交通出行影响等。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弃土清扫、洒水降尘、机械设备降噪改造、主干道路夜间施工等缓解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保证环境评价的真实性,也有助于提高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可行性、文明性的论述质量。

此外,城市道路工程作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地社会状态、民生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可分化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从积极角度来看,城市道路工程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故而会对区域社会产生一定的市场带动与就业促进作用;从消极角度来看,城市道路工程难免存在土地使用的需求问题。此时,也需要规划出拆迁、补偿等合理策略,以实现消极影响的有效柔化。此类内容也应体现在报告内容当中。

3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极具重要性,相关人员必须对其编制质量提起重视。在此前提下,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内容结构、涉及领域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相关人员应坚持主次分明、精细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文本编制理念,并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明确,以便充分论证和体现城市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可行性,发挥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大化价值。

猜你喜欢

交通量可行性研究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察哈素选煤厂末煤干选可行性研究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PPP项目识别与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