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
2020-09-21苏惠卿
摘要:康德曾说:“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灿烂星空,遥不可及,但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却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及。本文主要阐述生活中的善恶、道德问题以及伦理道德。
关键词:善恶,自律和他律,道德教育
生活中,我们永远离不开善恶这个话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不只困扰了我们的童年,甚至困扰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生活中究竟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善。我们一出生时是否已经拥有善恶。早在千年前,孔子与孟子就曾提出性善论。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谈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即人的本性,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是我国古代关于人性的原理论。孟子也在哲学上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纯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善性。不过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同情心、正义感、礼让态度和道德判断能力这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对这种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就会失掉这种善端,这就是他所说的“陷溺其心”。依照孔孟的理论我们一出生便是本性相近的。就像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摔倒的老人,第一反应就是上去把老人扶起来。可是在贫富条件的影响下,我们的利己之心开始影响我们的心灵。
不过也有人从一开始就认为人性本恶。荀子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这是从状况研究的层面提出的一种关于人性在当时时代的一种事實判断。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还有西方的人生来有罪,这些观念都认为人生来人性本恶,我们的一生就是洗刷罪恶的过程。
然而人性的善恶并不能简单的评定,就拿现在的竞争来说,竞争可能会导致对方的失利,甚至导致对方从此人生走下坡路。我们间接地毁掉了对方的生活,这么想我们势必是恶的一方,但是我们选择去竞争,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好的生活,这又是善。故王阳明曾说:“求一念之良知,权其轻重,不得已而为之。”也正是康德说的那样:“人是善是恶,必须是通过人的自由行为而实现。这就为具有根本恶的人去恶向善提供了契机。这就说,人性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究竟是善还是恶,要看人的行为究竟如何。”我们的本性并无善恶,就像偷东西的小偷,他偷的行为本就是恶,但是假如他偷东西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老人或者孩子,这其中的目的则是善。这说明我们的善恶,都取决于我们的行动之中。但是否有一个道德准则的存在来评定我们人性的善恶,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
当然我们生活中除了最基本的善恶问题,另一个逃脱不了的问题就是自律和他律。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着轻度自律,朝而醒,夕而眠。再后来,我们接受了教育,我们被给予了一些知识,同时也被告知了许多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他律的体现。每当我们有一些事情做的不对的时候,老师父母总对我们进行批评指正,告诉我们我们做的是错的,哪儿需要去改正。康德认为:“道德的自律性表现为有理性的人自觉遵守自己颁布的普遍法则。即理性者自己立法自己遵守,道德主体所遵从的法则是自身之内的规则。意志他律是指一切决定性地影响或支配意志自由的自然规律,这是受自然和经验影响的他律。”但是最后我们终将走回自律。我们一开始拥有自己制定的法则,但是后来由于进行了学习,我们知道自己的法则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别人来监督我们是否在大的社会法则之下。不过经过后来的学习,我们逐渐掌握了大的道德法则,即便我们自己,没有他人的监督,我们依旧会遵守大的社会法则。这就好比小时候,我们有一个玩具,玩具被别人抢走了,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打一架抢回来,这就是依照了我们自己一开始的自律,但是经过教育之后,我们知道了打一架抢回来是错的,打架之后会被父母或者老师批评,这就是后来我们的他律。最后我们学习了这些之后长大了,别人再抢走我们的东西之后,我们已经自觉得不使用暴力手段,而是通过一些法律程序进行维权,这就是我们最后的自律。
虽然我们从自律开始,最后又回到了自律,但是其中的他律不可或缺。而他律的体现则是依靠,道德教育。
康德在其著作《教育学》中的实践教育就是关于道德教育,他认为这种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人,即人格教育,其目的在于教导人如何利己,如何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发展自己的个性。最终目的就是以“格准”的自律来达成品格的陶冶。反观生活,我们古代的教育,即符合康德所说的教育,即是教人以品质。不过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过分重视了对下一代的知识传输,少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所以才有了校车超载、老人扶不扶的问题。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仍需要重视道德问题的教育。但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我们生活中这些的存在,也会有意义。
王阳明曾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善恶,道德是哲学,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话题。但究竟是否有一个道德准则存在,将善恶区分?
(作者单位:苏惠卿,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