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020-09-21王潇
摘要: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是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思政课课堂教学环节方面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作为一名思政课专任教师,参与线上教学,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结合线上教学谈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认识。
一、课前要有引导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素养较弱,学习自觉性较差,但思想较为活跃。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兴趣度低。所以,无论是单纯线上教学还是混合式教学,都要有课前的引导。
第一,理论知识方面,教师需要提前将所教授的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中,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疑惑学习思政课。学生只有提前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第二,课堂活动方面。思政课是知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这个环节同样需要课前引导。笔者在教授学生时,设置“新闻播报”环节,提前做好引导。
二、课上要有活动
一般高职院校的课程都是连上2节课,需要做好2节课的整体设计。对于承担大学生立德树人使命的思政课,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学生参与度。笔者在授课时一般设置“新闻播报”“头脑风暴”“随堂测验”等活动。
活动要有序进行。“新闻播报”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提前准备好内容,课上集中展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热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头脑风暴”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前设置问题,课上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随堂测验”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
活动要有反馈总结。针对每一次教学活动,教师要作出点评总结,同时参与活动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思政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马克思主义思维,加深对中国发展的认识,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高职思政课要加强学生的课堂管理,做好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虽然强调课堂活动,但有必要强调一点,思政课的核心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播,教学活动只是辅助性手段,不能将思政課做成“活动课”,更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设计学生喜欢,却对实现课堂目标没有作用的活动。
三、课下要有思考
教学是相互的,有教师,有学生。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课下都要有思考。
教师要及时作反思与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加强理论研究,同时将自身的研究成果,不断在教学中加强实践与探索,更好地促进教学。思政课教师需要宽广的理论视野,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素养。
学生要有思考与总结,想要学好思政课,单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要根据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完成思政课教师布置的作业,课下积极思考理论问题,加深对思政课的认识。
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与诸多因素有关,需要不断加深理论研究。本文主要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环节方面,阐述个人的思考,同时会继续加强研究。
课题项目:2019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9SZ07)
参考文献:
[1]黄向阳.“两转四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路径[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0).
[2]李雅静.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9).
(作者简介:王潇,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