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黑天鹅事件』导写
2020-09-21黄玉兵
黄玉兵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④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邱吉尔)
⑤能够战胜瘟疫的,只有人类的正直。(加缪)
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俗语)
人们通常把那些难以预测、意外发生、影响深远的非常事件称为“黑天鹅事件”,至今还在世界各地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这样一只巨大的“黑天鹅”。面对“黑天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以上面所给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的写作引导语对“黑天鹅事件”给出了清晰的定义,理解时要关注“难以预测”“意外发生”“影响深远”三个关键词;结合“至今还在世界各地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明确这次作文限定的写作对象就是诸如此类的“非常事件”,也就是各种危机。写作中可以结合“新冠肺炎”展开议论,但也没必要拘泥于“新冠肺炎”。
写作的任务是“面对‘黑天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之所在。
作文要求“以上面所给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考生首先应弄明白材料所给的六句名言、俗语的含义:
①积极、主动做好预防工作,未雨绸缪,尽最大努力不让“黑天鹅”事件发生。
②事物的出现及运行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尊重规律适应规律就能成功,违背规律胡乱作为就会失败。
③聪明智慧的人会根据事物发展的不同时段、不同状况作出改变,勇于变革,在变革中完成对事件的掌控。
④要善于辩证看问题,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灾祸中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善于发现危机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⑤做好本职工作,毫不隐瞒地告知民众疫情真相等。
⑥面对困难不慌乱,从容应对。
在此基础上,我们便不难理解:面对“黑天鹅”事件,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科学、正确的认识,要尽力避免“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了“黑天鹅”事件,我们也要不慌不乱,从容应对,进行科学研判,发现其存在和运行的规律,在顺应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事件发展情况,适时作出必要的改变和革新;同时,不可一味批判其存在,也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发现“危”中之“机”,善于利用“黑天鹅”事件发展自我、强大国家。
例文
所有的苦难都是修行
□一考生
己亥岁暮,庚子年初,本是持桃换符、走亲访友的时节,却因新冠病毒的到来而笼罩一层沉闷的乌云,人们将之称为一次“黑天鹅事件”。面对这只巨大的“黑天鹅”,我们该如何应对?
丘吉尔曾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是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危机,往往会给我们以沉重而深刻的思考。金融危机后,我们对日常平淡的生活有了更多满足感、幸福感;世界大战后,我们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殷切的渴望。但就我国而言,每一次危机的发生都能唤醒我们心底潜藏的中国精神。昔日洪水滔滔,我们同手同足共释水患;昔日非典汹汹,我们携手站起共抗疫情;昔日汶川地震,我们众志成城重建了家园。一次次危机不仅没将我们打败,反而让我们在一次次团结抗击中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我们不能仅停留于对抗危机的层面,还应如《左传》所说的那样:“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应反思危机何以发生,并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约束自己,尽己之能杜绝危机的“卷土重来”和新危机的发生。至今还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便是由于部分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让那黑夜的精灵成为了桌上菜肴。丹麦作家卡伦·布里克森在《走出非洲》中写道:“我征服了一切,却站在墓群中间。”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便是如此。当你自以为有能力操纵自然时,自然一定会予以报复。董卿在“主持人大赛”中说猎人和动物间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也是这个道理。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人类自始至终都是自然的孩子,而不是她的支配者。
因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只巨大的“黑天鹅”,我们应更深切地体会到自然的力量,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加大自然保护力度,一日不可偏废。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將灾难危情化作修行。
唯愿此次疫情能喻人类以深省,未来将日月长明,星汉灿烂。
评点:这篇作文被阅卷教师评定为一类标杆卷,最终获得58分。原因何在?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看一看:
一是设问发端,立意精警。这位考生开篇即扣住“黑天鹅事件”,以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直接点题,干脆利落。激发读者思考的同时,顺势导入下文对“危机”“苦难”的论述,引用南怀瑾的话照应文题,与丘吉尔的警句相映成趣,强化了对“非常事件”的辩证认识,见解不俗。
二是引用贴切,素材丰赡。作者两次引用试题材料中的话,都能与自己所阐释的观点融为一体。第一次用“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表明危机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观点;第二次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深化,进一步论述如何预防危机。对卡伦·布里克森、董卿等材料的选用,则体现出考生知识面的宽广和日常积累的丰厚。
三是结构谨严,过渡自然。突出地表现在考生在第二第三两个段落,基本上是按照“总—分—总”的论证思路展开的。如在第三段,先引用《左传》提出分论点“避免危机发生”,然后从反面用事例证明人类所犯下的错误,最后总结本段,提升认识,指出个人、国家在危机中的成长与发展。另外,段落之间用“不过”“因此”等关联词衔接,使得文气贯通。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