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艺以传德』导写
2020-09-21梅晓华
梅晓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苏东坡
艺术乃德行的宝库。——巴尔扎克
我国的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
以上三则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细看三则材料。第一则苏东坡的千古名言当包涵两层意思。其一,他的书法之所以为人所推崇,除了他的高超书艺外、更是由于别人敬重他的为人;反之,如果人品低劣,其字再好也不会被人看重。其二,如果人品不行,无论书法再高,也没有人会欣赏,收藏。
第二则是说艺术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德行,德行融入在高雅的艺术中。
第三则强调艺术家们创造了有品位有道德力量的艺术作品来。
总结三则材料,其实是在讲艺术与人品,与文化,与道德弘扬,与生活,与社会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参考立意:①艺术修养与人格修养的关系;②作为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对时代发展、文化传承等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例文
以艺正风,以文倡德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一中 彭欣雨
习近平总书记曾說:“我国作家,艺术家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我希望作家、艺术家们以有筋骨,有道德的作品去感染他人,以艺术凛时代风气,以文章倡导品行德理。
艺蕴万千,唯凛其风。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若品德情操低下,则所创造的艺术品便也毫无价值。
从律师转型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秉承“艺术乃德行的宝库”的信念,将时代风尚融入自身作品中,创作了自己的艺术宝库。“敦煌女儿”樊锦诗坚守敦煌几十年,文化瑰宝艺术品的背后是她几十年的艰辛与磨难。
一份有温度的作品背后是一生的信念,一世的追求。巴尔扎克若无高洁品行,又怎么能写出如果经典的文学作品?若无樊锦诗辛勤“灌溉”,又怎么会有如今耀眼如世界的艺术敦煌呢?
艺术形式、风格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唯有其中风尚仍于时间长河中散发芬芳。
艺源万物,唯彰其美。好的文艺作品,彰显的应是世间之美,好的作品如河中清流,使人畅意清新。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不平凡的信仰之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展现了文化在时间长河中传递的悠远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鼓励青少年立足当下,展现未来中国的蓬勃青春之美;《时评中国》展现中国发展阶段的更迭之美……
艺术与文章均是品德与风尚的载体,纵观泱泱华夏文明,千百年来的德艺蕴含其中,向中国甚至世界展现了属于中国的“中国风尚”和“中国精神”。
时代变幻,作家先行,以有筋骨的作品向大众展现所处社会的风尚品德之美,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
国之青年,品文习艺倡德行。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青年是时代的开拓者,青年行风政德,这个时代便蓬勃向上。
身为这个时代的开拓者,应学会从时代艺术作品中品析其中所蕴含的德美,以艺立风,以文正德,为后一代做出表率。
以艺正风,以文倡德,以促民族复兴。
评点:作者能深入分析材料,立意深刻,有其见解。文章分别从艺术作品重其德;艺术因美而流传千古;我们青年重艺术作品中的德美,以此养身修道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艺术作品中道德品位的重要性。层次分明,论证充分,语言简洁有力。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