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卷实录

2020-09-21蒋金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糟粕俚语洪流

蒋金镯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苏轼有言:“巷议臆度,不足取信。”

欧阳修曾道:“俚语巷语,亦足取也。”

信息时代,各种资讯更加纷繁复杂,如何辨别、判断、取舍……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带有明显思辨色彩的作文题。阅读前两句话,苏轼说“街谈巷议、随意揣测的话,不足以作为凭据而加以相信”,欧阳修指的则是“那些通俗的街谈巷议,也有可取之处”,这两者都围绕着“街谈巷议”这个话题来谈,分别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实际上也并非完全对立,因为两者的侧重点不是完全一致。一是站在人们对待“街谈巷议”的态度角度,一是站在“街谈巷议”的本身价值角度。材料的第三句话,则是把话题的范围进一步明确,当然,对“街谈巷议”也赋予了现代的说法——“资讯”,指出它的特点——纷繁复杂,明确对我们的要求——辨别、判断、取舍等,这一句话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关键点。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明确以下这样的观点:

1.面对种种繁杂的信息,我们应该具备理性分析、辨别真伪的能力。

2.信息时代,资讯繁杂,我们要能兼容并包,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

3.对于资讯,辨别是关键,取舍是手段,吸收运用才是目的。

例文一

纷华之沼  孑立不染

□浙江省台州中学 赵佳敏

人之于真知,澄清而侍,雨冷然而俱清,花悄然而开败。故曰: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然此番真知,亦需要善辨之思。

万物皆存真伪,兼具迷惑性与欺骗性,恰如《乌合之众》中所说:“时代的洪流中,人们有时很难看清自己在做什么。”诚然,太多的信息掩盖在阴霾的背后,干扰着每一个前行者的步伐。纷繁芜杂的信息传播必将掩盖真实性,进而影响大众对事实的判断。

然而,一味地获取、偏信、坚持终究会走向破败的边缘。若是一味地偏信以为卓文君跟随司马相如是“秽行丑迹”,百年之后也不会流传成为一段佳话。若是固执盲目相信俄国诗人叶赛宁的《无赖汉之恋》是“伤风败俗”,时过境迁也不会看到他对底层生活的同情与情感的赞颂。恰如尼采所言:一支无言的箭射向荒漠,半途中,一个女人被他杀害。我们永远无法估计错误信息与言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当“自言羊可种”的臆猜成为永恒,那么“不信茧成丝”的清醒便堕落为愚昧,事物的真知便只会渐行渐远。

电影《狗十三》里有一句语话:“你看这孩子好懂事啊!”“你怎知她不是沉默、害怕与恐惧呢?”

立于纷华信息的泥沼,当需思辨、判断,筑就清醒的灵魂。简媜有言:“若能澄清静取耳听,万赖俱寂亦是韵。”人生无言,以澄清观世是首要。晏殊静心于世,方有“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陆羽古灯清卷,才有“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澄澈的心是立于纷华信息之沼的坚守,是偏爱心中一隅的安宁。

不染于纷华之泥沼,更需选择、实践,铸造灵魂有高度的思维。叔本华曾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恰如去瓣的玫瑰,其色赏心悦目,凋谢了却没有种子。”面对信息的浩繁,一味地坚信固有的理论,却不付诸实践的检验,最后只会是划了断桨无底船,筑了败破空心枝,堕落成为世俗的愚昧,渐染于泥流中,被人们混着饭后的笑资吞下。只有秉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标准,才能立于逆流,不染于信息之沼。

阿多尼斯曾说:生命并不短暂,短暂的是人。此番真知真境真情寓于推杯换盏的转瞬间,切莫让纷华湮没,将光阴镀成灰暗。

纷华之沼,且需秉持善辨,以孑立不染。

评点:这篇考场作文抓住“辨”字诀,以“真”作为追求的目标,主旨是让我们在面对纷华的信息时,能够保持清醒的灵魂,辨析出信息的真伪。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先破后立,结构清晰。在破的时候,又从两方面来谈,先说信息的迷惑性,再说一味偏信的严重后果,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明确的分析和批判。然后,确立自己鲜明的立场,“立于纷华信息的泥沼,当需思辨、判断,筑就清醒的灵魂”,再言“不染于纷华之泥沼,更需选择、实践,铸造灵魂有高度的思维”,使文章逐渐深入推进。另外,在材料的运用和语言的组织上,更是显示出了较高的技巧。引用《乌合之众》中的名言,来类比信息社会的迷惑性;用电影《狗十三》中的对话,极生动具体地告诉我们,如果缺乏辨别,我们确实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而阿多尼斯的话则令人警醒,让人明白求真的迫切性。语言的形象性也往往和思维的严密相辅相成,如“面对信息的浩繁,一味地坚信固有的理论,却不付诸实践的检验,最后只会是划了断桨无底船,筑了败破空心枝”,连用两个比喻,形象阐述了实践对理论的重要意义。而第五段中信手拈来的名言诗句,更是让人惊叹,作为考场作文,文章展示出深厚的文学积淀和高超的表达能力。

例文二

慎思明辨,扬弃自知

□浙江省台州中学  陈振宇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求知的动物。”诚如斯言,人立于世,知识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至宝。然而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都淹没在翻涌的浊浪里。人们企盼从中捞取于我有用之知,却又担心迷失于浩繁的信息海洋。因此我以为,面对复杂的信息洪流,唯有慎思明辨,明确取舍,方可扬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信息洪流中不乏苏轼笔下的“巷议臆度”之语,这些信息往往加工简单,因而总是被大量生产。因为人人皆是创造哈姆雷特的莎士比亚,于是便往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臆断,使王子的复仇情节变得扑朔迷离。这种信息往往缺乏权威性,而且总体质量偏低,因此作为旁观者而言,很容易使作者情感倾向裹挟,从而走出淡定的一小撮的队伍,沦为“狂热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但是切不可因此以为所谓的“俚语巷语”便全是糟粕,欧阳修便认为“俚语巷语亦足取”,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所谓“俚语巷语”皆是“一家之言”。这些言论或许粗鄙,或许激进,但的确切中肯綮。毛泽东曾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大众,了解大家的想法,才可为自己的思想提供鉴戒,成自己的“一家之言”。柳七不以俗陋为耻,以市井风光入词,终成一代婉约名家,造就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奇观;毛泽东约谈数十名部长询问数百名群众,才有了《论十大关系》,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大众,勇于打破传统的权威圭臬,慎思明辨,自寻鉴戒,方可于信息洪流中立足。

由此观之,尽管信息纷繁芜杂,但倘若我们慎思明辨,亦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所求之见。慎思明辨,便是以深思践真知,以慧眼辨是非,使自己走出自我的思想蜜罐,却又不失掉自己的坚守与理想,充分利用时代赐予我们的便利,不做“狂热的大多数”,也不做“沉默的羔羊”。

对于这般信息洪流,我们要懂得坚守自己的立场与原则,在偏激的言论下不做“庸眾”与“看客”,而要拾起自己的理性,明确抛弃这一信息糟粕,为自己提供警示。

面对这个浮生惶惶的信息时代,唯有经过慎思明辨与精准扬弃,方能纵万端激流,秉一芯烛火,方能让今日的纷繁芜杂,都化为努力与精进。

评点:文章以亚里士多德名言开篇,阐明知识的重要性,再结合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面对复杂的信息洪流,唯有慎思明辨,明确取舍,方可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入题简洁明快。第二段用“诚然”发端,指出信息中的糟粕存在的问题和危害,这里用了“人人皆是创造哈姆雷特的莎士比亚”作为类比,让人自然联想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有说服力。第三段用一“但是”,则指出“俚语巷语”亦未必全是糟粕,只要“慎思明辨,自寻鉴戒”,可立足于信息洪流。四五六三段进行总结归纳,告诉读者唯有慎思明辨和精准摒弃,是处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的立身之本。而此处对“狂热的大多数”“沉默的羔羊”“庸众”“看客”等群体的表述,既准确又形象,让人警觉于信息洪流的裹挟和偏离。总的来说,文章在审题立意上精准到位,思路结构特别清晰,语言严谨思辨又兼具形象生动,是考场作文的典范。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糟粕俚语洪流
刘宇光:以奔跑的姿态投入创新洪流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爱情寓言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