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报社编辑的“把关”意识

2020-09-21龚光红

传媒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意识

龚光红

摘 要:报社编辑是一个要求高且繁杂的职业,包含诸多工作内容,从整份报纸的谋篇布局,版面稿件的合理配置,再加单篇文章的标点符号等等,都与编辑工作密不可分。新时期报社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把关意识”。本文从新时期报社编辑的“把关”意识源于对大局的把握出发,系统探讨了报社编辑提高“把关”意识的途径,践行“把关”意识的流程。

关键词:报社编辑;把关;意识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0-00-02

一、前言

总体来看,报社编辑就是从业者按照自身的思想原则和价值判断:收集、删减、增补、审定、创意和优化组合报纸稿件的过程,前几项属于报社编辑的基础性工作,创意和优化组合则充分展示了编辑思路和编辑水平,是报社编辑的关键性工作,对报纸内容的优劣和传播效果的大小作用重大。

报社编辑的把关,除了指编辑对文稿的字、词、句和语法进行修正,更重要的是对传播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确保其真实性和客观性,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受众阅读的效果性等等。

二、新时期报社编辑的“把关”意识源于对大局的把握

编辑是一个大概念,贯穿于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大的层面上说,有报社总编辑和报社主编,从小的层面上看,包括责任编辑、版面编辑,甚至每篇稿件的编辑。报纸的定位、版面的设置,文章的选择与组合搭配,每个阶段的重点报道等等,都是编辑的分内工作,体现着编辑思路。作为新时期的报社编辑,要充分把握大局,树立与时俱进的“把关”意识,这种大局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基于舆论宣传需要来把关。任何时候,报纸作为主流传统媒体,任何时候都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因此一定要将自身与网络自媒体区分开,时刻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充分弘扬主流价值观,培养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根据舆论宣传需要来确定淡化处理还是重点报道。

第二,要基于对报纸定位的把握来把关。每一份报纸都有一定的风格定位,其对内容产品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报社编辑充分结合报纸的定位和特点来选择和编辑稿件。

第三,要基于受众的阅读习惯来把关。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如今的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转变,碎片化阅读、图片冲击、速读、标题价值,这些都成为新时期人们对于报纸阅读的新消费习惯,报社的编辑必须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充分把握,才能在内容和版式设计上与时俱进,实现突破创新。

第四,要基于对具体稿件的价值来把关。以新闻稿件为例,每一则新闻事件所蕴含的价值大小不同,编辑一定要基于对具体稿件的充分理解和判断,来进行取舍和编排。

三、新时期报社编辑提高“把关”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报纸头版

报纸头版是报纸的门脸,是读者第一眼能够看到报纸的地方,其精彩与否直接决定了读者是否有接下来阅读的兴趣,因此,报社编辑必须对报纸的头版精心设计、认真打磨,才能使得头版迅速吸引读者关注的亮点,提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报社编辑如何精心策划设计头版选题,选用精彩图片,配合吸睛的文字,这都考验着编辑的“把关”水平。

(二)注重有效信息量

有效信息量是指读者能够从报纸或其他媒体中获取的对自身工作生活有直接和间接帮助的信息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的报纸进入大幅扩版的时代,“厚报”普及。但是报纸页数多了,不意味着有效信息量的绝对增加,也许有的读者在通篇翻阅了报纸之后,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这种的编辑“把关”无疑是失败的。要确保有效信息量,编辑首先要樹立读者意识,要认识这一份报纸最终是面向读者的,读者处于主动地位,读者会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什么样的内容会对读者有帮助,这是编辑要时刻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把关质量。另外,要重视时效性,关注新闻热点,打造深度报道和重点报道。报纸不管是紧跟热点,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关注,还是从新的角度深挖新闻事件,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都能够提高报纸内容的有效信息量。

(三)依据受众阅读习惯创新报纸的版式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是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碎片化和散点化阅读已经成为常态,读者对于报纸的信息消费也进入了“速读”时代,这就要求报社编辑的“把关”意识不断调整,根据受众的阅读习惯创新报纸的版式设计。

首先,排列方式必须简单实用,让读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具体做法包括:多用横题,块状文章,少用竖题和互相咬合交叉的版式设计;多用正方体标准字号;减少因为颜色、底纹和花边给读者带来视觉干扰的机会等等。

其次,重视打造标题的“眼球价值”。由于现在读者习惯于快速阅读,不会在一篇文章上花费过多时间去仔细阅读,看报纸已从传统的“看标题+看文章”演变成了“看标题+感兴趣的文章”,标题的导读意义更加巨大,一则文章的标题不吸引人,即使内容再精彩,可能也难入读者的眼。这就意味着编辑的把关重点要向标题转移,给所选稿件精心设计制作标题,让读者看到标题之后就被深深吸引,对文章内容产生“先睹为快”的冲动。

再次,多用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图片给读者带来的生动感,形象感和说服力,很多时候是文字无法比拟的。现如今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意义已经突破了美化版面或者打造“图文并茂”的作用,很多时候,由于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阅读文字,一张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能够省时省力,又能迅速抓人眼球,如何选择好的图片,也成为考验报社编辑“把关”功力的一道必答题。

四、报社编辑践行“把关”意识的流程

(一)选题有重点,有亮点

选题是编辑工作的灵魂,是最能提现“把关”意识的地方。编辑每天面对海量化的信息内容,如何从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诸多方面,找到受众关注,舆论导向正确的内容,这是编辑的责任。在选题时,编辑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选题要新,所谓的新,除了是指时间新,还指内容新,能够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第二,选题要好,不能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选择一些三俗新闻,要确保报纸的品质和主流价值观。第三,选题要适合,不仅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宣传政策需求,还要符合公众的需求。总之,报社编辑在选题时一定要确保有重点,有亮点,才能让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二)选稿要细致

选稿,是编辑确定了选题之后,对所选择的文稿进行进一步的质量判断,以此来决定其是否有发表的价值。一般来说,报社编辑前期会有诸多文稿备用,究竟哪些能最终登上版面呢?这需要编辑的进一步把关。一般审稿有两个标准:第一,价值标准,要分别从舆论宣传层面和新闻价值两个层面来考虑,要确保稿件符合国家的宣传政策,表达正确政治观点的同时,还能符合受众的信息需求,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可读性标准,一篇文章即使新闻价值突出,但是如果文字表达不流畅,逻辑思路混乱,同样也不能刊登。最终编辑审核通过的文字必须是思路清晰,语言严谨,生动的。

(三)稿件加工要负责

修改稿件是选稿工作的继续,编辑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对稿件进行二次加工。第一,稿件加工要对作者负责,要坚持原稿的风格和特色,遵从作者的个性,不能私自修改。第二,要有错必改,这是对读者的负责,不能有“得过且过”的心理。第三,要重視标题的加工制作。

(四)组稿要灵活

确定了合适的选题,最终录用的稿件,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版面设计,使文字和图片,颜色与字体等有效地搭配,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表达信息内容和观点,符合当前受众的阅读习惯,是编辑下一步要重点考虑的事情。报社编辑一定不能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而是要灵活组稿,大胆尝试。

(五)校对工作要重视

校对是编辑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影响报纸的质量。一般校对更加考验编辑对于细节的把握和耐心程度,校对文稿的工作主要包括:再次核对稿件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大小,确保文稿结构的合理性。逻辑思路的流畅性,文稿是否有病句、错句、错字、措辞是否合适等,文稿的标点符号、版面整体设计美观度等等。只有各方面做到规范标准,才能最大程度确保报纸的质量。

五、结语

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媒体竞争,报社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严格把关,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信息价值、信息取向、内容设计和内容引导提高把关意识,才能让报纸的内容更加规范,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陈宁.如何做好党报编辑[J].考试周刊,2013(33):24-25.

[2]罗卫.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3 (04):192-193.

猜你喜欢

意识
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进行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渗透模型思想强化化归意识
体现读者意识的高中读写教学实践探析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体现读者意识的高中读写教学实践探析
例谈基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