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与社会传播价值

2020-09-21黄朝军王列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文化认同

黄朝军 王列

【摘要】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人类向来认为音乐是一种跨界的文化形式,音乐所具有的交流与沟通的功能早就被人类青睐,音乐也全面承担人类思想感情与交流的任务。长兴的西河大鼓是20世纪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它表达出了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最为真实的民俗、生活和感受,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极为喜爱和认可,并在长兴地区及其周边的广大农村广为流传,长盛不衰。本文将以长兴地区西河大鼓的传播和传承作为研究基点,以此分析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和社会传播价值。

【关键词】民间音乐;文化认同;社会传播价值;西河大鼓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这是人类公认的事实之一。哪怕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年代不同,人类都能够知晓不同音乐中隐含的基本信息,有可能是一种情感,有可能是一种情绪,有可能是一种思悲,也有可能是一种感受。所以,人类向来认为音乐是一种跨界的文化形式,音乐这种直抵人心、直抵性情的艺术所具有的交流与沟通功能早就为人类所青睐。因此,无论是两军交战,还是政治家的宣传鼓动,无论是男女之情,还是流行乐坛的商业炒作,无论是娱乐休闲,还是审美教育,更无论是城乡风俗,还是华丽演出,音乐都全面地承担了人类思想感情强烈迸发的、大小规模的感情与交流的任务。

长兴的西河大鼓是20世纪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其唱腔的形式、唱词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传递的精神,均表达了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最为真实的民俗、生活和感受,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极为喜爱和认可。也正是因为如此,百余年来,长兴的西河大鼓才能通过现场演出、唱本、录音、光盘等各种形式,在长兴地区及其周边的苏、浙、皖广大农村广为流传,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一、长兴的西河大鼓

(一)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产生于河北省中部农村的一种民间曲艺,由当地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木板大鼓”唱腔一般为较为朴素的农村曲调,乡村气息十分浓厚。西河大鼓的伴奏形式較为简单,只敲击木板或者用一个小三弦进行伴奏,演员演出的时候自弹自唱,形式比较活泼。到了辛亥革命前后,经过高阳艺人马三峰为代表的一代民间艺人进行改进,“木板大鼓”逐渐向“西河大鼓”进行转变,并且从河北农村流进了天津等市井地区。因“西河大鼓”这曲种来自于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本地人习惯上称呼上述的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西河大鼓因此得名。演唱西河大鼓的演员一般都是站立进行演唱,书鼓用长腿的竹木支架,演员面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一矮架的书鼓,同时还有一块醒木、一把扇子,桌后放一把椅子,说的时候可站可坐,唱的时候大都是起身表演,弦师则在演员左侧的桌旁落座。

(二)长兴的西河大鼓

长兴的西河大鼓是在清朝光绪三年时(公元1877年)由河南籍人士李正俄传入,进入长兴的李正俄落脚长兴西门姚家桥,自此以后家族代代相传。除此以外,他还收学徒教艺,组成队伍一起进行演出。解放前直至20世纪50年代,板鼓说唱在长兴都较为盛行。李正俄的后人在综合了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的欣赏需求后,吸取了小南口、山东大口、民间旱船调、京调等音调,形成了音质优美、婉转柔和的唱腔,丰富了原有西河大鼓曲调的表现力,增添了丰富的“长兴色彩”,受到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的广泛喜爱。“文革”时期,长兴的西河大鼓说唱一度被禁演。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兴的西河大鼓在当地重新恢复。通过李氏后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西河大鼓的说唱内容,逐渐从原来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和寓言笑话等,转向劝人为善的现世教育,故事情节更为曲折,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同时,在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至2010年,长兴的“西河大鼓”被列入浙江省湖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西河大鼓在长兴的传承

(一)长兴西河大鼓传承谱系

长兴的西河大鼓传承属家族传承,从李正俄传入至今,李氏共有三代传承人,分别是:

(1)第一代传承人,李正俄(1871-1956);

(2)第二代传承人,李法金(1916-1985),李正俄之子;

(3)第三代传承人,李宏(1941-至今),李法金之子、李正俄之孙,浙江省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二)西河大鼓在长兴的传承

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跟河北江湖艺人学唱西河大鼓的河南人李正俄落脚长兴,定居长兴县姚家桥毛塔村,以卖唱为生。1916年,李正俄之子李法金出生。李法金自幼跟随李正俄学习西河大鼓,李正俄同时也收学徒教艺,组成演出队伍进行表演。李法金从小便跟着演出队伍外出表演,积累了很多的演出经验。

李法金成年后,家中经常有学唱的艺人聚集,唱着各种曲调,互相借鉴学习,比较多的有早船调、京剧、大鼓、花鼓等,李法金唱的即是西河大鼓。“有一回家里来了许多人,很多人都在唱各种曲调。我父亲唱了一首西河大鼓《皇龙船》,内容讲的是东汉刘秀逃难的故事。我父亲音色极好,刚刚一开口演唱,整个屋子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凝神静听。”1941年,李法金之子李宏出生,从6岁(1947年)开始,李宏便跟随其父亲李法金学习演唱西河大鼓。自1960年起,已经成年的李宏开始外出到周边各村演唱西河大鼓,既为各种婚丧嫁娶的活动热闹现场气氛,也为赚取收入(香烟、红包等)补贴家用。此后几年,李宏在长兴及其周边地区渐渐唱出了名气,经常到安徽的广德、郎溪等地的农村进行走唱。“文革”期间,因西河大鼓被禁演,李宏几乎没有外出演出的机会。改革开放后,李宏在西河大鼓原本曲调唱腔的基础上,革新大鼓唱腔音乐,吸纳各种曲调,将“小南口”“山东大鼓”“安徽大鼓”等被很多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曲调融入到“西河大鼓”中。

李宏在传承父辈教授的板鼓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在唱腔艺术方面,还很大程度上融入了花船调、花鼓调、四平小调的色彩。他遵循原有唱腔曲调,根据传统唱段改编作品有《老来难》《报母经》《教儿经》《教女经》等,新编作品有《迎接香港回归》《唱歌改革开放三十年》等。李宏经常往来奔走于苏、浙、皖三省的农村地区,自编自唱,由于其唱腔委婉动听,唱词贴近生活实际,寓意深刻,深受三省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欢迎。李宏除了演出之外,还制作唱词本、录音磁带进行售卖。同时,几经周折,经审批后,将自编自唱的曲目录制成音响光盘两万余张,全部销售于苏、浙、皖农村民间,得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2011年,李宏被评定为浙江省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三、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与社会传播价值

音乐交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达而少歧义。以李宏为代表的的长兴西河大鼓传承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长兴的西河大鼓传遍苏、浙、皖三省的广大农村。他们通过通达的音乐交流,将音乐以一种优美的声音形态传递给当地的老百姓。在这些地区,老百姓的文化背景、语言都不相同,但却都喜爱并接受长兴西河大鼓。因此,我們可以说,人类可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可以说不同的语言,但是人类共同的思想情感是可以通过共同的音乐语言实现交流和沟通的,这也是音乐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之一。

同时,长兴的西河大鼓之所以能广受苏、浙、皖广大农村地区老百姓的喜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唱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传达出来,让聆听的人激发起相关的情愫,并且不断重复这种体验。在唱词上,李氏三代传承用方言进行演唱,劝人向善,如《十劝歌(二)》中唱道:“弟兄和气家和顺,门前泥土变黄金;万事要看爹娘面,些险小事莫认真;打虎还要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世上无有兄弟好,那有来世兄弟们;只有今生共父母,哪有来世共双亲。”这些歌曲谆谆教导,同老百姓的家庭和睦、兄弟相处、家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展示出他们的生活和习俗,反映了他们的群体记忆。在曲调上,李氏传承人引进各种耳熟能详的曲调,如“小南口”“山东大鼓”“安徽大鼓”等民间曲调等对西河大鼓进行改良,让老百姓能够听到自己熟悉喜爱的音调,因此,在无形中对西河大鼓产生无限的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关于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成语“四面楚歌”,它反映了汉代的刘邦运用楚国的民歌来瓦解项羽军心的故事,这也说明了民歌或民间音乐对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产生的极大震撼力。一曲音乐所承载的个人情感分量是难以估量的,人们对家乡的怀想,对故人的思念,对情感归宿的向往,都能够通过流传于乡土间的音乐得到纾解。长兴的西河大鼓作为20世纪长兴及其周边地区传播最广泛的民间音乐,之所有能够被老百姓广泛喜爱,也正是因为它具备的这种文化认同感与社会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臧艺兵,张雪程.民间音乐与文化创意产业[M].武汉:崇文书局,2015:117.

作者简介:黄朝军(1988-),男,汉族,浙江湖州人,本科,长兴传媒集团,助理编辑,主任助理,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王列(1986-),男,汉族,浙江湖州人,本科,长兴传媒集团,助理编辑,主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文化认同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消失的原因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