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教育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2020-09-21闫冠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六十多年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大部分人们都养成了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教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条件,在普通话教学的道路上也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县级以及村镇地区使用方言教学的显现依然屡见不鲜,关于课堂教学语言的讨论依然激烈。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普通话普及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利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共生联系,来实现课堂双语教学是有可行性的;其次,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的原则,制定普通话和方言双语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加大校园普通话推广力度、强化教师普通话培训力度以及开展地方特色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普通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山西广播电视大学2019年度校级课题“普通话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项目编号:SXDDKT201911)。

在我国政府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初,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经高达80%,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基本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但是,在一些民族地区或者县级及村镇地区,无论是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交流,还是学校和课堂,人们仍然将方言作为其主要交流语言。在这种环境下,要求人们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以及用普通话进行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很多人看来,使用方言能够好好交流,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要求使用普通话,因此,在他们内心里,通常将普通话与方言视为两个对立物,尤其对于这些地区,使用方言还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成为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在相互对立的同时,也存在相互依赖的一面,假如教师可以掌握且能够很好地将普通话利用起来,不仅可以降低方言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发挥出方言的辅助作用,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一、重新审视普通话普及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一)普通话的普及不能以方言的消灭为前提

现阶段,经过我国各级的共同努力,普通话已经在全国大部分范围内普及,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区域,人们都基本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但是,无论从制度层面要求还是从推普的实践结果来看,普通话的推广使用都不是要以损害或者消灭方言为目的的,重新整理和审视我国推普工作的整体要求:“一方面不排除方言,充分尊重方言区人民使用方言的权利,充分利用我国多姿多彩的语言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提倡和推广民族共同语,要创造条件使方言区人民能够尽快从单一语言(方言)生活过渡到双语生活。”

(二)方言和普通话相互促进

通常情况下,方言和普通话能够相互影响对方。普通话语音和词汇主要来源于方言,在一系列规范标准的要求下,形成了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共同语言,虽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也不能一成不变,必然要迎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使创新成为其发展常态。普通话能够融入一些方言词汇或者一些特殊的语法,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词汇,而且可以通过借鉴,形成一些高效的语法结构,不断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另外,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分,普通话和方言被不断地稳定在相应的功能领域,普通话被逐步稳定地作为教学、工作以及跨区域的交流语言。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通常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可以看出,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场景存在高度互补性。因此,普通话和方言不仅相互影响而且相互作用,两者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发挥自己的职能,普通话和方言共同发展才是双赢局面。

二、普通话与方言双语教学实施原则

由上面关系分析能够看出,普通话和方言不仅对立,而且共生,这就为合理利用方言,来促进普通话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可能性。因此,为了实现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应该综合利用各方面因素来达到良好教学。教师可以合理将方言融入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利用方言,又不能全部回归传统的方言教学,让方言进入课堂教学,需要制定基本的原则作为指导。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从国家政策层面整体出发,我国在语言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是主体性以及多样性的兼容并包,这个基本要求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方面。选择普通话作为课堂通用语言,首先要评估当地普通话普及程度,假如当地普通话普及率很低,人们大多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就说明当地不具備立即开展普通话教学的前提。在这种条件下,假如硬性规定进行全面的课堂普通话教学推广,就会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计划的教学目标,而且会显著影响已经实现的教学效果,弊端明显大于好处,因此,显而易见,此时对“度”的衡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度”的总体要求,本文认为首先应突出为求同存异。首先要做到求同,就需要知道这个“同”在哪里,就要弄清楚方言和普通话的共通之处。关于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同”的概括,主要集中在李荣(1990)的“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整理所有的普通话定义以及普通话教材,都会指出普通话是基于北方方言的基础发展而来。然而,现阶段,关于我国普通话推广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公开场合,例如经常会有一些大众媒体,经常将方言和普通话混同为两种形式的语言,需要指出的是,方言和普通话不仅仅被列为普通的语言学问题,更需要弄明白其背后映射出的文化底蕴。将各种方言简单统称其为另一种语言,对于普通民众准确认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另一种观点就是片面强调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而忽略掉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方言以及普通话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孤立关系,方言主要作为各地文化传统的传承主体,始终发挥着其特有的职能,这种特殊作用是普通话所不可能能具备的。而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交流领域,普通话发挥着高效的沟通作用,这必然是方言所不具备的。但综合看来,二者之间发挥职能的领域是互补的,而且从语言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通话来源于方言,又因为方言得到丰富和发展。方言基于普通话对人群之间的拉近作用,而获得更深入的传承。因此,求同存异利于普通话和方言更好的共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具有幅员辽阔和多民族的特殊国情。受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不同的局限,贸然搞统一的普通话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在“大同”的基础上,允许“小异”的出现,否则,任何事物都无法前进半步。因此,就需要在现有既定条件下,需要参照各地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话普及情况,制定具体的普通话教学计划。

(二)普通话教育作为主导的基础上,适当发挥方言的辅助作用

无论是普通话普及率较高的地区,适当将方言进入课堂教学;还是对于那些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地区,强调将普通话引入课堂,加强普通话教学课堂的普及等,始终需要贯穿一个原则,就是无论怎样,要实现的结果始终不变,就是达到以普通话教学为主,方言教学为辅的目标。课堂教学无论使用何种语言进行教学,都必须首先保证以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目的,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可以发现,只有普通话教学才能够对其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谈论如何合理引入方言进课堂。方言教学不能挤占普通话教学的空间,课堂上应用普通话,主要是针对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或者理论,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很难通过普通话标准的解释联系到生活实际场景中去,也就很难切实领会其内涵,使用方言进行辅助解释,不仅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而且能够利于学生充分调动日常所见所闻,切身体会概念和理论的意思,从而加深理解并深刻记忆。另一方面,课堂引入方言,可以使学生将课堂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降低其对课堂的防范及抵触情绪,而且能够像实际生活中那样,怀着饱满的热情,轻松应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尽管如此,引入方言,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都是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效果,离不开普通话的教学主体。

三、普通话教学有效路径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共存、互生的现象,因此,使得将普通话和方言同时引入课堂教学成为可能。普通话和方言互利共生主要表现在应用场景的不同,使得课堂教学如何权衡普通话和方言成为课堂效果相关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发现,在普通话普及广泛的现阶段,课堂教学以普通话为主导语言,是利大于弊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的特殊国情,一些地方的课堂仍然以方言为课堂主导语言。而大部分地区彻底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就会丧失方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在辅助教学方面应有的巨大价值,这些对教学效果来说,都是一种较大的损失。本文认为,应在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和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原则的基础上,为了切实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明确具体面临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普通话以及方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同作用,改善教学环境,发挥出普通话教学语言应有的功能基础上,努力规避方言对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方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从方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出发,给出普通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校园普通话推广力度

过去六十多年以来,对于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普通话校园推广的体现,在校园的宣传栏或者其他整体文化氛围上都可以看出,到处都是使用普通话的标语。在观摩课堂,基本要求就是使用普通话教学。之后,到大专或者本科教育阶段,普通话是否达标通常与毕业进行挂钩。但是,普通话的实际推广,并且切实起到推行的效果,远远不止喊标语这么简单。应将其作为重要任务进行贯彻,从儿童抓起,将其正式地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从孩子牙牙学语到不断获取新知识,将普通话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学生日常接触到普通话,才能自然而言地掌握普通话,从而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并且养成普通话的思维习惯,当课堂上引入方言进行辅助教学时,学生们才能准确分辨出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合理利用自身的方言背景,深入理解课堂传授内容,而且不至于出现方言喧宾夺主的混乱现象。

(二)强化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条件,民族地区和县级以及村镇地区,有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不具有普通话的知识,更不会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一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掌握了基本的普通话技巧,但大部分都是从本地出去读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本地,这部分教师群体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因此,要想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并保证普通话教学的效果,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其重要的限制因素。另一方面,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口语传递,对于传授什么知识,以及传递方式的效果,首先需要教师进行甄选。方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吐字模糊、语音不清、词语乱用以及语法混乱等方面,使得学生听不清讲授内容、接受错误知识或者养成方言思维习惯。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普通话培训,在其明白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的基础上,提高普通话水平,从而使得其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信心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在备课或者课堂讲授阶段,准确使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区别,合理利用方言来辅助克服普通话教学的难点,并在不至于引起负面作用的前提下,适当引用方言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尝试地方性特色教育

由于我国地域跨度比较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普通话普及率均存在着较大差异。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普通话教育。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于中东部的一些发达地区,由于其普通话教学课堂已稳定形成,为了发挥方言的课堂的辅助作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需要将方言引入其课堂教学,通过编制适合本地的方言教材,在不影响学生较大精力的前提下,对学生们进行本地方言和外地方言的普及,不仅利于其对我国整体文化的整体把握,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整体素質。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县级以及村镇地区,由于方言始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为了规避掉方言的不利影响,需要结合方言和普通话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编制适于地方教学的特色教材,并尝试使用普通话和方言进行双语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方言对课堂教学的负面效果,发挥方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并逐步将教学语言从方言过渡到普通话。

参考文献:

[1]薛玲,李友昌.论普通话教学目标的层级性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J].云南电大学报,2004(4).

[2]王又新.方言资源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夏先忠.试论方言对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的影响及学好普通话的方法[J].社会科学家,2007(3).

[4]陈荣花.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讨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J].怀化学院学报,2010(9).

[5]李宇明.双言双语生活与双言双语政策[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4,1(1).

[6]周锦国,茅维.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状况研究的意义、价值和构想[J].大理学院学报,2015(3).

[7]肖谊文.论方言和普通话双语教学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

[8]刘社民.边远地区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9]陈坚林.语言教育规划中的方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与启示[J].语言政策与语言启示,2017(2).

[10]李佳.也论“方言文化进课堂”[J].语言文字运用,2017(2).

[11]赵则玲.语言生态背景下方言教育的功能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17,39(1).

[12]顾百里.语言运用与教学中“地方普通话”的一席之地[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1).

作者简介:闫冠华(1984-),女,山西吕梁人,硕士,山西广播电视大学人文与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远程教育、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方言普通话有效途径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