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可托海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的启示

2020-09-21王丹

新丝路(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在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有划时代的内涵和深刻意义。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可可托海各族人民在矿山建设过程中,几十年如一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和稀有金属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可可托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可可托海;民族团结;交流交往;融合发展

可可托海盛产稀有金属,具有“天然地质陈列馆”之称,是新中国最早为开发矿产资源而新建的工业城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这里工作生活的18个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像“三号矿脉”中的矿石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民族团结、整合发展的典范,他们用青春乃至生命共同谱写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1987年,可可托海矿区局就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00年,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同年12月,可可托海干部教育基地(学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些殊荣的背后,是可可托海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始终团结奋斗,亲如一家,让民族团结之花结出了丰硕果实。

在那个特殊困难的时期和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可可托海这片光荣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清华高材生宗家源和哈萨克族工友绑在一根绳子在悬崖边完成了地下136米水电站勘测任务,“大通院”里的韩文秀靠着各民族邻居的照顾安度了晚年,“脐带爸爸”蔡贤章无数次挽救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身患浮肿病的崔英明大夫从自己身上抽血输给哈萨克族麻疹患儿,张泾生、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等老工人至今还会回忆起他们共度古尔邦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温馨场景……

可以说,可可托海的建设发展既是一部党领导下的艰苦奋斗史,也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有人评价,可可托海不仅创造了工业建设的奇迹,也成就了民族团结的奇迹。在这些奇迹的背后,有四点成因。

一、祖国的认同为民族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可托海矿区各族群众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深的认同和热爱是可可托海铸就功勋的基础保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战略需要,一大批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可可托海这个西北边陲小镇,共同开发建设可可托海稀有矿。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也放下羊鞭、走进工厂,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产业工人。当时的可可托海,有着汉、哈萨克、维吾尔、回、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蒙古、俄罗斯、满、朝鲜、苗族、壮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的工人,各族工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从旧社会到新中国,可可托海各族职工真正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少数民族工人由农牧民转变成为管理上有组织、行为上有纪律、经济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待遇的“企业人”。身份上的变化使各族人民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政治上的平等待遇使各族人民在内心深处产生感恩意识,从而萌生了团结创业的激情。留苏专家阿布拉提说:当初我父母去世了,国家把我从苦海里拉出来了,国家给我花了那么多钱,专门送往国外学的采矿,还学了知识,入党了,当了国家干部,我就应该报效给国家艰苦的地方。他们始终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是重要的人生信条。长期在偏远地区工作,长期吃苦而不以为苦,用忠诚燃尽了生命之火,用信仰造就了生命传奇。所以,大家说可可托海在新疆大地上创造了民族团结的奇迹,这是确实是对可可托海民族团结工作一个真实的写照。正是这个奇迹支撑了可可托海几十年的发展。

二、伟大的事业为民族融合发展搭建了平台

可可托海民族团结最显著的特点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少数民族农牧民第一次放下羊鞭、走进工厂由农牧民转变成为产业工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和地位上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同工同酬同责,这种工业化的生产使他们打开了视野,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组织纪律性大为增强。各民族职工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共同的需要、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利益,凝聚了共同的感情,形成了团结奋斗的氛围。在当时国家内外交困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在可可托海环境艰苦、饥寒交迫的现实情况下,多民族的可可托海人正是凭借着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情感,凭借着不分民族、互相帮助、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坚定信念,才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托!使可可托海与“两弹一星”、偿还外债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稀有金属工业摇篮、水电建设奇迹联系在一起;与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联系在一起。使可可托海成为名符其实的“英雄矿”、“功勋矿”!各族人民集体分工中的紧密联系和协作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也铸就了博爱包容、感恩互助团结精神。让可可托海这样的民族工矿企业,在西方敌对势力想要压垮我们的时候,挺起了国防工业、经济建设的脊梁,挺起了新中国的脊梁,托起了辉煌的两弹一星,从那个时候起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三、文化的交流为民族融合发展注入了灵魂

为了改善、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自建立之日起,矿务局党委就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额尔齐斯河河南、河北建有两个大型俱乐部,灯光球场、游泳池、溜冰场等一应俱全。办起了矿区有线广播,创建了《矿山工人报》,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成立了专业文艺宣传队、京剧组和豫剧团,可以表演歌舞剧、话剧、豫剧、折子戏、样板戏、古装戏、现代戏等。当年矿区党委书记安桂槐对宣传队提出要求:“你们这支队伍应该成为一支劳动队、工作队、宣传队,要深入基层,认真深刻地了解矿山职工的真实情况,用艺术的形式再现英雄、模范、标兵事迹,宣传铁人、大庆、雷锋精神;歌颂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和。”宣传队的各种文艺活动,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生产情绪,活跃了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可可托海的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融汇了全国各地的智慧和文化。全国一流院校派来支援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带来了先进理念、科学知识、生活方式,解放军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先进管理经验和红色基因,兵团职工带来了屯垦戍边精神,俄罗斯的开放营造了人才培养的氛围,而少数民族的优势是勤劳、勇敢、善良、朴实。各民族不同的特点,成就了文化风俗上的多样性。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交织,从而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民俗民风,特别是各民族在习俗、饮食、礼仪、歌舞等文化上越来越接近。在传统文化上,各民族都能跳起欢快的黑走马、华尔兹、刀郎木卡姆,唱起《胡汉吉勒》,少数民族同志能用冬布拉弹唱京剧、豫剧、演奏中国民乐,有的少数民族职工不会说汉语,却能唱上几段字正腔圆的京剧、豫剧,汉族干部职工能用简单的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这种多样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深度的交流交融,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一种新的独具可可托海特色的比较高端的文化,创建了可可托海人共有的精神家園,从而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四、生活的相亲为民族融合发展织就了纽带

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可可托海各族群众形成了“大通院”式即交叉嵌入式的居住格局。“大通院”是指五十年代起,由于生产需要,矿务局在矿区建造的没有隔墙,每排平方都两面住人,家家户户排对排、门对门,隔壁相邻、对门相依的职工住宅。在大通院里,一个院子里住着十几户人家,各民族交叉居住在其中,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谁家有困难大家都来帮助。“大通院”这种独特的交叉嵌入式的居住模式,深刻地影响和带动了当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使当地各族群众之间长期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也有利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各民族之间通婚在可可托海非常普遍,比如:哈萨克族的老矿工艾达尔罕娶了维吾尔族的媳妇,维吾尔族副局长耶里捷夫娶了俄罗斯族的姑娘。一矿值班长穆旦桂娶了一个汉族妻子,矿务局副局长爱看的女儿小古龙嫁了汉族丈夫,老专家压气机哈德尔的女儿嫁了汉族小伙。原可可托海四矿维吾尔族工程师沙吾提江老人回忆时说:“我自来到可可托海当上工人的那一天起,无论是从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能从心底里感受到祖国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党的关爱。我的爱人是哈萨克族,我们从不强调自己是哪个民族,彼此都很尊重,每个人都自觉地维护家庭的和睦”。

因此,可可托海發展的几十年当中,可可托海的各族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国家建设,在自身发展当中,几十年如一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着一个社会主义的民族工业企业应该有的一些优秀的宝贵精神,在生产生活的深度交流交往融合中创造了没有民族之分的民族团结奇迹,凝聚了可可托海各族人民的强大的力量,铸就了卓越的历史功勋和辉煌。他们始终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是重要的人生信条。长期在偏远地区工作,长期吃苦而不以为苦,用忠诚燃尽了生命之火,用信仰造就了生命传奇。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为载体,搭建了民族团结的平台;用为国分忧、为国争光的信念、信仰凝聚起各民族团结的力量;用改善民生的手段奠定了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用“双语”互学、文化交融的办法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用嵌入式的居住模式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习惯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可托海民族团结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业化基础上铸就了没有民族之分的民族团结的奇迹。可可托海精神的独特之处,正是源自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精神特色,其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重要价值。可可托海的民族团结进步经验对今天的治疆稳疆仍然有巨大的借鉴意义。习总书记还说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不了人心一切都是空谈。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是拉近各族人民心与心的距离。各民族只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就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常开常盛!

参考文献:

[1]邹其国.民族团结奔小康 共建美好新海南[N].中国民族报,2019-07-02(001)

[2]热叶古丽·吐尔逊.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N].克孜勒苏日报(汉),2019-09-14(002)

[3]周健.南宁以“十个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N].中国民族报,2016-07-08(007)

作者简介:

王丹(1985--)女,汉族,河南项城人,本科学士,新疆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可可托海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俄罗斯 民族团结日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