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华创:开发支出“深藏功与名”
2020-09-21吴新竹
吴新竹
北方华创(002371.SZ)自上市以来的主要产品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高精密电子元器件,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7%;扣非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883万元和5.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倍和2.15倍。
然而靓丽的业绩背后,北方华创17.14亿元的开发支出堆砌在账面,迟迟不转入无形资产,避免了上亿元规模的摊销,进而“保全”了净利润。凭借政府补助的优势,公司的管理层得以制定宽松的股权激励考核标准,而公司现金流的反转得益于关联方大手笔预付款,这样豪爽的“资助”能否长期存在有待观察。
开发支出“畜水池”暴涨
2016年7月,北方华创收购了同受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电控”)控制的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方微电子”)100%股权,对价为9.24亿元。通过此次重组,北方华创拓展了先进封装、半导体照明、光信息器件及化合物半導体等领域。
集成电路设备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工艺和制造技术难度高,技术研发周期较长,研发投入资金量大,在被上市公司收购之前,2015年1-11 月,北方微电子的研发费用为2.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81.27%,而标的公司的开发支出金额为零,意味着所有研发投入或被费用化处理,或即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重组实施之后,2016年,北方华创的研发投入为7.58亿元,其中的1.73亿元资本化,占比为22.82%;大部分研发投入被费用化处理,研发费用为5.8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6.05%。
然而,这种态势在2017年起出现反转,北方华创当年的研发投入为7.36亿元,资本化3.80亿元,占51.55%,研发费用仅为3.5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6.05%。
2018年和2019年,北方华创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73亿元和11.37亿元,分别资本化5.22亿元和7.06亿元,占59.78%和62.09%;研发费用分别为3.51亿元和5.2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0.57%和12.93%。从2017年开始,北方华创的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大幅攀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开发支出5.35亿元、7.06亿元和2.38亿元,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金额仅为3.74亿元、1.64亿元和0元,呈降低趋势。
北方华创的上述操作导致大量金额“堆砌”在开发支出科目里,迟迟没有被确认为无形资产,2020年上半年末,北方华创的开发支出高达17.14亿元,无形资产仅为13.62亿元,除去土地使用权4.55亿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软件、商标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为9.07亿元,意味着如果目前的开发支出全部转入无形资产,可能将再造两个“软实力”相当的北方华创。
2020年上半年,公司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为7681万元,软件的年摊销率为10%-20%,其余年摊销率均为10%,那么17.14亿元的开发支出若全部转入无形资产,每年将至少产生1.71亿元的摊销,对净利润形成巨大吞噬效应。
事实上,北方华创一直处于微利状态,2016-2019年的扣非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61亿元、-2.08亿元、7632万元和7016万元,将研发投入大比例资本化处理,囤积在开发支出里,可避免直接费用化带来的利润侵蚀,并且很少转入无形资产,可避免无形资产摊销,这样的处理似乎带有“挤”利润的意味。
对此,北方华创相关负责人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公司的研发投入资本化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规定,并已经保荐机构及会计师认可;2020年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也是严格按照上述会计准则来执行的。
即便如此,北方华创“堰塞湖”式的开发支出在整个电子行业绝无仅有,2020年上半年末,同行业上市公司晶盛机电(300316.SZ)的开发支出为零,研发投入均被费用化处理,或经开发支出科目即时转入无形资产。
现金流反转之谜
近年来,北方华创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由2017年的22.2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0.5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2.83亿元和3.70亿元。
数亿元净利润的另一面是现金流的捉襟见肘,2017-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62万元、-2045万元和-9.41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够覆盖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二者之差依次为4.48亿元、5.50亿元和5452万元,而公司需要支付给职工、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高达6.95亿元、9.28亿元和11.97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开支,好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之差依次为2.78亿元、3.16亿元和1.42亿元,缓解了经营性现金流入的不足,这其中绝大多数为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成为公司保持流动性的重要来源。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2016年起,北方华创屡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满后归还。
2019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9.81亿元,拟用于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已使用4.80亿元,账户余额15.09亿元,公司抓住机会,拟使用不超过5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而2020年上半年,北方华创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出现了奇妙的逆转,由历史半年报均为净流出首次转为净流入,从上年同期的-4.77亿元扭转为5.50亿元,公司似乎暂时并不缺钱。
这次现金流入暴增的科目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25亿元,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多出了11.86亿元,在资产负债表里体现为合同负债的激增,2020年上半年末该科目的金额为27.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0.67亿元,可以理解为公司忽然预收了大笔销售款。
根据4月份披露的202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情况,预计公司将向北京电控及其下属企业销售商品的金额为15亿元,而半年报关联交易显示,公司对北京电控及其下属企业的合同负债高达20.42亿元,不仅高于关联交易预测,较历史关联交易数据更呈现出暴增。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对北京电控及其下属企业的销售金额分别为4.04亿元、5.67亿元和4.20亿元。
向关联方销售产品的历史数据显示,北方华创的主要销售对象为京东方和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燕东微电子”),而京东方A(000725.SZ)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向北京电控及其附属企业采购商品的金额为7450万元,获批的交易额度为7.98亿元。
那么,能使北方华创合同负债暴增的神秘关联方会是燕东微电子吗?企查查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燕东微电子实缴注册资本为25.59亿元。
对此,北方华创上述负责人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公司合同负债由签订合同收取的预付款形成,其中来自北京电控及其下属企业的合同负债主要与半导体业务有关。
股权激励考核宽松
北方华创与2019年非公开发行同一时期推出的还有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总数合计不超过900万股,分三次授予,每次授予间隔期为一年;业绩考核期间为2020年至2022年,标准为营业总收入基于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不低于12%;研发支出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8%,且上述指标都不低于对标企业的75分位,每年专利申请不低于200件。考虑到下游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光伏产业开启上行周期,以及非公开发行将带来的预期收益,较2018年25%的营收增长率似乎不具有挑战性。
EOE的计算公式为扣除所得税、利息支出、折旧和摊销(含激励成本摊销)之前的净利润(EBITDA)除以平均净资产,平均净资产为期初与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该指标显然把非经常性损益也计算在内了,即使在2017年,北方华创扣非归属净利润亏损2.08亿元的情况下,其EOE也达到了12.36%;而13家对标企业并没有像北方华创一样受到政府补助,以2019年为例,北方华创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67亿元,远远高于晶盛机电的48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