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

2020-09-21施文俊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持力粉砂承压水

施文俊,王 飞

(常州市中元建设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300)

1 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发展,采用的桩基础工程也越来越多,而桩基础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短期影响包括施工时噪声及振动的污染和危害、地基的挤压危害,另外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也会影响地下水系统。长期影响则更为严重。目前,对于废弃工程桩的利用和清除尚未取得较为有效的办法,而废弃桩对于今后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城市地下快速交通线和地下建筑的大规模建设都有长远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常州市某高层建筑为例,讨论并分析了在高层建筑建设中采用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行性,得出结论: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从经济、环保、可操作性等角度考虑,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为更优选择。

2 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和特征

该建设场地内含2幢21层住宅(地下1层),该2幢高层建筑尺寸(长×宽)分别为36.0m×19.2m、36.6m×18.3m,高度为60.9m,剪力墙结构,±0.00为黄海高程4.45m,基础埋深为-1.55m,基底平均压力值分别为313kPa和315kPa,原地面标高平均为黄海高程4.22m。

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地区地质分布主要是第四系覆盖层,为全新统现代沉积以及更新统沉积物。该场地除表层①素填土土层地质年代为Q4外,其余②黏土~⑨粉砂层均为第四系长江冲积土层,地质年代为Q3。

场地内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地表松散填土层内,含水层为①素填土,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为黄海高程)为3.67~4.07m,平均为3.83m;承压水埋藏于④粉土、⑤粉砂至⑨粉砂层中,在勘察期间测得承压水稳定水位(为黄海高程)为-1.95~-2.03m,平均为-2.0m。

2.3 基坑坑底稳定性

影响坑底稳定性的地下水为浅层承压水,勘察期间实测承压水水头(为黄海标高)为-2.00m,结合地区年最高水头特征,经计算,在基坑开挖时不会产生突涌。

2.4 地基承载力

据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基底压力、上部荷载情况,结合勘察成果,拟建物若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选用③粉质黏土层上为基础持力层,则④粉土为其下卧层,采用旁压试验及其他勘察手段综合确定其地基承载力。旁压试验成果统计如表1所示;土的厚度、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如表2所示;勘探孔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表1 旁压试验成果统计表

2.5 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

(1)强度验算。第一,持力层强度验算。以2号楼为例,进行持力层强度验算,基础埋深为现地面下5.77m,基础持力层为③层粉质黏土,该层承载力特征值为280kPa,其持力层强度可按两种方法验算。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附录B中B.0.1计算承载力极限值,其承载力fu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计算,可得fu=664kPa;fak=fu/K。取安全系数K=2.5,则fak=266kPa。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深度修正公式如下:

可算得修正后地基承载力fa=349kPa。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2 各层土的岩土工程指标

图1 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可算得fa=334kPa。2号楼基底压力设计值为313kPa,由此可知,以上两种计算方式计算的持力层强度均能满足要求。

第二,下卧层强度验算。以2号楼为例,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根据场地地层情况,该场地持力层在③层粉质黏土(fak=280kPa),下卧层为④粉土层(fak=260kPa)、⑤粉砂层(fak=250kPa),构成软弱下卧层,应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现对④粉土层、⑤粉砂层强度进行验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及5.2.7-1条,其计算公式如下:

经计算:④粉土层pz=233.6kPa,pcz=95.5kPa,faz=367.8kPa; ⑤ 粉 砂 层pz=233.6kPa,pcz=109.4kPa,faz=445.2kPa;满足上式要求。

(2)地基均匀性评价。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拟建住宅地基持力层同属一个地貌单元及工程地质单元,分布稳定,工程特性均一;持力层底面坡度≤10%,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的厚度差值<0.05b(b为基础宽度);各钻孔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当量模量Esmax/Esmin(Esmax=15.19,Esmin=14.44)近似为 1.00,计算值小于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表8.2.4,K值为1.77。因此,结论为均匀地基。

(3)沉降计算。以2号楼为例来计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基底面积按建筑边线每边各扩出1.0m计算,相应于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附加压力取P0=170kPa,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对建筑物的角点进行沉降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知,拟建住宅整体倾斜值<0.0025,平均沉降量及倾斜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3 拟建住宅天然地基沉降估算表

3 结论

高层建筑由于其上部竖向与水平荷载大,基础埋置较深,各工程地质条件又不相同,采用的基础方案各异。文章通过分析与探讨,明确了天然地基土的评价方法,评价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能性,从其强度、均匀性、沉降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在持力层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从地基土均匀性及沉降方面计算其稳定性,在满足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环保、经济、可操作性强的天然地基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持力粉砂承压水
基于Surfer克里金插值法的批量化桩长预估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深层承压水污染途径及防治研究
蜂窝夹层结构脱粘缺陷电磁锤敲击检测模型及持力时间分析
典型粉砂地层盾构选型及施工参数研究
承压水箱压力平衡装置研究
CONTENTS
珲春组含煤、粉砂地层供水井施工技术
原状取土压灌桩在地铁车站的应用技术研究
持力层核心指标与基桩质量的关系
——基于钻芯检测法定量评估基桩质量的研究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