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联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09-21王莉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下肢膝关节依从性

王莉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上海 201800)

近年来,因意外导致下肢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骨折 后患者由于缺乏锻炼,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引起膝关节运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需制定术后康复训练计划,保证患者尽早恢复[1-2]。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是骨折患者复健期使用的康复器械,能够促进关节活动及血液循环,提高关节的灵活度,但因锻炼期患者疼痛难忍,部分患者难以坚持,致使恢复效果不佳。全程护理能够给予患者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合理安排锻炼计划,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全程护理联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0~68岁,平均(43.74±6.53)岁;骨折类型,髌骨骨折12例,胫骨干骨折14例,股骨踝上骨折22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2~65岁,平均(59.34±6.41)岁;骨折类型,髌骨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16例,股骨踝上骨折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经X 线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的患者;(2)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3)有不同程度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4)意识清晰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肝等重要脏器病变的患者;(2)伴有严重精神系统异常的患者;(3)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浙江省金华市字典医疗器械厂,JYD-C 型)干预:于术后3~5 d 开始干预,给予患者口服止痛药,放置活动仪与患者身体保持30°外展位,活动角度与手术部位有关,从最小角度开始,每天增加10°,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调整,1~2 h/d,定期检查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持续干预2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术后疼痛,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细心照顾,保持患者身体干净整洁,使其心情舒畅,并耐心与其沟通,增强其自信心,助其战胜疼痛,耐心治疗。(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以达到活血化瘀、骨折部位尽早愈合的目的;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尿路感染,同时也要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造成的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3)康复锻炼:合理安排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观察患者在锻炼时的疼痛反应、有无出血、神经损伤等,避免原有疾病引发并发症,对康复造成不利影响,持续干预2个月。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干预2个月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量表[4]从疼痛、功能、肌力、活动度、稳定度、屈膝畸形等方面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比较两组训练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克伦巴赫α 系数=0.711,分半信度为0.696)评估,70分及以下为不依从,70~90分为依从,90分以上为完全依从,训练依从性=(依从例数+完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前,两组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HSS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S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HSS 评分比较(分,±s)

注:HSS 为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2 个月后 t P对照组 48 30.74±4.28 67.15±5.47 36.320 <0.001观察组 48 31.87±3.96 86.25±5.89 53.083 <0.001 t 1.343 16.462 P 0.182 <0.001

2.2 训练依从性

对照组训练依从性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训练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下肢骨折患者易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会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关节粘连、周围肌肉及软组织挛缩,且易引发周围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5]。因此,术后给予下肢骨折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利于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膝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是一种被动的康复医疗器械,通过模拟人体行为运动,协助患者进行下肢关节恢复训练,消除关节粘连,促进伤口愈合,修复关节软组织损伤,改善关节灵活度,帮助患者术后迅速恢复肢体功能[6-7]。但由于部分患者不能坚持训练,导致错失最佳康复时间,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致使治疗时间延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全程护理从各方面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为其制造良好的锻炼条件,排解其因活动受限而产生的烦闷情绪,同时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康复进程,合理规划锻炼时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的目的[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训练依从性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程护理联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干预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临床仍需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联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干预下肢骨折患者,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训练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胡炎权,张国超.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9):1001-1003.

[2] 孙康,李林.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1):4011-4013.

[3] 陈小华,隆晓涛,熊浩岚,等.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疼痛管理效果的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18,34(9):838-842.

[4] 李贞晶,孟宪忠,瞿昱,等.早期应用淋巴引流结合持续被动活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5):247-249.

[5] 李嘉浩,张斌飞,王鹏飞,等.下肢骨折患者健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12):1060-1065.

[6] 职红,胡靖,蔡枭,等.两种不同镇痛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及疼痛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747-1751.

[7] 胡庆奎,李佳,蔡贤华,等.智能化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康复仪的研制及其在兔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8-12.

[8] 周香萍.全程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2):1946-1947.

猜你喜欢

下肢膝关节依从性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