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0-09-21王秀精李素琼通信作者
王秀精,李素琼(通信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症,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腐蚀、继发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临床公认的治疗ACS 患者最重要、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等特点,可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但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且存在一定创伤性,所以围手术期护理对ACS 患者术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1]。循证护理是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方式,通过循证发现和明确问题,并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本研究探析循证护理在ACS 患者PCI 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心外科接受PCI的94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53~71岁,平均(59.1±3.2)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1例。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50~73岁,平均(60.2±3.4)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经症状、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为ACS,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Ⅱ~Ⅲ级;(2)满足PCI 适应证;(3)意识清楚,能配合护理。排除标准:(1)心源性休克的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4)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于PCI 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床头手术宣教、呼吸锻炼、胃肠道准备,术中体征监测、环境护理、保暖护理,术后体征监护、体位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康复指导等。
观察组于PCI围手术期行循证护理,以PCI及护理循证医学为指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循证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组建循证小组,均接受循证护理统一培训,学习文献搜索、文献归纳总结及结论可靠性分析。(2)明确循证问题:循证问题的明确是开展循证护理的基础,根据既往临床经验和文献,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和护理需求,由小组一同讨论术前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术中舒适度干预、术后疼痛干预及并发症预防等问题,并将其作为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护理的循证内容。(3)制定循证方案:小组成员通过知网、PubMed文献数据库等路径检索ACS、PCI、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等,包括核心期刊中文和外文文献,阅读归纳出循证问题相关护理措施,对护理人员统一培训,提升护理技能。(4)术前宣教:术前,基于患者年龄、认知水平等,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行一对一手术宣教,采用通俗易懂、精练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ACS病因、症状、介入疗法等,提高患者认知;同时,系统介绍PCI方案、流程、穿刺点选择、配合点等,让患者正确认识PCI,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疑问,缓解顾虑;另外,向患者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宣教,说明重要性,介绍锻炼重点,便于患者掌握。(5)心理干预:术前1 d,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疏导,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患者,明确告知PCI为微创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且在局部麻醉下操作,无需过度担心,减轻患者焦虑心理;同时,向患者介绍PCI成功病例,必要时邀请手术成功患者到病房现身说法,给予患者信心;对于术前紧张、不安的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采取注意力转移等方式稳定患者情绪。(6)术中舒适度干预:手术室护士提前调节好手术室温度(24~26 ℃)与湿度(55%~60%),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给予鼓励和安慰,缓解紧张;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心理需求等,及时安抚;同时,做好保暖工作,对不必要暴露的部位给予遮盖,充分尊重患者隐私。(7)术后疼痛干预:术后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并嘱其安心休息;将患者送回病房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动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疼痛耐受、不影响睡眠的患者,可不给予干预,耐心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并告知为正常现象;对于疼痛难耐、影响睡眠的患者,指导其学会注意力转移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对于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密切监测用药后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反应。(8)并发症预防:术后,严格采用4B无菌橡皮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口,指导患者对穿刺侧制动6 h以上,避免穿刺点出血,并将术侧适当抬高,进行主动运动,以改善末梢循环;责任护士密切关注术侧肢体穿刺动脉走向周围是否有肿胀、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则做好记号并标注血肿范围,小血肿无需特殊处理,血肿较大时立即告知医师,重新加压包扎,必要时将血压计袖带包裹在皮下出血处,交替加压(3 min)和放松(2 min),持续30 min,直至血肿消散;同时,责任护士密切观察穿刺动脉远端搏动情况,若护士触及不到远端动脉搏动,或远端掌指出现青紫、肿胀、麻木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调整加压用弹力绷带松紧度;术后2 h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松开弹力绷带;另外,当患者穿刺侧皮肤产生麻木、刺痛感时,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尽早进行热敷干预;术后24 h内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需备好各种急救物品,由专人密切监测患者心电、血压、呼吸、心律等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 h 疼痛程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VAS 评估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强烈[3]。(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穿刺位血肿或出血、穿刺动脉腔狭窄或闭塞、神经损伤、心律失常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24 h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24 h 疼痛评分(分) 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7 2.18±0.25 25.80±4.33 7.56±2.13对照组 47 3.09±0.30 30.17±3.90 9.34±1.82 t 4.308 9.203 7.304 P 0.031 0.001 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手术的发展及技术水平的提高,PCI 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于其他类型手术,PCI 具有易穿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和侵入性,加上大多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功能降低,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4]。因此,为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必须积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既往常规护理要求临床护理人员遵循“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未能重视到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效果。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衍生的护理观念,采用更准确、有效的知识支持方式解决临床遇到的护理问题;同时,该护理模式能有效弥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存在的不足,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遵循临床医学证据。临床文献检索学习和应用是提高科室护士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可以更好地完成临床护理工作,推动医疗水平和质量的提高[5];另外,循证护理需要科室护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详细地认识和掌握患者病情及临床特征,并实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护理质量和效果[6-7]。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中,首先要明确围手术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再制定循证方案,最后实施护理措施。术前向患者进行知识宣教,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ACS及PCI相关知识,目的在于提高患者认知,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围手术期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干预,主要强调不良心理对疾病的影响,以便增强患者的手术信心及依从性;术中保证患者手术舒适度,以确保手术顺利、有序进行;术后严格疼痛和并发症预防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顾艳清[8]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ACS 患者PCI 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邱静雯,黎志革,陆兆华.急性心肌梗死PCI 治疗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7):32-34.
[2] 颜红兵.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赵会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的循证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49-150.
[4] 罗真华,张宁.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160-163.
[5] 郝云霞,李庆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36-41.
[6] 门莉娜.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9):183-184.
[7] 黄林芬,朱国庆,叶向阳,等.循证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的效果评价[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6):542-545.
[8] 顾艳清.对进行PCI 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8):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