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长笛管体结构的发展研究(上)
2020-09-19
第一章 长笛在巴洛克时期的发展概况
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和音乐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欧洲各国的乐器制造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以及出版商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音乐体裁的丰富性、器乐作品形式的多样化,对乐器使用性能的完善以及更具有个性化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7世纪早期长笛主要运用在宗教音乐或混音配乐中,当时长笛整体的演奏效果与提琴类乐器相比,在声音、音域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乐器整体结构单一,演奏指法繁琐,音色粗涩,音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与巴洛克时期的器乐独奏作品,在演奏技法和风格的要求上相差甚远。但是由于长笛独有的性格特点,一直受演奏家和乐器制造家的关注。直到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经法国和德国乐器制造家对乐器管体改革后,音域有了拓展,音色像人声一样清澈而柔和。使长笛的结构、音域、音乐表现力更贴近巴洛克时期演奏家的演奏要求,从此长笛作为独奏乐器开始频繁登上了舞台。
17世纪中后期法国和德国的演奏家、乐器制造家,为长笛的教学、乐器结构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雅克·霍特泰尔(Jacques Hotteterre,1674年9月29日~1763年7月16日)法国人,长笛演奏家、制造家。他作为专业长笛演奏手经常对业余音乐家传授长笛的演奏方法,让更多的人认识长笛、传播长笛。同时,对早期长笛的构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加以改革,改变管体结构和形状、调整一音键运用的合理性。使长笛在演奏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改革后的长笛一直沿用到18世纪中后期。
约翰·约阿希姆·匡次(Johann Joachim Quantz,1697年1月30日~1773年7月12日)是18世纪德国的长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乐器制造家。他为长笛进行了专门的谱曲创作,编写了演奏法论稿,并针对长笛结构变化影响声音高度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为之后长笛结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1 巴洛克时期的长笛
巴洛克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长笛演奏作品,形式多样。最早的作品大约在1700年出版,是由米歇尔·德拉巴瑞(Michel deLabarre)为长笛创作的。除此之外,泰勒曼(Telemann)、亨德尔(Handel)、巴赫(Bach)以及维瓦尔第(Vivaldi)这些知名的作曲家都为长笛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独奏作品。长笛在意大利也成为了歌剧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
在英国,长笛还经常与小提琴、双簧管、键盘乐器一起出现在公共音乐会的场合中,演出的曲目和形式多样化(奏鸣曲、组曲、协奏曲、独奏、与巴松重奏),成为了最受欢迎和流行的乐器之一,深受演奏家们的喜爱。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的长笛管体结构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长笛早期结构的概况
17世纪早期,长笛与弓弦乐器、拨弦乐器一起在宗教音乐中,担任着配乐混音的角色。由于长笛管体结构的局限性,造成乐器在演奏时,所发出的声音效果无法与当时的弦乐器相媲美。乐器结构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①管体整体形状为圆柱形,管内径较为狭窄,导致声音粗涩,低音区不够通畅。②孔的直径较小,音孔所开凿的位置不够准确,声音在音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③需要变换和交叉指法的相互使用,才能完成演奏。这也使乐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难自如的吹奏,难以达到演奏家所想要的音乐表现力。④虽然长笛的管体出现了分段的结构形式,但是乐器在整体制作方面,没有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结构功能合理化的模式,使长笛整体音域的统一性、音色和音质的均匀性都有所缺陷。
到了17世纪中下叶是乐器制作发展的一个转折期,通过演奏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对乐器结构、音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优秀的工匠结合自身高超的技艺,并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乐器改革,使乐器的制作工艺逐渐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这就出现了演奏家与艺术工匠相结合的家族式乐器制作工厂。最具有代表的是雅克·霍特泰尔家族乐器制造工厂,霍特泰尔家族对早期长笛结构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节 雅克·霍特泰尔对长笛结构的改革
雅克·霍特泰尔(Jacques Hotteterre,图2,出自哈佛音乐传记字典,哈佛大学出版社2003年),他还有个绰号叫“勒·罗曼”(Le Romain)。他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最著名的长笛演奏家之一,杰出的木管乐器制造家。同时他还是法国国王室内乐的演奏家,第一位演奏横笛的人。他不但是一位有名的长笛演奏家,还会演奏巴松、双簧管和小号。1707年他编写并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巴洛克时期木管乐器演奏方法的书籍,这本书主要包括了巴洛克时期的长笛、竖笛、双簧管的演奏法。1712年创作了两本长笛重奏作品《长笛三重奏》,主要乐器有:长笛、小提琴、双簧管。1719年出版了《长笛演奏艺术》,记载了长笛即兴演奏、即兴创作方式以及实践的研究,是一本罕见的长笛文献。除此之外,1737年他还出版了《小号奏鸣曲演奏法》。
图2 雅克·霍特泰尔
雅克·霍特泰尔改革后的长笛结构特征
1.长笛的管体结构分为3段,分别为:吹奏部、主体管、尾部管。主体管上有6个指孔,分段设计的构思启发来源于双簧管乐器的管体结构。
2.管体形状:为圆柱形的吹奏部加反圆锥形的管体,锥形管体的内径相对早期的长笛有所扩大,到了管体下端内径逐渐缩小,这样的结构改革可以使声音更加的稳定和集中,同时也有利于高八度音的演奏。
3.按照声学的发音原理,改变音孔开凿的位置,孔的直径稍作扩大,可以提高乐器所发声音的明亮度。这一时期也有仿制霍特泰尔家族的长笛,通过以下表格的数值分析,可以清楚地辨别霍特泰尔家族长笛管体制作的标准。
下图表格为:三款长笛的管体各部分测量数值图
4.吹奏部制作时把长度缩短,可以提高乐器整体的声音高度,同时还可以安装更适合的连接部。
5.实现第一个八度与第二个八度运用相同指法的演奏,改变以往使用繁琐交叉指法所带来的演奏困难。
6.在尾部管处增加一音键,为低音♭E键。♭E键的产生,实现了半音和装饰音的演奏。
7.长笛材料用黄杨木和象牙制作而成。吹奏部的顶端与连接部用象牙制作,其他管体部分用黄杨木制作。
8.乐器的管体上都刻有霍特泰尔的名字,其中LR的字母组合图案为霍特泰尔家族长笛。
图3 从左往右分别为:①霍特泰尔改革的长笛;②霍特泰尔黄杨木制作长笛;③长笛管身刻有商标(霍特泰尔的名字,同时也包含字母LR的组合图案)④象牙连接部。
霍特泰尔改革后的长笛在欧洲非常盛行,倍受演奏家、作曲家的喜爱,其音色赋有巴洛克时期纯净、甜美的声音特点。常在音乐会中担任重要的演出角色,同时,为之后长笛进入交响乐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三节 约翰·约阿希姆·匡兹对长笛结构的改革
约翰·约阿希姆·匡兹(Johann Joachim Quantz,图4),18世纪欧洲最早的专业长笛演奏家之一。他最初是一名城镇音乐家,会多种乐器的演奏,1719年开始系统地学习长笛。1739年开始制作长笛,并在弗雷德里克(Frederick)大帝任职期间制作了多达18种乐器。由于弗雷德里克把制作出来的长笛,作为特殊的纪念品送给普鲁士贵族,因此,这些长笛作为家族式的传家宝而保存下来。目前,在德国、日本的乐器博物馆中都有收藏。除此之外,匡兹还创作了大量的长笛独奏作品(约300首协奏曲,还有大量的奏鸣曲,但是大多都未出版)。1752年他编写了《长笛演奏法论稿》,这是一本包含了长笛的音乐作品、演奏方法的书籍。书中分为两部分进行编写:①演奏技巧的基本训练法;②对演奏家练习方法的训练。同时,还针对两键长笛演奏指法的变换、双吐技巧的练习做了详细的说明(双吐技巧的练习是首次以书面的形式提及)。
图4 约翰·约阿希姆·匡兹
一、约翰·约阿希姆·匡兹改革后的长笛结构特征
1.1726年匡兹发明了两键长笛,分别为♭E键和♯D键。
2.研制出带有软木塞的顶端螺盖,以及可滑动调节的连接部。
3.音孔的直径与同时期的长笛相比略偏大些,管壁增厚,声音偏低。
4.制作多个中心管节便于演奏更换,目的用于调节乐器整体音高。
5.长笛的管体选用乌木制作,其特点是音色好、音质清晰。连接处用象牙制作,起到区分管身和装饰的作用。
二、匡兹两键长笛产生的缘由
18世纪由于长笛的管体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管节改变有效管长,微调乐器整体声音的音高值,是这一时期较为多见的一种操作方式。但是乐器声音的协和程度,半音演奏时音高的偏差,还存在着一些弊病。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①在更换不同管节时,由于乐器的有效管长发生了变化,各音之间的音程准确性存在着一些的差异;②由于替换指法和音键缺乏,在更换不同长度管节,运用相同指法演奏时,会造成各音之间声音高度发生偏差,从而无法做到声音整体的统一性。匡兹首先在吹奏部的两端,增加了可移动的塞子,如中间的塞子稍拔出一些,可以改变乐器管体的有效长度,从而调节乐器整体声音的高度。其次,在原有一音键(♭E键)长笛尾部管处,又增加了一个♯D键。虽然两个音键所发出的音高是等音,但是♭E音键比♯D音键在实际演奏的声音效果方面更加的尖锐。其在管体上的音孔大小和位置也不相同,目的是能够弥补更换不同管节后,通过选择运用不同音键,方便调节半音之间与整体声音的融合性,但是匡兹的两键长笛最终没有被广泛推广。
图5 匡兹吹奏部的改革图
图6 匡兹改革的♭E键与♯D键的音孔图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