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的词义演变及其动因探究
2020-09-18朱柳
朱 柳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曾说过:“词不是某个事物的等价品,是对这个事物的理解,语言从不指称事物本身。”汉语中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本文所讨论的“任”便是典型代表。《汉语大词典》“任”字条下列了29个义项,其中很多释义只是“任”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用来解释特定文意时都很贴切。但作为词典释义,过于繁杂,诸多词典并未将“任”各义项之间的联系厘清,只罗列一堆意义,并不具有概括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历时角度,通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任”在文献里的使用情况,旨在梳理出“任”的词义演变脉络,探究其词义演变的动因,进一步深化对“任”各个义项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一、“任”的本义
“任”是一个从古至今使用频率相当高,用法也相当广泛的,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构词语素出现的词。“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有7个(不包括任作为姓氏使用的情况):其中作为动词时的义项有4个:任用;担任;担当,承受;任凭,听凭。作为名词有1个:职务,职位。作为量词有1个:用于担任官职的次数。用作连词有1个:表示让步,不论,无论。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任”的义项远不只这几个。
据许慎《说文解字·人部》:“任,符也。从人,壬声。”徐锴系传:“任,保也,保当读为抱。”段玉裁注:“任,保也。按上文云,保养也。此云:任,保也。二篆不相属者,保之本义。尚书所谓保、抱,任之训,保则保引申之义,如今言保举是也。”《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义,因此段注中“任”本义为“保也”,“保”即为“抱”,是“任”的训释。《汉语大字典》中所举段玉裁注:“如今言保举是也”,“保举”并不是对徐锴系传所注“任”本义的直接训释,而是“任”的引申义。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认为许慎《说文解字》所注“任,保也”中的“保”即为“抱”。从“任”的字形演变来看,甲骨文写作、像一个人把某样工具抱在怀里或担在肩上,从人,从壬。“壬”的甲骨文作像担物之木,表示担物器具之义。“壬”可以看作是承担某种职能的工具,比如农具、纺锤之类,壬也兼表声。“任”金文写作,金文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了一点,和“壬”字更像。战国文字和篆书中,变金文中加的点为一横,隶变后写作,与今天的楷书字体大致差不多,只是笔画上楷书笔画倾向更加明显。“任”可以看做是“壬”的加旁分化字,从“任”的字形上看,可理解为一个人将某样工具抱在怀里或担在肩上,因此,“任”的本义应该是“抱在怀里,担在肩上(抱,挑担)”,如《正字通·人部》:“任,负也,担也”。
“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的时候,这才是造字时候的本义。”[1]93所以,探求字的本义,不仅要分析字形,还需要有文献语言资料来加以佐证,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证据。上文考“任”的本义是“抱在怀里或担在肩上(抱,负担)”,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显示,“任”最早出现的使用本义的文献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例如:
(1)“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诗经·大雅·生民》
郑玄笺:“任,犹抱也。”孔颖达疏:“以任、负异文,负在背,故任为抱。”朱注:“肩任也。”
(2)“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诗经·小雅·黍苗》
《毛诗》曰:“任者,谓器物人所负,持生民云:是任是负,文别为二故,箋以任为抱,此二者以相对,则任在前负在背,此任谓人所提荷随其所在,总之皆为任也。”
(3)“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楚辞·九章·悲回风》
王逸注:“任,负也。”
(4)今夫商群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国语·齐语》
段注曰:“任,抱也。”
从“任”的字形看,它可以表示“抱在怀里”和“担在肩上”,可见,本义为“抱,挑担”。任何一种语言中,一个词都不可能只有本义。相反,一词多义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词是概念存在和表现的形式,词所代表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在其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了许多其他义项,词性也随着词义的运用和演变在慢慢发生变化。
二、“任”的引申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非常普遍的心理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思维方式。隐喻是通过原有的事物来体验和感觉新的事物,两种事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是形状相似,也可以是性质相似。也就是用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东西来解释不熟悉,较为抽象的东西,两者可以不属于同一个认知领域。转喻是建立在同一认知领域的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原有事物和新事物在本质上属于同一认知模型,两种事物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化,因而可以用指称原有现象的词来指称新概念或新现象。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说过词义的引申通常有隐喻和转喻两种:“隐喻是两个形似的事物之间的设想,转喻是两个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它们是人们认知中非常普遍的心理活动,所以,以隐喻和转喻为基础的引申是词义演变中最常见的一种途径”[2]179-180。
(一)“任”的名词性及词义
1.担子,行李
“任”在本义的基础上直接引申出“担子,行李”,由动作概念转变为实体概念,由表示动作转而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即由“挑担”这个动作直接引申表示所挑的实体,是一种转喻引申。郭锡良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提到:“任”由担东西直接引申出两组义项,一是指“所担的东西”,二是引申为“担当”。这里只谈名词性的一组,即“担子,行李”。例如:
(5)“门人治任将归。”——《孟子·藤文公上》
赵歧注:“任,担也。”这里的“担”是“担子”。
(6)“轻任并,重任分,班白不提挈。”——《礼记·王治》
《经典释文》云:“二人并行,各有负担,而年有少长,若轻则并与少者,若重而一人不能独任.则分之,而以其重者与少,轻者与长也。”可见,这里的“任”是指“担子”或者“行李”。
2.责任,任务
“任”的第二个名词义项是“责任,任务”,是在“担子,行李”的基础上直接引申出来的。由肩上所担的实体转而表示较为抽象的肩上所担的责任,任务,由具体到抽象,是性质相似的演变,引申途径为隐喻引申。例如:
(7)“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任”为“任务,工作。”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任”意为“责任”。“当是时谦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孔子以天下之事为己任”的“任”皆意为“责任,任务”。
3.担当的职务、官职、职位
“任”作名词的时候还可指“担当的职务、官职、职位”。这个义项是在“任”的动词义“担任”的基础上,因其搭配成分(宾语)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如《管子.立政》:“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任”后面搭配的就是官职或者职务,这里理解为“主持事务而不能取信于民的任,就不能让他担任大官”。例如:
(9)“随才授任,文物并叙。”——《晋书·刘颂传》
“授任”即“授予官职、职务”
(10)“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逾岁。”——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唐新题二十一咏序》
“在任”即“在职,担任职务”。
上面两例中的“任”皆意为“官职”。
(二)“任”的动词性及词义
1.担当、承受
上文说到,“任”的本义是“抱在怀里,担在肩上”,从人的感觉上来讲,无论把什么东西抱着,都得承受那个东西的重量,感受它对身体带来的改变。因此,“任”在本义的基础上,即由表示将某东西抱在怀里义项的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联想,引申出了“担当、承受”义。“担当、承受”和“抱在怀里,担在肩上”是两个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但两者已经不同域,所以发生了隐喻引申。发生隐喻引申后“任”词义外延扩大,不仅可以表示承受物体的重量,还可以表示承担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承受责任,承受苦难等等,引申为抽象意义。“任”的“担当、承受”义在春秋时期已经产生了。所以这里是“任”在本义的基础上,发生隐喻引申,产生了引申义“担负、承受”。这里“任”的词义承袭原词词性,用作动词。引申后的“任”搭配范围更广,由具体到抽象。如:
(11)“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这里“任”当理解为“承受”。
(12)“众怒难任,背天不详。”——《左传·僖公十五年》
杜预注:“任,当也。”
(13)“万众任天下之怨。”——《汉书·石头传》
颜师古注:“任,犹当也。”“当”即为“担负、承受、担当”。
2.担任
“任”又在“承受、担负、担当”的基础上通过转喻引申出“担任”的意思,比如任职,任教。“担任”的词义外延缩小,主要指“当官,或者担任某种工作、职务”。
(14)“临事不信于民,则不可使任大官。”——《管子·立政》
结合语境,“任”应意为“担任”。
(15)“闻言三叹息,谁其任州府”——《确山道中》
“州府”是旧时地方行政区划的州和府的合称,“任州府”即“担任州府这个官职”。
(16)“上善其言,以为可任将帅。”——《后汉书·明帝纪下》
“任将帅”指“担任将帅之职”。
3.任用、委任、委派职务
“任用、委任、委派职务”是在名词“责任、任务”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里的“任”是责任,理解为天将委派某人以重任,语用中为了追求经济性,由此“任”由名词性的“责任、任务”义引申出了动词性的“任用、委任、委派职务”义。如“任贤勿二”。《玉篇.人部》:“任,委任也。”例如:
(17)“成帝时,任霸为太子舍人”——《后汉书·候霸传》
(18)“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尚书》
以上例子中“任”均为“任用、委任、委派职务”义。如第(18)例可理解为:任用官吏只能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君主身边的大臣及侍从也只能是这样的人。
4.任凭,听凭
被委以重任以后,由于生命级别更高了,很多官员可以肆意妄为,特别是一些远离皇帝或者位高权重的官员,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由此产生了“放纵不加约束”的意思。委以重任是因,放任不加约束是过程,老百姓只能任凭官老爷们的剥削。即由“任用、委任、委派职务”又引申指“任凭,听凭”。“任凭,听凭”和“放纵不加约束”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是分开的,属于“任”的两个不同义项。《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放任不加约束这个义项。笔者认为,“任凭,听凭”含有“放任不加约束”,“放任不加约束”属于“任用”到“任凭”的过渡义。这里主要是由于发生了隐喻引申和心理联想,“任用、委任、委派职务”产生了“任凭,听凭”的意思。
(19)“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商君书·弱民》
此处“任”理解为“放任不加约束,任凭”。
(20)“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世说新语·方正》
结合上写文来理解,不难看出,文句表达了一种无能为力,只能听凭别人处置的情怀。“任人脍截”即“任凭别人宰割”的意思。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任”都含有“放任不加约束、任凭”的意思。
5.担保
由于转喻机制的作用,“任”由“担任”义引申出“担保”的意思。郭锡良《古代汉语》(上册,第195页)提到,(“任”)由担任的意思引申为担保,又由担保引申出信任。笔者完全同意郭锡良先生的看法。
(21)“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赦之”——《周礼·秋官》
“任”在此意为“担保”。
6.信任
“信任”由“担保”直接引申而来。给某个人“担保”,必然是信任他的,也就是说,“担保”本身就隐含着“信任”的意思。在语用过程中,说话者使用了这个隐含义,并促使听话者将他推导出来了,听话者重复使用这个隐含推理,使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又传播到别的听话者那里,普遍的语用推理,使“任”语义化为一个新的义项“信任”。
(22)“王闻而弗任也。”——《战国策·魏策二》
高诱注:“任,信也。”
(23)“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这里“任”当作“信任”讲。
动词“任”有六个含义,是“任”的众多词义中成词能力最强的。从古至今,除了“任”的本义几乎不再使用外,其余引申义仍经久不衰。“任”的动词义繁荣发展的原因,不是因为其本义属动词性,而主要是因为他的较强的成词能力。他可以作为构词语素和其他语素组合成形容词性词语,如“任性、任情”;也可以组合成副词性词语,如“任情、任意”;还可以组成代词性词语,如“任何”,但主要还是以动词性为主。动词“任”的搭配宾语广泛,在现代汉语语用中占很大空间。
(三)“任”的量词性及词义
“任”在名词义“担当的职务、官职、职位”的基础上,又引申出量词的用法,表示“用于担任官职的次数”。上任代表开始就职,从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来看,“任”本身就含有“担任官职”的意思,在语用中,慢慢的又把所任的对象说出来表示强调,而“任”也就逐渐的成为一个表示做官次数的量词。如:
(24)“昭示广南者毋过两任,以防贪渎。”——《宋史·仁宗纪二》
“两任”即担任某官职两次。
(25)“只怕我这点薄薄的家私也就被我一任知县报效在里头了。”——《儿女英雄传》
“一任”可以理解为担任某官职期满为一任。类似的还有元朝杨显之的《潇湘雨》第一折中:“幼习儒术,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
(四)“任”的连词性及词义
“任”不仅仅有实词用法,还有虚词用法,虚词用法产生的时间较晚。“任”的虚词是经过语法化和类推机制产生的。语法化即语言系统中原来的作为实义词的“任”变成了较虚的成分。在实词虚化的过程中,“任”主要起承上起下的连接作用。“任”在动词义“任凭,听凭,放纵不加约束”的基础上,利用语义之间的相关或相似类推出“不论、不管”的意思,又通过语法化作用引申用作连词,表示条件关系,放在分句前或无指代词前相当于“不论,无论。”又进一步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即使”。
1.连词,不论,无论。表示让步关系。例如:
(26)“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27)“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例(26)句意为纵使你身在深山做隐蔽最做隐蔽的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逃脱赋税徭役的剥削压迫;例(27)句意为纵使你是象水一般的清官,清官也难免落入部下的圈套。这两例中的“任”都是表示让步的关系,“即使,纵使”。
2.纵使、即使,表示条件关系。例如:
(28)“以后便痛的任什么不知道了。”——《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29)“大家已经站起身来,不做任谁的奴隶,要做一个人。”——臧克家《自己的写照》
这两个例子中的“任”都理解为无论,表示条件关系。
综上,我们认为“任”的词义是顺着他首先引申出来的两组又继续引申:
三、“任”词义演变的动因及实词虚化机制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汉语词的古今词义亦是如此。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发生转移,变得和本义不一样。这是因为汉字在造字之初,每一个字的意义都具有唯一性,即本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需要记录的语词范围不断扩大,而汉字的创造又有滞后性,所以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同义的现象。张世禄就曾在《古代汉语教程》(第三版)中说过:“词所代表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应用、人的思维的深化及心理上的联想等在不断变化。”[3]89“任”的词义演变的动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应用
社会中的现实现象发生变化,会引起相应的词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往往有新的发明或者发现,给旧词赋予了新义。“任”在最出只表示挑担或者抱着工具这个动作,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外出经商或者求学,需要带上行李,由于没有车或者即使有车,也并不是每一家都买得起,所以需要人挑,“任”由此产生了“行李、担子”的意思。
(二)人的思维深化和心理联想
“引申义总是与本义所指称事物的某个特征相关联,这种关联和引申如何作为派生或繁衍新义的线索,与特定语言社会经济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关联。”[4]155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发展,思维越加深化,他们开始认识到两类事物或者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就会用称呼一类事物的词去称呼另一类或几类事物或现象。比如用担在肩上的“行李”来指称自身肩负的“责任”,有具体到抽象。又逐渐“担保”隐含着“信任”的意思而在语用中慢慢地将其离析出来。又可以根据承担的概念抽象出“担任”来专门表示“担任”的职务,又提炼出了“职务”的义项等等。这些都是因为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和词义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的思维日渐成熟,对事物现象的认识逐渐深化。具体表现为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
(三)语言内部发展
任何一个词无论在语言还是言语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跟别的词彼此联系着,词义之间会相互影响,一个词义发生变化会引起和他关联的词的意义发生变化。词的组合和明确的语境会让词义更加具体化,一旦组合发生了变化,或者语境发生了变化,词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任”可以用来表示“行李”,也可以用来表示“责任”:“门人治任将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而后“任”又可以因为其搭配成分(宾语)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如“闻言三叹息,谁其任州府”,“任”又表示担任,后来又表示“职务”,这些都是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需要记录的语词范围不断扩大,而汉字的创造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语言内部为了保持平衡而不断做出调整,其中一点就是扩大词的搭配范围,促使语义做出调整。
(四)声调的改变
声调的改变巩固了词义引申的结果,标志着词义的引申衍生而正式分化为几个词。郭锡良《古代汉语》(上册)中说道:“任”义为“担当”、“担保”、“担当”的时候读音和本义读音一样,读[ren2]。而在读[ren4]的时候,意为“责任、任务”、“委任、任用”、“听凭、任凭”、“担任”、“职务”;“信任”原来是读[ren2]的,后来改读[ren4]了。《现代汉语词典》中,读[ren2]的通常作为名词表示姓氏或者地名。文中所举提到的“任”无论和什么搭配,皆读为[ren4]。
(五)实词虚化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5]。“任”的语法化主要体现在其由实词性的“任”语法化为虚词(连词)性的“任”。即由“任凭,听凭,放纵不加约束”语法化为虚词表示条件或让步关系。在“任”的语法化过程中,转喻机制和扩展机制起了重要作用。转喻是两个概念实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转喻的相关性之一就是因果相关性。从“任”的词义演变来看,它由“任凭,听凭,放纵不加约束”演变为“无论、纵使”,符合转喻中的因果相关性。试想一下,当无力对某人的做法进行阻止,只能任其为所欲为的时候,不论他做什么都得接受,纵使是关系到自己的利益,也无力扭转局面。正是基于这样的相关性上,词义发生了演变。
四、小结
根据上文对“任”的词义、词性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任”的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演变脉络如下:
“任”是一个词义丰富,词性多样的词。它可以作为实词使用,也兼具虚词功能。作为虚词时主要是作为连词使用,起连接作用,能连接短语、分句和句子,表示让步关系以及条件关系。作为实词的时候,有名词性的“任”,有动词性的“任”,还有量词性的“任”。通过引申作用,“任”的词义在本义的基础上逐渐扩大,从本义到引申义,引申义又在转喻和隐喻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申,衍生出一系列新词义。作为虚词的“任”,主要是在语法化的作用下演变的,是实词虚化的结果。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讲,“任”词义的引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联想和语用推理促进的,“任”的各项词义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词义的演变是一个从古至今并将继续持续下去的一个过程,对汉语词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词义的演变规律,根据社会现象推导出其行将进行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