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Ca、AKP 的影响
2020-09-18李树维
李树维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进展至晚期时可使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大大增加[1]。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骨转移会对患者的骨骼造成溶骨性破坏,进而引发疼痛、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常用手段,但由于放化疗的方案较多,且效果也不尽相同。唑来膦酸属于环型双磷酸类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骨吸收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达到缓解骨痛的目的[3]。本研究探讨了唑来膦酸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76 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 例。其中对照组男27 例,女11 例;年龄30~75 岁,平均年龄(50.01±8.34)岁;其中鳞癌11 例,腺癌20 例,其他7 例;骨转移CT 显示:成骨性11 例,溶骨性20 例,混合性3 例,无改变4 例。实验组男26 例,女12 例;年龄30~75 岁,平均年龄(49.95±8.36)岁;其中鳞癌10 例,腺癌22 例,其他6 例;骨转移CT 显示:成骨性13 例,溶骨性18 例,混合性1 例,无改变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经磁共振成像(MRI)、CT检查显示存在骨质破坏。纳入标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者,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等。排除标准: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保护胃功能、抗过敏等处理。对照组进行放化疗,放疗的范围为同侧纵隔、原发病灶,放射剂量为1.8~2.2 Gy/次,中位放射剂量:60 Gy,5 次/周。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注射液剂量为:25 mg/m2,于第1、8 天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顺铂注射液剂量为:20 mg/m2,于第2~5 天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唑来膦酸,将4 mg 唑来膦酸溶入100 ml 的0.9%氯化钠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间在15 min 以上,1 次/4 周。两组均以4 周为1 个周期,共治疗2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骨痛缓解效果,治疗前后Ca、AKP 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对两组治疗2 个周期后骨痛缓解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不需要止痛类药物治疗,且疼痛分级不增加则为完全缓解(CR);止痛类药物剂量减少 25%时疼痛分级不增加为部分缓解(PR);疼痛分级及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在PR 与进展(PD)之间为稳定(SD);疼痛分级增加1 级以上为PD;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痛缓解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8.95%,高于对照组的5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痛缓解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AK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a、AK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AK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Ca 水平(1.25±0.07)nmol/L、AKP 水平(72.84±34.60)IU/L 均低于对照组的(1.85±0.24)nmol/L、(88.75±34.52)I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AKP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AKP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细胞全身转移的主要标志。相关研究[4]表明,大约30%~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其中骨转移中腺癌的发生率较高,其次就是鳞癌。骨转移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通过与成骨细胞、骨基质细胞等的相互作用,使骨组织遭受破坏,释放出骨组织中的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骨转移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3 种类型。骨转移初期的症状多为间歇性疼痛,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表现为剧烈疼痛,如不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导致高钙血症、骨折,甚至截瘫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方法主要有止痛类药物、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核素治疗等,其中止痛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的优点,但是患者长期服用易导致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放疗可通过射线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体积缩小,也可通过减少肿瘤细胞数量和抑制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但多次的治疗也会使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降低。唑来膦酸属于第三代含氮双膦酸盐,其对骨吸收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唑来膦酸具有高度的骨亲和力,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首先到达被破坏的骨质位置,之后吸附在破骨细胞骨小梁部位,从而使破骨细胞对骨质的破坏被阻断,同时唑来膦酸还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作用,可促进患者体内的破骨细胞尽快凋亡;此外,其可通过刺激患者的T 淋巴细胞而发挥出抗癌的效果[5,6]。AKP 属于成骨细胞的一种外酶,在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在成骨的过程中水解磷酸酯,为羟基磷灰石的沉积提供必要的磷酸,同时可水解焦磷酸盐,解除其对骨盐形成的抑制,有利于成骨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8.95%,高于对照组的5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AK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Ca、AK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唑来膦酸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钙水平,与邱慧兵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曾少容等[8]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钙及血清磷水平,使患者的尿钙和磷排泄量增加,从而使高钙血症患者的血钙水平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缓解骨转移的疼痛以及降低血钙水平,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