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肠癌的临床评价

2020-09-18黄国兆李强李海正陈妙巧黄铭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内镜

黄国兆 李强 李海正 陈妙巧 黄铭玉

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较高并发症的恶性肿瘤,据相关调查数据表示,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率比较高,已经位居恶性肿瘤榜第三位。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死亡率有所降低。早期结直肠癌是一种病灶组织局限,且浸润深度没有超过黏膜、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与患者是否存在淋巴转移没有关系,针对早期结直肠癌一般采用手术切除[1]。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但是针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本文以两种手术操作方法实施对照分析,进行治疗有效性的系统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 例早期结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 例)和观察组(55 例)。对照组男4 例,女5 例;年龄54~80 岁,平均年龄(62.88±5.71)岁。观察组男40 例,女15 例;年龄50~82 岁,平均年龄(62.49±6.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已接受内镜检查,检查结果表示所有患者均属于T1期结肠癌患者;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或者转移性较低的情况,肿瘤能够被完整切除;在手术前行相关检查,结果表示不存在骨、肝、肺、颅脑以及淋巴结等远处转移情况;患者于研究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此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排除标准: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脑血管等其他疾病者;治疗期间配合度较差者;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患者;对研究内容并不认可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患者全身经脉麻醉的状态下,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以内镜为依据进行肿瘤病灶的寻找探查,进行患者病灶组织、部位、大小、形态的明确,应用电凝方式对肠段病灶外缘0.5 cm 位置实施点灼标记。此外沿着内镜活检孔道进行注射针的放置,将肾上腺素混合液(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肾上腺素1 ml+5 ml 靛胭脂+玻璃酸钠5 ml)注射于每个标记点位置处,每处注射1~3 ml左右,保证病灶位置的黏膜处于均匀抬高隆起状态,在内镜的指引下使用针刀进行病灶周围黏膜的切开,将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应用IT 刀分离,剥离整块病灶组织。在剥离操作结束以后进行创面电凝止血。创面相对比较深的患者使用钛夹夹闭,然后将病灶标本送检[2]。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麻醉方式以及标记处理措施都与对照组手术操作方式一致,在标记后沿着内镜活检的通道进行圈套器的放置,在圈套器内完全放置病变肠段,辅助应用圈套器进行病变肠段的切除,然后创面止血[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穿孔、皮下气肿、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完全缓解:患者手术治疗后彻底清除肿瘤,实施穿刺活检后结果表示癌细胞阴性>1 mo;轻微缓解: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结肠癌部位明显缩小,缩小范围>50%,对癌细胞进行活检,阴性持续>1 mo;部分缓解: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结肠癌部位缩小范围<50%,活检结果表示癌细胞阴性持续>1 mo;无效则表示患者治疗前后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轻微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1.87±4.72)ml 少于对照组的(39.36±4.63)ml;手术时间(42.66±7.12)min、术后住院时间(6.99±1.11)d 短于对照组的(60.74±7.05)min、(9.24±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n(%)]

3 讨论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所浸润的范围仅仅局限于黏膜层或者黏膜下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形状改变、腹部疼痛、便血等,因此给予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在临床诊疗工作期间开始广泛应用微创技术。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消化内镜也逐渐从检查手段转变为治疗措施,为临床上确诊的消化道疾病诊疗提供了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案。结直肠癌前病变成恶性肿瘤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以期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4]。近年来,早期结直肠癌借助于内镜技术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但是关于两种手术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的文献报道比较少。本文研究经对照分析,探讨在早期结直肠癌治疗过程中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以期明确早期结肠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本文研究数据表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如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都是在病变区域黏膜下采用注射方式进行黏膜层以及黏膜下层分离的治疗措施,遵循病变黏膜剥离以及切除的治疗原理。但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结合内镜息肉切除以及内镜下黏膜注射发展而来的操作方式,进行淋巴结转移癌前病变组织以及早期癌组织切除,将大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病变范围以及深度,对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病灶组织残留的相关情况,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病灶组织行大面积剥离,能够彻底清除黏膜下的病变组织,对减轻周围组织损伤具有积极意义,且操作比较简便。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在临床实践中主要应用专用器械或者高频电刀逐步剥离病变部位,从而实现病变部位的完整切除,但是在剥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手术视野、仪器设备的影响,残留病灶组织,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借助于IT 刀将病灶组织完整切除,一次性剥脱黏膜,将切除范围加深,从而达到预防残留组织的效果。相关研究数据表示,相较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剥离术的切除病变范围更广泛,但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高,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最佳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癌病灶治疗过程中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可,但是病变组织较大者建议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同时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病变直径进行手术操作方法的合理选择。

猜你喜欢

结肠癌直肠癌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