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3 月龄以内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的意义研究
2020-09-18姬广春蒋飞曲德海吕东坡
姬广春 蒋飞 曲德海 吕东坡
目前婴儿颅内出血是神经外科以及儿科最严重的临床疾病之一。虽然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发病率相对较低,而且近年来报告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死亡率在下降,但仍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1]。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作为特殊的儿童疾病,特别易受围生期产妇因素的影响[2]。多年来,作者对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术后采用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这两种临床手术方法,对临床手术后的患儿状态进行了长期系统观察,并研究比较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采用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这两种临床手术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并对这两种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合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十二病房神经外科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研究临床手术对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的意义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十二病房神经外科收治的80 例3 月龄以内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 d~3 个月;平均病程(1.2±0.1)h;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患儿15 例,哭闹患儿22 例,拒食患儿12 例,呕吐抽搐患儿10 例,精神萎靡患儿5 例,昏迷患儿7 例。试验组患儿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7 d~3 个月;平均病程(2.1±0.3)h;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患儿13 例,哭闹患儿21 例,拒食患儿14 例,呕吐抽搐患儿12 例,精神萎靡患儿7 例,昏迷患儿8 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婴幼儿均经临床常规检查并经临床确诊为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患儿家长知情并且签署手术后指导同意书。排除标准:可能存在颅内位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患儿;家属不愿意参加者。
1.3 方法 试验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儿采取常规卧位,固定头颅,借助影像学的帮助确定患儿脑出血部位,常规开颅方式,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使用CT 对颅脑进行血肿中心定位,定位穿刺点后测量进针深度;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后钻孔至血肿腔中点位置,拔出穿刺针留置硅胶引流管,抽吸血肿量30%~50%;如果术后引流出现问题,则注入尿激酶3 万U,夹闭引流管2 h后打开,根据头颅CT 检查结果确定后续是否需要注入,观察到血肿基本消失后拔除引流管。注意,两组患儿均根据患儿出血量和血气分析结果估计患儿输血量,开始手术时即对患儿输血,并对患儿适当补充血浆。术后给予患儿适当脱水、止血,对患儿提供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共济失调、肺部感染、颅内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婴幼儿颅内出血为小儿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死亡率较高,该病是导致儿童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对于3 月龄以内的婴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原因复杂。婴儿发生颅内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新生儿出生颅内损伤、新生儿出现缺氧、新生儿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新生儿血管动静脉畸形、新生儿颅内动脉瘤、新生儿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或者新生儿脑肿瘤等[3]。以上疾病的患儿如果发生颅内出血,会给患儿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患儿的生命,经积极治疗后也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遗留脑积水、脑性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者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儿一生。因此患儿需要积极的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4]。目前,降低血肿对周围神经组织压迫是手术的主要目的,也是手术成功的标志[5]。目前,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比较多,可以很好的清除血肿,但是其手术范围比较大,要切除大范围的颅骨,切除硬脑膜和蛛网膜,造成医源性创伤增加,增加了手术风险[6]。钻孔引流术的优点:①CT 定位血肿简便准确,减少手术范围,减少对患儿的伤害;②经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提高血凝块溶解和引流;③将引流管置入颅内,引流管后密闭性和稳定性均良好,颅内再出血的风险降低;④手术操作范围比较小,对于颅内组织影响更小,在局部麻醉下就可完成手术,手术风险低,能够在短期内吸除血肿以解除占位效应,预防脑疝形成。
综上所述,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采取钻孔引流术治疗可以缩短临床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者各有优劣,故临床医生应谨慎采取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但是纳入样本例数较少,临床医生应该多纳入样本例数为治疗提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