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职生对在线教学认知情况调查

2020-09-1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网课教学资源

王 妍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80)

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号召,高职院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覆盖利用在线智慧教学系统开展教学活动。此次全覆盖式在线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尚属首次,为了解在此期间高职生对在线教学认知情况,研究人员展开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42份,收回问卷242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3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28%。

一、“停课不停学”背景

(一)疫情防控上:延期开学十分必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迅猛,病毒依靠人类跨域的迁移活动进行人际间传播。在当前形势下,严格控制大批量人员的跨区域流动事关防疫战成败与否,不容姑息。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人员跨区域迁移的重要构成部分,如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因开学返校进行大规模跨省级移动,一方面病毒极强的潜伏传播性对其学生群体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也为对疫情防控带来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防疫大局。基于此,延期开学十分必要。

(二)政策上:教育部出文要求“停课不停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月底,教育部下发《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全国大中专院校延期开学;2月,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四方联动,共同实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教育部指导下,地方随即响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社会快速行动,从政策、制度、措施、教师动员、平台搭建、智慧教学系统完善、教学资源供给等各方面给予“在线教学”准备工作全方位支持。

(三)技术上:“互联网+教育”发展迅猛

近5年,“互联网+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智慧教学系统获得发展机遇。智慧教学系统是指专门针对师生教学所设计的在线学习平台,智慧职教、职教云、云课堂、雨课堂、超星等均属于此范畴,其特点在于通过在线“云课堂”互动,完成教师教与学生学等教育行为。在2020年之前,智慧教学系统在部分教育领域广泛运用,虽尚未达到覆盖全国大中小学全学段教育水平,但已积累一定的技术经验、运营经验和教育教学在线资源,为“停课不停学”的实施奠定物质基础。

二、调查问卷的制订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采用目的抽样法,针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2所高职院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目标大一、大二学生为被试。被试学习专业设计环艺、商管、机械、自动化等覆盖文、理、工、艺领域。

(二)调查目的

了解此次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对智慧教学系统的认知情况,获得一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推动在线教育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三)调查方法

经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研究人员讨论,在索引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3种题型,共计21题,设计答题时间7分钟。调查内容包括被试者的年龄、性别、当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对智慧教学系统的认知情况、对在线教学的态度、对在线学习的反馈4个方面。

(四)调查实施

问卷以线上形式进行发放,发布平台为问卷星,借助QQ、微信等社交渠道传播至被试。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被试年龄分布在18岁以下、18-25岁年龄段,其中18-25岁年龄段被试共231名,占总被试比的99.15%;其中男性107人,占比45.92%;女性127人,占比54.08%。由此表明,当前高职学生主要由95后、00后构成,男女占比女生稍多于男生,但总体性别比率差别不大(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被试当前所在地分布较广泛,其中所在地为天津市的占比最多为24.38%、山西省次之为14.05%、河北省排第三位为11.16%、内蒙古自治区排第四位占比9.92%,所在地前四名占比和为59.51%,表明天津地区高职院校生源以我国北方为主。

(二)对在线学习的先行认识情况

对在线上课信息知晓上, 在学校在线教学正式开始之前,213名被试已从多渠道听闻“听课不停学”信息,占总被试比的91.42%,其信息接收渠道多样,主要为学校通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80.75%的被试表示从学校接收到相关通知,表明学校为在线授课通知信息最主要传播渠道;对在线学习系统或平台熟悉程度上,84.12%的被试在“停课不停学”提出之前,知闻或使用过智慧职教系统及相关平台;在其使用过的平台中、云课堂占比69.39%、职教云占比57.65%、超星占比63.78%,表明近八五成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曾接触过在线教育;对在线学习系统或平台功能认知上,在线授课开始之前,超过七成被试可准确认知在线教育平台、系统的直播功能,六成被试,知晓其录播功能,近半数但对智慧教学系统的提问、小组讨论等功能缺乏了解,表明高职学生在“停课不停学”之前可有效认知智慧教学系统的上课功能,但对其附属次要功能缺乏普遍认知。

(三)对在线学习的态度

对在线教学认可度上,疫情防控期间,近九成被试对在线上课表示认可,其主要原因为可不外出居家学习、在线学习可重复听课、更便利等,此外也有被试表示网课感觉更高端、对此充满好奇心;一成左右被试对在线上课不认可,其主要原因为不希望听网课、受设备限制、家里没有学习氛围3种原因。由此表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认可“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形式,并愿意积极进行尝试,极少数高职学生受学习习惯、家庭条件及氛围影响对在线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对在线学习配合度上,98.28%的被试表示会按网课教学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其80.69%的被试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在线教学活动,17.59%的同学积极性稍逊但表示会按时配合学校安排,4名被试表现出抵触情绪表示不愿配合学校在线上课安排缺有拒绝上网课倾向。由此表明,超过九八成学生对在线学习呈现愿意配合的态度,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对此变现出抵触情绪。

(四)对在线学习的反馈

就在线学习途径反馈而言,全部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网课教学。已开展网课学习的被试中,七成学生表示实际上网课途径为职教云、QQ群、腾讯会议相结合的形式,七成学生对此网课方式持积极态度,认为其互动性较好,但平台功能较为分散、使用繁杂;2成学生保持中立态度。由此表明,教师网课授课形式多为多平台辅助进行,95、00后学生对在线学习接受程度较高,但学生期望一个功能齐全、使用便捷的网课平台;就每日在线学习时间而言,超过九成同学表示现有每日学习时间较长,后半段网课时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分心情况;学生倾向每日网课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且多数学生倾向每日网课学习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就网课中出现的问题而言,9成学生反馈较多的问题集中在上课途中平台卡顿、语音断线、反应延迟等方面。这表明,在大范围网课同时进行的时间段,在线教学系统、平台流量压力巨大,承载力欠佳,并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平台在技术支持上急需优化。此外,有同学表示长时间盯看电子屏幕,容易产生视疲劳、头痛等副作用;就疫情结束后的上课形式而言,不足四成同学认为疫情结束后学校依旧会安排在线学习任务,超过五成同学对此表示中立,一成同学对此持反对意见。但同时,在网课与学校授课的比较上,多数学生认可学校授课形式为主,网课为辅的教学形式。

四、讨论

(一)学生对网课具备认知基础,部分仍存抵触情绪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先行认知上,校方通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为高职生获取“停课不停学”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校方通知最为主要。在此轮网课开始前,绝大部分高职学生曾接触过在线教育信息或使用过在线教育平台,对此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但其了解较为片面,将近一半的学生缺乏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全面认知。由此可知,在网课开始之前,学校、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网课前培训,以加强学生对所选用在线学习平台的了解,为其尽可能扫清在线学习中的路障,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保障学生学习质量。

生长在信息化时代的95、00后大学生对在线学习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熟知在线学习优势所在,并对此报以好奇心愿意主动尝试并配合学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同时,少部分高职生对此存在抵触情绪,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部分高职生对“互联网+教育”的网课在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表明在网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认知培养、网课动员以增强其对在线学习的接受程度十分必要。

(二)在线网课平台较多,互相联动尚待完善

目前,被试高职院校均已开始网络授课,学生普遍反馈授课平台较多、随互动性较好但受平台搭建缺陷影响,网课途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对其在线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由此可知,受疫情冲击,当前各在线教育平台压力较大,网课平台搭建存在较多问题,各方网络基础条件研究与判断不足。多授课平台联动时,容易出现联动耗时过长、网络崩溃的问题,功能完善、承载力强的学习平台有待出现。且过长的在线学习时间对其注意力、身体接受能力均提出不小挑战,如何平衡授课进度与学生身心发展健康,需要教育部门进一步思考。

(三)学生认可“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新式教学前景明朗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较为认可“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这表明“互联网+教育”模式为青年群体接纳,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渠道、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扩充现在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学习吸收率、提升教学质量来说十分必要。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具备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内容系统的优点,但同时具备具备学生主观能动性被削弱,实践行欠佳,开展课堂活动较为耗时的缺点;而线上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点名等课堂活动更便捷的优点可有效弥补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甚至可实现课堂翻转,进一步强化学生作为学习者在学习行为中的主体地位

五、对策

(一)平台:需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平台稳定性

平台是线上教学的基础构架,是一切在线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保障。只有平台运行稳定,功能健全,诸如讲课、签到、问答、在线测试、提问灯等,在线教学活动才可以顺利展开,才能尽可能减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外部阻碍因素。完善、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内容的转化。

(二)学校:精选网课平台,丰富线上教学资源

网课教学资源是线上教学的必要元素,只有平台、没有教学资源,网课同样无法展开。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职院校得以尝试全面开展网课,也让我们意识到线上教学不仅仅是传统学校课堂面授教学的补充手段,在未来线上教学必达到与传统课堂面授教学同等地位,成为二元教学途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如“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学校方尽可能丰富教学资源十分必要。此外,学校在进行线上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思想政治意识的引导,创新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在线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行为,创新备线上“新课”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在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化的教育指导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线上教学相对线下教学尤其特殊,习惯针对传统线下教学备课的高职教师,有必要针对线上教学非面授、灵活、高校、课堂掌控差异等特点,创新备课内容、备课方式,只有教师针对新知识备“线上”新课,才能更引导学生适应和接受网课节奏,才能线上教学活动才能永葆生命力,推动教学活动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网课教学资源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营造良好的网课环境须齐抓共管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