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古与幽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辑评

2020-09-18郎绍君,何怀硕,万新华

中国书画 2020年7期
关键词:傅氏张鹏傅抱石

《希古与幽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张鹏著,中华书局2020年6月出版

傅抱石研究,已有不少优秀成果,但对于贯穿他一生的诸多人物故实画,还缺少全面和深度的关注。

傅抱石对中国古典文化、古典人物有特殊的亲和力和表现激情,能够赋予笔下人物高古的形象、深幽的境界和寓意。做此项研究,需有较好的历史根底和文学修养,以及相应的天赋、兴趣和理解力。张鹏正符合这样的条件。

“希古与幽怀”之名,恰当点出了全书的气质和风格。希古者,好古、爱古也。言画家喜绘古人古事,怀古而惜今;幽怀者,言画家委身心于故实,与古人同悲欢共生死。此种爱好与幽怀,也正是本书作者所喜、所要表达的。

大学本科和硕士都主修文学的张鹏,对魏晋南北朝文史和“魏晋风度”抱有专爱,下过功夫,我招博,喜遇有文学史修养、有悟性、又有较好文字能力的学子。当年,“傅抱石客蜀时期故实画考论”作为他的博士论文选题,在审题与答辩中,都受到好评。

本书从张鹏博士论文生发和扩展而成。先回顾历史,提出问题,对故实画的早期礼教性特征、情节性特征、人物山水结构特征等,均以传统实证方法进行解释。继而对傅抱石人物故实画进行分类、解题和新义考察,如旧题出新、老题新作、自制新题等。再进一步论述傅氏人物故实画生成的主客观条件,如个人天赋与素养、史学根底、时代环境、文献来源、交游影响等。最后论析傅氏人物故实画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渊源,讨论了这些故实画与抗战环境、六朝精神、遗民情怀以及画家历史文化情感的关系。

总起来看,全书对傅氏人物故实画材料作了“竭泽而渔”式的搜查,对有关学术文章和图像资料作了认真的研究,对故实画的历史典故、人物关系、文献出处等作了严谨的考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精神寓意作了审慎的分析,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史、美术史基础和实证方法修养。有材料,有问题,有宏观论述但不空泛,有精微解读但不碎片化,文字精练,修辞讲究,是20世纪绘画史研究的一部佳作。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回想我自少进入艺术学习之门,幸蒙天启,古今中外许多文艺天才与大艺术家,早在我的“心龛”,以不渝的诚挚、不磨的信念虔诚供奉着。近现代中国画的部分,我选了八人。生于19世纪末的大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20世纪有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200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特别请余光中先生为大陆版写序。他说:“看得出,怀硕深心最仰慕的,是傅抱石……于中国微妙的诗境最为入神,对怀硕的感召显然颇深。”

我用心写傅抱石,以《大气磅礴,纵横排奡——论傅抱石》为题。这位天才大画家,我从十几岁开始憧憬、服膺、追踪、鉴赏、研究的心得在这篇文章中倾泻尽净。他是明清两朝以后,能摆脱旧传统窠臼,继石涛之后最重要的画家。我用一万多字论傅抱石,对画家与他的卓越成就总体的评论、阐释与评价。我在《大师的心灵》“序”与“绪说”中讲了许多我的写作目标,不单为画画的人而写,也为艺术界及关怀中国文化的人而写;不专为今人,更不专为把艺术当投资的收藏家而写,而是把我的见解交付历史,为未来而写,为后来的知音而写。

张鹏与我都注意到傅抱石的“历史癖”。傅抱石的画与他的人格精神、学识见解密切相连。他曾说:“我对中国画史上的两个时期最感兴趣,一是东晋与六朝,一是明清之际。”我在《论傅抱石》一文中只提示他创作灵感部分来源是史识、学力与才华的交集。对古人的同情,也借古人寄托怀抱。其实他的人物画,与一般画家如张大千、季康等画松下高士与芭蕉美人,其意境与深度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历史上重要的大画家,百代以下,常会涌现出精专的学者,深入研究,爬梳发微,提出新见,才能不断扩大、加深世人对艺术家的认识。研究傅抱石,应该有许多题目。如傅抱石在精神上、技法上与陈老莲、梅清、石涛的研究,傅抱石最重要的金刚坡时期的研究等,有待张鹏以及其他后来者再接再厉。

张鹏透过傅抱石人物画的历史故事题材,追索傅氏创作灵感的来源,很有见地。引领欣赏者认识大画家的艺术表现,源于心智的追求、历史的理解、心灵的寄托与感情的共鸣。傅抱石在历史中发现“六朝精神”与明清之际的“遗民情怀”,张鹏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兼具,所言确切有据,是学术论文的正格。指出傅抱石对艺人的气节、人格、品德的要求,对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之倡重,都可见傅抱石艺术成就之高大,绝不只是画艺技巧的修养而已,乃是天才、学识、品德,即全部人格的精神齐力迸发的结晶。中国艺术对民族情操的重视,也是中西绘画不同特点之一端。

张鹏这部著作,对一般读者与学艺者了解傅抱石、了解中国画都大有帮助;对于我这个自少仰慕抱石先生、到白头犹未敢谬托知音的老学生,也被唤起进一步认知并感受抱石先生艺术堂奥之深邃的信念,有待好好钻研,以补不足。在我历年搜寻所得有关傅抱石研究的书中,张鹏这一研究,题旨之明确精到、资料之丰实周密、推论之切中肯綮,是我所见过的最深入的一部。后生可畏,实堪嘉赏。匆作此文,愿为之推介。

——何怀硕(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研究》是“小题目”“大文章”,以金刚坡时期为时空,基于20世纪思想史、中国学术史脉络和文人精神谱系,采用文献考证与“知人论世”之法多维考察、分析画家的故实画创作,呈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傅抱石形象,以期抉发出其沉潜于故实画中的学者思致与文人襟怀。第一章“画题考释”,在阐述传统故实画源流与特征的背景下翔实地整理傅氏故实画并细致解题,分析他在承继画史传统上的理性创新;第二章“生成论析”,从内外两方面论析傅氏故实画的生成条件,综合查检其秉性学养与社会交游、时代环境等因素;第三章“内蕴发覆”,以魏晋南北朝、明末清初人物故实为中心解读图像,深入挖掘画家心态、情感与思想,解析了故实画与魏晋风度、遗民精神的关联。正是如此,张鹏兄穿梭于历史的隙缝间,考证爬梳,抽丝剥茧,一经一纬地编织出傅抱石的生命史、精神史,从而还原了一个逐渐清晰的历史记忆。在绵密的铺垫之中,义理之点和考据之线经辞章的连缀牵引,张弛有度,形成一道独特的学术风景。

固然,傅抱石故实画,关注画家的题材选择与思想寄寓,在傅氏研究中是个非常朴素的命题,但在当下汗牛充栋的傅氏研究篇目中则又具有独立先行的特殊意味,易于引发思想上的无限激荡。阅读傅抱石历史故实画,人们可以在鲜亮或阴郁的笔墨间,触碰他那波澜壮阔的心灵,理解他生命深沉之哀愁。

——万新华(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傅氏张鹏傅抱石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n ceramic raw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sktop LIBS analyzer
Competitive effect between roughness and mask pattern on charging phenomena during plasma etching
基于PLC控制的平移式自动门设计
讲好傅氏文化,传承中华孝道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烟雾溟漠——“迷远法”在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应用
傅抱石《古长城下》:凡画山水,得其性情
理发风波
傅抱石画三峡
致力抢救当地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