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社会互动的典型意义
2020-09-18田永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田永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 030031]
一、“新冠肺炎”及相关词语的使用情况
语言是一种绝对的动态系统,语言三要素之一的词汇最明显地体现了语言的这种动态性。人们在社会的共同生活中需要互通信息,在面对突发的流行性疾病时,语言这种互通信息的交际功能便更加突显出来了。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并证实其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0年2月8日下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NCP)。肺炎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但是这一次,致病的冠状病毒是一种人们不熟悉的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在疫情初期我们对该病毒了解不深入,但卫健委及时用能确定疾病性质的术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其命名,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这一病毒。人民网官网分别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新冠肺炎”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之间在人民网及相关平台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表1 新冠肺炎及其全称的使用频率对照表
我们在人民网官网以“新冠肺炎”为关键词搜索到56174条相关信息,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关键词搜索到5420条相关信息。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简称“新冠肺炎”由于语言的经济性的特点,其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也产生了一批新词或者提高了一批新词的使用频率,如“抗疫”“(N95)口罩”“消毒”“海鲜市场”“核酸检测”“聚集性疫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我们也在人民网官网进行了相关的统计,数据统计如下:
表2 相关词语使用频率表
二、名称的争议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2月11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2019),中文译名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其名称中CO代表冠状(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19则表示疾病爆发于2019年。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保持不变。中国的这一决定,一方面在英文名上保持了与国际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
首先,从语言的经济性角度看:换词不经济。因为语言的任意性告诉我们,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本质上是任意的,那么语言符号与事物的对应,只要社会约定俗成即可。我们没有必要在社会已经开始接受新冠肺炎这个名称时,再给它另起一个名字。当然像新冠肺炎这样的词在造词时具有一定的理据性更易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其次,从社会接受使用角度来看:换词不现实。我们国家为了应对新冠肺炎成立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领导小组,每天召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发布会等,如果更改名称,那么相关的机构均须修改名称。这样的改变也会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除了新冠肺炎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疾病,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最后,一种疾病的名称不应带有民族及地域歧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外交纠纷。如大家较为熟悉的甲型H1N1流感,在刚刚被人们发现时一度被称为“猪流感”,这个名称不仅欠准确,还造成了人们对猪的恐惧,对零售、旅游等行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样,将这种疾病以发源地的名字命名,如“墨西哥流感”,也会带有一定的民族歧视,所以我们最后使用了甲型H1N1流感这个名称。
三、“新冠肺炎”及相关新词的使用频率
(一)语言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
我们将前文中的新冠肺炎及相关新词在不同时间的使用频率,以月为单位进行了量化分析,总结出下表:
我们没有做所有前文所列词语的对比,而是选取了最为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抗疫”“口罩”“感染”“消毒”“疫情”“核酸检测”这八个词。没有分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因为这句话没有在我们考察的八个月中都出现,不够典型;“N95口罩”“戴口罩”我们用更有代表性、更普遍的“口罩”来代表;“海鲜市场”“健康码”“聚集性疫情”从统计的数字表现上欠明显,所以我们没有进行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抗疫”“口罩”“感染”“消毒”“疫情”“核酸检测”这八个词虽然具体的出现量在当月各有不同,但从2019年12月到2020年7月在人民网的出现趋势看呈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在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刚刚产生时,这些词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使用频率上,但是到了2020年1月,我们开始认识到这个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染性的时候,这些词的使用频率也随着社会的认知产生了一样的高频变化。2020年1—2月,国家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防疫时,疫情没有进一步扩散,保持了一个高位的较平稳的状态。而“戴口罩”“抗疫”却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内使用频率略微提高。2020年3—5月,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所以有一个明显的大幅下降。2020年5—7月,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是在过程中有小幅动荡,原因是其间分别出现了北京、大连以及新疆等地的小范围疫情传播,这时,我们监测的高频词也有相似的波形震荡。上面的分析充分说明,语言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语言与社会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
(二)语言能动地影响社会生活
语言客观反映社会现实,从这一方面来说语言是被动的。但语言也能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影响社会的心态,影响社会协作方式,从这个方面说语言又是能动的。
第一,语言可以影响社会心态。一方面语言可以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比如我们认为新冠肺炎是可以被治愈的,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使用“抗疫”“阵地”“阻击战”等词语,通过语言的力量增强人们必胜的心理,营造出一种积极抗疫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有时语言在特殊时期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慌。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新冠肺炎不太了解,通过媒体知道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是乏力、低热、胸闷气短、嗓子疼等,提到这些词人们就会紧张、恐慌。
第二,语言可以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抗疫。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我们建立了疫情日报制度并坚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力争做到公开、透明,可以明显感觉到国家的各个职能部门对这次疫情的重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较为及时、公开的信息发布,才使得社会较为稳定,才有机会协调各方力量,帮助武汉在医疗、物资、信息等各个方面取得战疫的阶段性胜利。
四、语言在抗疫时期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反映社会的工具。社会生活中出现新事物,特别是大型、全球性突发事件时,语言能快速给新事物、新情况命名,满足社会认知的需求。这种命名可以是不完美的,或者是欠准确的。
第二,语言的使用也会对社会产生反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我们在媒体宣传过程中要用好语言在调整社会心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功能,努力构建疫情期间的社会正能量。
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词语的使用频率与疫情事件的发展变化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当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生活的常态时,有些词语有可能进入常用词保留下来,有些可能会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比如云办公、七步洗衣手法、身体不适戴口罩等。
第四,在突发事件、急性卫生公共事件中,事物的名称是否准确相较于对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我们只要求使用这一词语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即可,当然也要注意不让这些词语带有歧视色彩、政治目的,不影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