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长沙印博会看我国印刷产业的进步

2020-09-17骆萌

今日印刷 2020年9期
关键词:印务印刷业印刷技术

骆萌

6月8~10日,“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部(长沙)印刷产业博览会”(简称“长沙印博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长沙印博会是我国发生特大疫情后举办的第一个印刷业全国性展会,被业界称为《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收官之作。该展会从印刷产业进步、印刷业新材料和新技术、防疫物资保障、帮扶小微企业、节能环保改造等多个方向进行展示,特别引人注目。

本届印博会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省印刷协会、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以及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新闻出版局、长沙晚报社等单位共同承办。本次活动旨在推动湖南乃至全国印刷业崛起,引导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部印刷展会品牌。围绕“智能、创新、绿色、发展”主题,有全国240多个品牌企业参展,包括模切机、覆膜机、压痕机、装订机、水处理、数码设备等百台先进机械,并设置了印刷企业防疫物质保障、新技术和新工艺、湖南百年印刷业演变、印刷业VOCs综合治理样板等特色展示区。本届展会的展出面积为18000平方米,涵盖标准摊位418个,吸引了2万多名专业人士观摩,长沙印博会出乎意料的火热,不仅是历次长沙印刷产业博览会中规模最大、参与企业最多的一次,也是活动内容最丰富、最具行业影响的一次。对于我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有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全行业复工复产,具有重要意义。长沙印博会自2014年以来,每一届都有其具体使命,力求解决印刷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而今年印刷业的最大挑战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在展厅中突出印刷业防疫物资保障展示区,便是长沙印刷业积极应对疫情挑战的生动写照。敬得包装、新闻彩印、芙银印务、玛雅印务、金鹰印务、晶鑫科技、科辰印刷、湘财印务等一批本地印刷企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宣传品、防疫用品包装生产,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印刷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据估计,现在我国至少有9.8万家印刷企业,年产值1.3万亿元,印刷装备年产值超600亿元,从业者300万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同样对印刷行业产生了强烈冲击,为促进行业全面复工复产,长沙印博会第一时间呼应行业期待,强势开展。现代科技的迅猛进步,在印刷业得到了重用应用,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交互、3D打印、VR、抖音、数码快印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印刷业的面貌。这届印博会积极打造资源整合,跨界合作,转向联合的行业沟通交流平台,集中展示行业最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数字化、绿色化、网络化已成为印刷包装产业时代方向。同时举办了印刷业前沿技术系列讲座,中部(长沙)印刷包装设备展览会、图文广告展览会、数码快印设备展览会,打通行业上下游领域,建设大行业平台,创造更多贸易商机。

印博会作为会展经济的一个亮点,或为印刷企业展示实力形象、争取订单业务的大好机会。雅嘉彩印、鸿发印务、小森、德刚、科尼希鲍尔、利德印务、玛雅印务等企业在这次展会获得了较大收获,更多的小微企业则以联盟的形式抱团参展,这些中小企业联盟补单有印刷企业,还有计算机软件、纸张、油墨、胶黏剂企业,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节能环保技术,给印刷业未来以全新气象。总之,它既展示了现状又揭示了未来,涵盖印刷业上下游产业链,有机整合行业资源,大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广东省印刷协会、广州市出版印刷行业协会、深圳市印刷学会、福建省印刷协会,都分享了长沙印博会的会展收获。长沙市印刷行业协会会长白家森说:“疫情防控加大了办展难度,但越是艰难越要向前,这样能提振行业信心。”这次展会给湖南和全国印刷业提供了经验交流、技术融合的大平台,为科技转化、科技对接经济、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更为加快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大动力。

长沙印博会已经举办了5届,作为CHINA PRINT和PRINT CHINA两大国际性展会的区域性产业补充,它正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紧扣建立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和马栏山文化产业园,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的战略目标,服务小微企业,重点扶植树木崟印刷产业园,辐射中西部地区,推进湖南乃至全国印刷业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形势的重大转折,产业布局的更新,印刷业盈利的下降,同时又受到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如何脱离目前窘境,寻求一条光明大道。未来印刷业如何发展,会有哪些重要变革,理所当然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过的经济发展大变局,以前说“5年一个变”,现在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变”,时刻都在变,好在大家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思想活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寻找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路径。

印刷业目前突出的问题很多,如产能过剩的现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更加凸显,而将来需求不足会使这个问题变得严重,诸如此类的问题给印刷业造成了瓶颈效应,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竞争力加剧带来的价格压力,在许多标准化、同质化的印刷业细分市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线上业务取代线下消费的发展在疫情期间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大压缩了印刷业的需求。订单相对升值,产能相对贬值,竞争继续加剧,企业加快淘汰的趋势一直是印刷业的发展瓶颈,而疫情爆发不过是加强了这些趋势。在此形势下,印刷企业要有新思维和新目标,敢于面对经济困难。疫情之下的弱增长、负增长时代的到来,要求印刷企业有存量思维,以及更加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没有效率,没有成本优势和产能积累,在存量整合时代,不仅没有意义,还会成为未知的负担。

现在印刷业的大变局中,有两个新的特征:“个人定制”和“大数字包装印刷”。实际上,数量少、要求特殊的定制包装印刷更合乎当今用户的需求,如快速印刷几十本、几百本书刊已经是一个明显的发展方向,笔者的一些作品就是这么做的,个人很满意,别人也觉得效率很高,符合市场需求。互联网和个性化需求,促使包装印刷的大批量订单急剧减少,更多的消费者青睐个性化,更愿意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商品。在大数字包装印刷技术中,印刷品也可以因人而异,开展与众不同的人性化服務。由于追去完美的个性化意识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印刷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大数字包装印刷将有利于降低这方面的支出。在“互联网+”时代,新兴融媒体技术会深入发展,除了印刷和包装企业外,将大量出现电商企业开网店、搞直播的现象,更有效地开发市场。在原料、客户开发、公司利润、工艺操作、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分析,进行更准确的改变。线上业务+线下实体,这种变化在未来“只增不减”,成为印刷业未来5年内发展的大热门。

有关部门在制定《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中,提出产业发展要坚持“全印刷”“全球化”“一体化”“可持续”“高质量”的方向。所谓全印刷指的是印刷的全链条、全领域、全业态、全要素,充分表现了印刷行业管理的大局。因此,加强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聚度,实现生态链融合、产业融合,根本改变我国印刷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大力疏浚产业上下游,实现各个细分领域的协同,线上线下等不同业态的互补,生产服务及业务管理的全套服务。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印刷产业作为伴生行业,其规模为全球第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摆脱了对纸媒加工生产的依赖,包装类印刷品生产加工成为推动印刷业高速发展的引擎。我国经济一旦恢复增长,印刷行业一定会进入持续发展的軌道。众多的制造业在为印刷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印刷业整体发展提供了缓存,避免了整个行业的崩溃和衰败。2010~2018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从7707.5亿元增长至1.27万亿元,2019年持续增长,即使在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我国印刷业总产值也有3%~5%的增长。从宏观上看,2010~2018年全球印刷业总产值并不大,在8000多亿美元,其中数字印刷产值增加很快,年增长7.4%,其发展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要注意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开发新的市场,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数字印刷、3D打印、保护生态环境的新产品、公共卫生及生态产品领域、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相关产业,后疫情时代,现代印刷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重点是融合创新。一方面,融合引进其他领域的各种高科技,进行印刷技术提升。另一方面,将印刷技术融合至各个行业,发挥印刷核心技术的优势,不断开发印刷技术应用领域。这些年,高新技术进入我国印刷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如20世纪90年代,Apple、Adobe等公司在印刷领域创造了DTP奇迹,快速推进了印刷制版梦寐以求的“所见即所得”。国际上惠普、柯尼卡美能达、理光等公司大力实现便捷、智能、融合、实用性能,带动传统印刷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今后,面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印刷业技术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更大的严峻挑战,只有依靠科技和政策支持,融合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实现印刷技术的信息化、绿色和智能化水平,为印刷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作出    努力。

印刷是一门综合应用产业,印刷技术更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技术之一。从原来的书刊、报纸为主要生产对象,发展到近代的商业包装装潢印刷领域,进入了“大印刷时代”。印刷技术今后必须更加大力创新,拓展业务范围,才能使包装印刷业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印刷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内涵和形势一直在变化中进步,只有经济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助力,印刷业才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薛金萍 xjp@cprint.cn

猜你喜欢

印务印刷业印刷技术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第十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第十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第十五届毕昇印刷技术奖在京揭晓
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
未来亚太地区包装印刷业发展趋势
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的中国造纸印刷业经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