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大豆产业产销平衡问题的研究

2020-09-17胡艺馨周凯月李钟铭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0期

胡艺馨 周凯月 李钟铭

摘要:大豆是我国最早种植的几种农作物之一,是我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豆产业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而在其他地区产量有限,这使得我国对大豆的需求有很大部分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进口成本过高;同时许多地区的大豆生产经营方式未形成体系,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这些都造成产销之间的缺口。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如何实现大豆产量与销量的平衡,使用回归分析法,调控大豆的产销关系,预测大豆的产销,为政府和研究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大豆产业;产销平衡;回归分析法;定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0-0016-03

一、我国大豆产业概述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大豆可用于加工多种产品,例如豆油、豆制品、动物饲料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植物蛋白制品消费不断扩大,对大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大豆生产和国际贸易越发繁荣。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作为目前的全球第一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的大豆需求量接近90%依靠进口。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超过8800万吨,虽然同比下降7.9%,仍显示出中国大豆巨大缺口。

二、产业整体产销状况

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基本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落后。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大豆总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较为缓慢。国产大豆越发无法满足国内增长的需求,大豆自给率连续下降;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大豆供给不稳定,这使得生产针对市场价格变动的调整敏感性低,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同时国内大豆种植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产生国内大豆需求依赖国际贸易进口的情况。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信息不灵,从农户—收购商—零售商的产销环节中,由于信息不足导致产销风险。这些因素都会给产销平衡的实现带来挑战。

三、产销不平衡的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大豆种子脱销,还是由于非洲猪瘟导致的大豆需求量下降,2007年粮食危机以来大豆价格频繁涨跌,都体现了大豆产销环节具有不稳定性。从大豆价格市场化以来,大豆零售价格较为平稳,而收购价格波动相对频繁。由于大豆在我国农产品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不稳定性有可能对我国整体农产品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大豆销售量缺乏统计调查数据,因此使用大豆进口量和出口量对于销售量进行估计。销售量将简单估计为当年生产量-出口量+进口量的值。自2009年以来,大豆销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2017年达到顶峰。此外,这十年间销量增速总体波动上升,在2018年增速放缓,形成负增长。从表1中数据来看,该下滑是由于进口量的大幅度减少,其原因是2018年3月起由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争端。这意味着进口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生产难以弥补缺口。

四、我国大豆产销影响因素分析

1.大豆运输成本高昂

我国大豆主产地主要在东三省和华北地区。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属于北方大豆区,其大豆生产产量在全国持续保持前列。大豆加工业的布局往往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大豆从生产到加工之间需要经历长途的运输。自从开放港口贸易后,进口大豆也开始从东南沿海的港口运输至各地大豆加工厂。综合上述,大豆运输动态布局主要是从主产地、东南沿海港口运送至各地区的大豆加工业区。

在此过程中,大豆面临着难以避免的运输成本高昂的问题。例如运输环节多,层层削减利润;运输时间集中,大豆刚上市时含水量高,不利于储存和运输,因此运输会滞后1个月左右,与其他农作物同时运输,渠道难免拥挤,使高效运输成了难题;铁路运输能力有限,进一步增加了运输成本。

2.大豆生产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技术相对落后,生产不具有规模性,基本呈现一家一户,收购商统一收购的形式。据统计,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居于世界第四,占据全球大豆产量4.41%。位居我国之前的分别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占据全球大豆产量的34.29%,32.45%和15.25%。其全球三大主产区单产都有提升趋势,其中,美国2019年单产提升5.7%。我国近几年单产情况如表3。

经过对比,中国单产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大国,同时中国单产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单产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大豆生产的制约因素,提高单产是未来大豆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当前种植面积不再扩大的前提下,生產效率直接影响产能。当前本土大豆单产低、技术落后、不具有规模生产优势,且大豆品质有待提高,难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和提高议价能力。

3.国际贸易形势的不利变化

国际形势的变化也给大豆贸易带来了风险。中国大豆需求近年来大量依赖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进口,而中美贸易摩擦缩减了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产生了一个需求缺口。这个缺口在当前很难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进口中弥补。频繁变动的国际贸易形势使当前大豆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很难缓解。

4.大豆产销对接不畅

大豆产业的产业链涉及生产、流通、加工、消费、贸易各个环节。其中,流通渠道很大程度影响了交换是否成功完成。当前,大豆产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中,尚未形成可信赖的信息传导机制,也未建立统一、透明的共享信息互联网平台。同时,大豆的流通成本也普遍高昂,这是对流通渠道的轻视导致的结果。据调查,当前农民买卖大豆产品最主要是通过国家粮站、私人商贩等收购商上门收购,方式主要为一次性销售,其渠道相对来说单一。此外,基于这样的收购模式下,农民的议价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豆收购价格较低。来自市场的利益往往在收购商的流通环节中稀释,因此即使大豆价格提高,农民也很难受惠。

五、对策与建议

1.减少贸易逆差

减少贸易逆差,提高国产大豆生产能力,要将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利用创新栽培技术、规模化与机械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率等手段,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提高国产大豆在大豆需求中的占有率,减少大豆对于国外进口的依赖。

此外,合理进行政策扶持,对大豆产业贸易有很大帮助。首先,对农户进行补贴扶持,鼓励产业发展,降低农业贷款门槛;其次,实行税收减免,避免成本的进一步增加;最后,减少大豆产业的流通渠道阻碍,建立信息平台,提高流通各环节的风险应对能力。

2.建立信息传导机制

纵观大豆产销中的各个环节,其中受阻的部分不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判。信息传导机制和信息公开,可以有效减少突发风险对产销链的影响。信息传导机制首先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公开信息,确保获取真实、透明、及时更新的大数据信息是整个信息传导的基础。其次,准确利用预测模型,有利于各个环节的主体对市场风险进行合理化估计、对未来状况进行初步把握。最后,要建立一个应急措施计划,从政府到运营商,再到农户,采取必要的应急方案对突发风险进行管控。

此外,大豆产销渠道也具有较大改进空间。目前,大豆由收购商向散户进行收购,随后同时向加工厂、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进行销售。而加工厂将大豆原料进行加工后,其产品也向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流通,其间有大量的转运过程。降低流通成本、运输成本,利用好当前发达及交通网络,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灵活运用等措施,将大大增加产销对接的便利。

3.定量预测模型的应用

实现产销平衡,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从而通过定量方法对未来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种,是指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稳定增长或下降的线性变化规律。经过分析,产品销售量与时间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符合模型Y=a+bx。

该定量模型可用于政府的宏观政策预警与对策制定,也可以使农户对市场变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适当调整生产规模,调控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树果.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2]熊巍.中国柑橘产销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3]周洁.安徽佳通轮胎产销平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4]滕飞,王利民,刘佳.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大豆进口潜力分析[J].中國农业信息,2018,30(05):102~109.

[5]刘爱民.中国大豆产业布局与大豆进口政策[J].中国农业信息,2003,(02):9~11.[6]柴举畔.探析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02):127~128.

[7]王遐见.粮食合理流向与产销平衡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2,(12):15~20+23.

作者简介:

1.胡艺馨,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2.周凯月,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3.李钟铭,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