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2020-09-17陶红陈晓青

关键词:湾区毕业生高质量

陶红,陈晓青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到了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也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对接市场需求,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而服务。对于湾区东岸而言,其拥有众多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布局呈现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对技能型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而高质量就业能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定的人才支撑,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目前的重要发展取向,既能促使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又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首先,对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界定。粤港澳大湾区是珠三角九市和港澳地区合作发展的新格局。从地理形态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可分为湾区东岸、湾区西岸以及港澳地区三部分。湾区东岸则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的深圳、东莞及惠州三市所构成。因此,笔者将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界定为毕业于深圳、东莞、惠州三市高职院校的学生。

其次,对高质量就业进行界定。“高质量就业”一词源于20 世纪末国际劳工组织所提出的“体面就业”,是就业的一种结果和状态。高质量就业涉及到毕业生、雇主、社会等多元主体,因此需从多元主体的视角进行内涵界定。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就业是指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强、就业薪酬丰厚、工作岗位稳定、工作权力平等、劳资关系和谐、保障体系完善的一种就业状态。[1][2]从雇主用人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就业是指雇主对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能力以及所拥有的职业素质感到满意的一种就业状态。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就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成效卓著的直观体现,具体表现为毕业生充分就业、专业对口以及自主创业等方面。

综上所述,笔者将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定义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其薪酬水平、工作岗位、学习培训、发展前景、劳资关系、福利保障等各方面均符合个体的期望;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均符合雇主的用人诉求;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匹配程度较高,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总的来说,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蕴含着毕业生个体的就业需求和雇主的用人需要,不仅反映了毕业生和岗位之间的适宜程度,更体现了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对接情况。

二、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理据

(一)理论依据

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就业能力、企业用人需求、经济发展结构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能从人力资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进行解释。[3]

1.拥有人力资本是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前提

20 世纪60 年代,舒尔茨通过人力资本理论首次解释人力资本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关系。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可以进一步解释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人力资本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是指知识、技能等的总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经过教育后,获取一定的知识、技能,不仅能满足雇主的用人诉求,而且还能使之顺利通过人力资本的筛选,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符合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高质量就业。

2.协调利益相关者是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1984 年,爱德华·弗里德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其中,高职院校、学生、用人单位是直接利益相关者,社会则属于间接的利益相关者。[4]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投资,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并以毕业生的身份被输送到各用人单位,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协调,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用人单位的人才诉求,进而实现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现实依据

1.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

湾区东岸拥有众多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优势明显。而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会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两方面。这是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使体力劳动逐渐被脑力劳动所替代,从而出现体力劳动就业岗位减少,最终导致低技能型人才就业量急剧下降。而脑力劳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促使就业结构由原有的低技能型人才逐渐转向高技能型人才。因此,为更好地发展湾区东岸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需提供充足的高技能型人才。尤其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用工荒、而毕业生处于就业难的困境,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更是必然取向。通过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能有效缓解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调,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5]因此,湾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就业为前提,而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又有助于湾区经济的发展。

2.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湾区高职发展的内在诉求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尤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是成为了应有之义。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湾区东岸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湾区东岸的产业发展,更加全面地考量湾区东岸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湾区东岸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湾区东岸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好坏,就业质量的好坏又能反馈出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既是高职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湾区高职发展的衡量指标。

三、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衡量标准

(一)衡量指标

笔者通过对有关高质量就业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地梳理,从而确定湾区东岸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衡量指标。基于主客观的角度,将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衡量指标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主观层面的满意程度;二是客观层面的就业状况。

1.满意程度

(1)毕业生满意度

毕业生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毕业生对就业期望与现状感知的差距。一般来说,毕业生在评价自身就业情况时,会从薪酬水平、工作时间、晋升前景、福利保障、学习机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与自身的就业期望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就业满意度。这属于毕业生主观层面对就业状况的认可程度,因而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大。[6]

(2)雇主满意度

雇主满意度是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毕业生是否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雇主主要从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最终得出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属于雇主对已就业的毕业生主观层面的认可程度。

2.就业状况

客观层面的就业状况即社会评价满意度,是对实际就业情况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就业率、专业对口度、自主创业率等可视化评价指标进行衡量。社会评价与毕业生、雇主评价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评价赋予高质量就业以可视化的评价指标,使得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更加明确具体。

(二)衡量体系

笔者主要参照齐鹏、刘景峰等学者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的衡量体系(表1)。将毕业生满意度等级标准设定为:不低于70%为合格,不低于90%为优秀。并且毕业生满意度在整个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衡量标准中所占的权重为0.37。雇主满意度的评价标准为:不低于50%为合格,不低于80%为优秀。雇主满意度在整个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衡量标准中所占的权重为0.34。社会评价满意度的评价标准为:就业率不低于70%为合格,不低于90%为优秀;专业对口度不低于60%为合格,不低于90%为优秀;自主创业率不低于1%为合格,不低于5%为优秀。社会评价满意度在整个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衡量标准中所占的权重为0.29。[7][8]

表1 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衡量标准

综上所述,在确定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加权评分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加,最终获得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总得分。计算公式为: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总分=∑(各评价指标的百分比*该评价指标所占权重*100)。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总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90 分及以上为优秀、大于或等于80 分且低于90 分为良好、大于或等于70 分且低于80 分为中等、大于或等于60 分且低于70 分为合格、低于60 分为不合格。

四、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考量

目前,湾区东岸共有11 所高职院校,但由于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分别于2014 年、2016 年、2017 年才开始招生,学生就业相关数据较少或暂无毕业生数据。因此,笔者主要考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8 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基于8所高职院校2016-2019 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及2018 届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了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雇主满意度、就业率、专业对口度、自主创业率等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满意度

依据湾区东岸各高职院校2019 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得出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8年毕业生满意度为85.04%,达到了优秀的标准。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8 年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均为74%,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满意度情况最好,达到了98.71%,远远超过全国示范性高职毕业生满意度67%的水平。因此,单从毕业生满意度这一衡量标准来看,湾区东岸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满意度均达到合格的标准,其中个别院校更是达到优秀的标准。这说明湾区东岸高职院校大部分毕业生对他们目前的就业状况感到满意。

(二)雇主满意度

根据湾区东岸各高职院校2016-2019 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得出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8 年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为82.64%,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对8 所高职院校2015-2018 年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进一步探究,发现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大体上都达到了优秀的标准。其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是保持了三年100%的雇主满意度,侧面反映出雇主们对其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高度认同。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的雇主满意度较低且波动程度较大,反映出其人才培养未能紧跟市场发展的需求,需及时进行动态调整(表2)。

(三)社会评价满意度

1.就业率

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湾区东岸8 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共有25538 人,其中已就业24206 人,就业率为94.78%。对这8 所高职院校近四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从2015 年到2018 年,其就业率虽有波动,但整体上保持平稳,且基本达到优秀的标准,说明了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落实情况良好(表3)。

表2 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5-2018 年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单位:%)

表3 2015-2018 年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单位:%)

2.专业对口度

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8 届共有71.68%的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较为相关(图1)。且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度也均已达到合格的标准,但尚未有高职院校符合优秀等级的要求(图2)。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口腔医学、智能控制技术、游戏软件、机械设计与制造、装饰艺术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环境艺术设计、文秘、模具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眼视光技术等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度均高于90%。但也有部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低,如旅游管理、新能源应用技术、印刷技术、光电子技术、酒店管理、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投资与理财等专业对口率不足30%,需及时做出调整。

图1 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8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图2 湾区东岸8 所高职院校2018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3.自主创业率

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8 年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大约为1.40%。对8 所高职院校2017-2018 年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进行分析,发现各高职院校间自主创业率的差距较大,尚未有高职院校达到优秀的标准,并且只有接近一半的高职院校达到合格的标准(表4)。

表4 2017-2018 年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单位:%)

综上所述,首先,单从各评价指标来看,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基本达标。除毕业生满意度、雇主满意度、社会评价满意度中的专业对口度等维度尚未达到优秀等级的标准,以及自主创业率相对较低外。其次,从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总分来看,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总分公式,计算出湾区东岸高职院校2018 年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总分为81.89,也符合良好等级的标准。据此,当前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情况良好。

五、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考量,发现当前其毕业生就业质量呈现提升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超过了公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然而通过深入研究却发现,实际就业状况与其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月收入高达5300 元,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约为64%,而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100 元左右,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为5.76%。且由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受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因而本研究认为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对就业期望与现状感知的差距较大。因此,为实现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首先应注意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二)建立健全预测机制

为实现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需建立健全人才供需预测机制。通过该预测机制及时获取湾区东岸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质量、规模等有效信息,从而为湾区东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能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能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从而有效提升雇主满意度。并且通过该人才供需预测机制,能使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得以维持在一定范围,有效减少雇主满意度波动程度大这一问题的出现次数。

(三)有效对接产业需求

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的接收者,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中扮演着核心角色。[9]因此,为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有效对接用人单位的人才诉求。这是因为就业质量不仅反映了毕业生和岗位之间的适宜程度,更体现了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对接情况。尤其是当前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仅为71.68%,因此更需提升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对接程度。依据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的《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深圳市的产业结构为0.141.158.8,东莞市为0.348.651.1,惠州市为4.352.743.0。总的来说,湾区东岸产业结构呈现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特征。因此,为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湾区东岸高职院校应继续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使其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

(四) 多维评价就业状况

多维评价就业状况是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最后环节。首先,要完善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不能单纯依靠就业率的高低来判断就业质量的好坏,因为就业数量高并不意味着就业质量高。其次,要做好评价的实践调查。通过统一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标准,包括做好毕业生抽样调查等实践操作。基于实际情况,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评价。最后,从多元主体的角度,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而对湾区东岸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进行最终判断。

猜你喜欢

湾区毕业生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