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医疗队抗击新冠肺炎出征前安全防护培训
2020-09-17张雯奕陈凤梅詹亚卿李芸芸
张雯奕,陈凤梅*,詹亚卿,李芸芸,刘 芳
(1.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上海 201805;2.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理处,上海 2018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经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军队已增派2 600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本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型肺炎疫情决策部署以及“平战结合”的战备方针[2]。鉴于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趋势以及未来生物战的威胁,构建针对烈性传染病的培训尤为重要。本院对第二批即将出征的44名医疗队员进行培训,包括护士35名,医生9名,为现役及非现役文职人员,具有强健的体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政治思想过硬,疫情发生后均主动请缨援鄂。笔者作为第二批医疗队员之一,全程参与培训,顺利完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第四病区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1 培训方案
1.1 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展开规范化培训鉴于疫情任务急、时间紧又不易于集中培训的情况,只能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进行线上学习。理论培训内容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中心的系统理论学习,包括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及控制,危重症患者呼吸机参数设置,人工肺的护理,动脉血气分析等相关课件,特别强调“三区两带两线”的概念;技能操作包括各种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穿脱防护服的流程、手卫生训练以及模拟隔离病房单循环行走路线等。
1.2 基于一线工作环境 展开防护操作模拟由有抗击埃博拉经验的护理处主任,对整个穿脱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流程的关键步骤进行梳理和现场示范后,医疗队员分步练习,队员们对每个步骤熟练掌握后将流程进行整合练习;在队员们充分掌握整个流程后,进入本院,在48 h内成功将一个36张床位的普通病房改造成为一个20张床位的传染病隔离病房中进行现场模拟操作,让队员们在贴近实际的环境中进行演练,缩短工作适应期,增加自信心;在模拟训练过程中,根据前线病区实行4 h班次制,每天6班轮换制,每次2人同时进更衣室穿脱防护服,医疗队员采取2人为一互助组的同伴教育形式,同伴间相互熟悉,了解双方习性,确保每位医疗队员严格遵循防护流程,真正做到进出隔离病房全程有人督导,逐步培养配合的默契度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造就一个能战斗的集体。
1.3 及时心理干预 全程专业心理疏导本院为了避免新冠疫情带给医疗队员恐惧、不安、后悔等负性情绪,在14天的培训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全程参与,鼓励医疗队员诉说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并给予专业的疏导。在当天结束培训时教会队员们进行冥想练习并播放轻缓音乐,帮助队员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对新型冠状病毒恐慌的同时勇于接受每天高强度的培训。
1.4 快速成立专家组 督查防护规范培训本次培训由2015年赴利比里亚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工作2个月的专家教授牵头,院感染处、医务处、护理处以及麻醉医师、心理咨师等多部门、多专业的8名专家组成防护培训督查组。专家们根据疫情和不断更新的防护标准,结合前线队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培训计划、考核标准,并具体对44名医疗队员进行全程督导和实施及效果监测,确保各项培训“学的正确、做的标准、用的规范”。本院1名国家二级咨询师全程参与此次培训,时刻关注医疗队员们心理变化。
2 培训效果
2.1 经规范化培训 PPE穿脱操作正确率明显提高通过对44名医疗队员进行14天规范培训,操作次数平均为23.52±3.55次,发现穿脱PPE正确率在操作9次后达稳定期,熟练期需操作15次,学习曲线见图1,随操作次数的增多操作正确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进入战场前,再次对医疗队员进行流程培训,保证穿脱PPE的正确率为100%。进入前线病房后随着对环境的熟悉,穿脱PPE速度逐渐加快,在7次实战工作后穿脱PPE持续维持在70分钟(图2),故医疗队员在进入前线前至少穿脱PPE培训达到15次,才能达到规范防护操作和100%正确率。
图1 医疗队员PPE穿脱操作次数与操作正确率的学习曲线
图2 医疗队员进入前线后穿脱PPE的时间曲线
2.2 及时总结医疗队员理论及穿脱PPE薄弱环节8名专家每天对医疗队员理论及穿脱PPE的操作进行考核与督查,在考核过程中指出每名医疗队员的不当之处,其中有18处易错点(表1),并进行专项补强训练,为医疗队员进入一线快速开展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表1 医疗队员理论及穿脱PPE的易错点
2.3 制定标准培训流程图 纳入传染病培训规范本院专家根据培训实践内容及方法,实战练习及监督考核环环相扣,不断改进、建立考核档案,制定培训流程图(图3),并纳入本院烈性传染病培训管理规范中。
3 讨 论
3.1 2人一组、隔离病房实战培训穿脱防护服是出征前医疗队员培训的主要模式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以疾病为向导的线上系统学习,2人为一组,在隔离病房进行多模式的培训,使得医疗队员能够有效避免易错点,将枯燥、繁琐的培训方式变得灵活、高效。采用2人互助组的同伴教育[3],每个人均为对方的“天眼”,不仅提升医疗队员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更是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医疗队员快速融入战备状态,同时在反复、多次繁琐的演练过程中增加相关知识的互问互答,加快知识的记忆,提高理论成绩;隔离病房现场示范操作及考核让医疗队员在实战中缩短工作适应期[4],达到规范防护操作和提高操作正确率,使医务人员更深刻地体会到正确穿脱PPE的重要性。医疗队员在进入前线病房,穿脱7次PPE的时间维持在70分钟,且正确率为100%,减少因防护服带来胸闷等不适。
图3 医疗队员培训流程
3.2 烈性传染病认知与防护技能培训应纳入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内容之一此次疫情防控任务急,抽组人员多[5],烈性传染病认知与防护技能培训是医务人员培训的盲点。中国疾病防控中心报告显示[6],新型冠状病毒比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更具传染性,正确完成PPE穿脱是医务人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必备技能,更是保障医务人员安全诊疗的关键措施。本研究得出至少需要完成15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穿脱PPE技能,与南玲[7]等研究一致。而此次疫情发生突然,传染性强,时间紧迫,为了在国家突发重大烈性传染病事件来临时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建议医务人员在入职前应进行烈性传染病认知与防护技能培训与考核。
3.3 心理干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凸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会引发个体或群体的恐惧、焦虑、抱怨等心理应激反应,作为即将奋战在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一线的医疗队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8]。冯杰[9]等发现在知情的情况下治疗或护理过SARS-CoV患者,事后可能出现负性情绪(如沮丧、恐惧、焦虑、不安、后悔、愤怒、紧张等)的医务人员占21.3%,故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1月27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0]来减轻大众恐慌。本院医疗队员能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前线病房后快速熟悉环境,使得穿脱PPE更为熟练、快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与心理咨询师全程参与密不可分。因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医疗队员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疫情引发的强烈恐惧、震惊或悲伤情绪,促进并激发心理自愈功能,恢复心理平衡。
3.4 督查专家组现场纠正与分析是提升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中国援塞医疗队在塞拉利昂国际援助中实现医务人员自身“零感染”和住院患者“零交叉感染”,与其长期开展快速训练及传染病防治应急训练分不开,本院专家组有参加援塞医疗队员,其余专家组均为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工作责任心强, 业务知识扎实,执行标准一致,能公平、客观地反映医疗队员培训情况,是培训的有力保障。专家们在防护培训中强调“现场纠正、详细记录、分析讲评”三个方面工作,出现疏漏及时指出、纠正及补救,每天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小结和数据统计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对出现问题多的环节进行再培训,改进后期的培训方案,并制定完整的流程图,有效督促全体医疗组人员熟练掌握防护技能,养成规范严谨的防护习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