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0-09-17罗国平张梦杰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4期
关键词:项目区管护流域

罗国平,陈 志,杨 贺,陈 向,张梦杰,赵 馀,陈 珏,彭 璞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引 言

湖南省生态小流域建设自2011 年开始在省水利厅相关激励政策的推进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011年,湖南省在韶山市韶山北小流域实施了首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2014 年,湖南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15 年,湖南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湖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方案(2016-2020 年)》。2018 年,为响应水利部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决策部署,水利厅在原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启动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和水土流失治理会议等会议和相关文件中要求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19 年,水利厅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水保项目中安排12 条小流域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占项目总数的54.5%,占资金总量的56.1%。同时,要求全省各县(市、区)结合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1 数据与统计分析

据《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2018 年期间,湖南省先后在16 个县(市、区)开展了19 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5.87 km2,共投入资金1.69 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2 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49 亿元,单位治理面积投资平均值47.66万元,单位治理面积中央投资平均值为34.01 万元。见表1。

表1 湖南省2016-2018 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基本情况表

2 存在问题

经过近几年各地积极地探索实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生态治理、面源污染、人居环境、河道整治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精品示范区缺乏导致示范效益不明显。图斑无人机复核工作发现部分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范围较大,但工程布置较分散,缺少集中连片的精品示范区,示范推广效益不明显。

2)对前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责任主体单位与设计单位现场调查工作不扎实,设计工作不够细致全面,导致设计产品质量偏低,后期变更较多,影响总体工程质量。此外,技术评审有待进一步加强。

3)对生态理念的认识有待增强。在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时,部分设计人员存在生态意识不强的问题,对以生态清洁理念实施项目没有系统概念,存在工程措施照搬照套的现象。

4)运行管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内容多而分散,运行管护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监管难度较大,部分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实地调研获知,部分项目未建立系统的运行管护机制,项目建成后移交给项目区乡镇或村民集体管理,缺乏稳定的管护资金,管护责任难以落实。

5)投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资金,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范围广,内容多,资金需求量大,现有资金不能系统全面治理小流域存在的问题。

6)宣传力度有待提高。目前,社会大众对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项目区部分农户和承包大户缺乏环保意识,无生态建设理念,一些陈旧的生产经营模式,如顺坡耕作、烧荒等现象时有发生,在项目建设和管护时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造成破坏。需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项目区进一步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意义的宣传。

3 对策和建议

1)突出精品示范区的推广及示范引领作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投资规模相对其他水利工程较小,但其治理面积广而大,易造成投资分散。每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应创建1~2 个精品示范区,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起到推广及引导示范作用,真正做到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由一般性治理向示范性治理发展,坚持点向面辐射,面向点靠拢,形成万众一心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局面。

2)引入空间遥感技术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涉及范围大,陈旧的踏勘调查手段已经不能在规划设计阶段全面掌握项目区的基本情况,且当前采用的设计底图为20 世纪70 年代绘制,不能满足当前设计需求。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中获取的正射影像图具有全覆盖、精细化、时效性强的优势,能全面、准确、直观展示小流域基础信息和治理措施空间布局等地表信息状况,可为工程设计、审批、监督管理、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提供技术手段[1]。

3)充分认识做好前期工作的重要性。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的提出、论证、评价和决策的过程,也是后续实施的基础,对项目建设的顺利与否和建成后的经济性、合理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前期工作不扎实,工程建成后难取得预期的效益。做好前期工作需扎实调查、科学编制、合理论证。一是责任主体单位联合编制单位开展详细调查,对小流域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防治现状、产业结构、群众农业生产活动习惯、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进行实是调查,对项目区的硬措施图斑必须要实地踏勘,特别是对拟建的精品示范区需采用无人机航拍,方便后续工程的总体布局及相关设计;二是根据小流域特点,科学、严谨、规范地编制设计工作报告,设计工作深度应满足实施的需要;三是责任主体单位应尽早安排设计单位开展工作,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科学性强,勘测设计工作量大,需要一定周期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设计产品;四是加强技术评审。项目评审前,评审专家应进行现场核实,严格按照编制大纲进行评审,对不符合大纲要求的需重新编制报告,另行审查。

4)强化生态理念意识。要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处理好农民致富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作为首要问题,把解决群众生计和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切入点,把改善人居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5)提高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经过近10 年建设,湖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都有较大提高,新的治水思路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到了全面升级的阶段,各项工程建设标准亟需提高,原来以面积定投资、以投资定措施的做法已不满足现阶段各方面要求,整个小流域治理工程需要全面升级[2]。

6)加强宣传。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目标是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居住环境,伴随民众对生态需求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提高公众特别是项目区对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精品示范区建设,采用的“典型引导,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争取社会各界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的充分认同和大力支持,提高治理成效;通过立碑公示,扩大影响,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

猜你喜欢

项目区管护流域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压油沟小流域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沙颍河流域管理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