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吗?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的那种!
2020-09-17有两夏子
@有两夏子
最近地摊经济火了,很多人开始扎堆摆摊。
地摊经济这个词,听起来很新鲜,但其实咱们的祖先,早就将地摊经济玩得贼“6”。
就拿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宋朝来说,摆摊是很多人养家糊口的正经职业。
宋朝地摊经济有多火热
宋朝城市没有坊市制度、没有宵禁,农村户口的老百姓也可以进城卖货,政府还专门搞了街道司,管理街上小商小贩,只要在规定的地方摆摊,政府是允许的。但后来失控了,于是官府开始收取“占道经营费”。不得不说,宋朝的地摊经济真的很火爆。
宋朝政府对于地摊经济是鼓励的,不仅税收不重,遇到自然灾害的年份时,还会减轻税收。
宋朝统治者深知地摊经济的好处,它可以吸收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多一项税收。何乐而不为呢?
曾经有个地方官想要从这些摆摊的小商贩身上多薅一些羊毛,于是写奏折给赵光义,说要增加一点赋税,赵光义直接在奏折上批复“徒枕民尔,可仍其旧”。意思就是,你这么做就是在欺负老百姓,以前的税收制度是什么样,就按以前的制度去执行,不准增加任何额外的税收。
在官方的支持下,宋朝的地摊经济很火爆。甚至有时候火爆到不得不占道经营,夸张到皇帝出行时,皇帝的仪仗都摆不开。大家一看皇帝被堵了,都凑过来看热闹,场面更加混乱。对此,皇帝也很无奈,没有办法呀。而这个倒霉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
这种热闹的地摊经济,从白天到黑夜,一直都不停歇,也造成了宋朝独特的夜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铁围山丛谈》中均有记载)。
在宋朝摆摊挣钱吗
《水浒传》里的武大郎,是在宋朝卖烧饼的,差不多也是个摆摊的小商贩。虽然是个小商贩,但他却靠着平时卖烧饼,娶了貌美的潘金莲,还让潘金莲住着有阁楼的小复式,在家里做着家庭主妇。要说武大郎还是在那种十八线小县城卖的烧饼,收入自然是比不上在京城里的商贩的。
由此可见,当时摆摊还是挺挣钱的。
宋朝洪迈的《夷坚志·支癸志》记载:“饶州市贩细民鲁四公,煮猪羊血为羹售人,以养妻子,日所得不能过二百钱。”鲁四公虽然没有发大财,但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
《夷坚志》记载了一个小商贩通过贩油,步入小康,人送外号王五郎。
还有个叫作吴十郎的男人,同样也是从底层小摊贩做起,逐渐做大做强,成为百万富翁。
所以,在宋朝只要你有足够的商业头脑,摆摊也能发家致富。
宋朝摆摊都卖什么
除了没有电子产品,他们卖的东西和我们现在很类似。
《东京梦华录》里说,东京城的宅舍宫院之前,每日都有小经纪(宋人对小商贩的称呼)“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退毛鸡鸭、蛤蜊、螃蟹、辣熝、香药果子”,或者“博卖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日用器具)、铜铁、器皿、衣箱、瓷器之类”。还有一些小商贩走街串巷,用“鼓乐”吸引“小儿妇女观看”,叫卖一些糖果。东京城内的“后街或闲空处”,则“团转盖局屋,向背聚居,谓之‘院子’,皆小民居止,每日卖蒸梨枣、黄糕糜、宿蒸饼、发牙豆之类”。
《武林旧事》说小经纪们卖的东西有178种,其中竟然还包括了卖猫粮的、卖新闻报纸的、卖火柴的、卖肥皂团的,还有洗衣店、宠物美容店、修皮鞋摊、化妆品店、冰镇饮料摊。这种极具现代感的小摊,在宋朝真的存在!
宋朝以弱宋著称,但人民的幸福感应该是历朝历代中位居前列的。毕竟这种安居乐业有夜生活可以过的日子,放在疫情还没结束的现代,也显得格外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