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推进农村牧区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09-16王关区
王关区
摘要:2020年农村牧区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为加速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内蒙古农村牧区在新台阶上的大力拓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普及需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是农村牧区全面振兴面临的弱项、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资金缺乏在农村牧区还比较普遍等,需要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深入探究,有效解决。
关键词:内蒙古 农村牧区全面振兴 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长足发展,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提升,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2020年农村牧区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美收官为着力开动农村牧区全面振兴、加速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内蒙古农村牧区在新台阶上的大力拓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深入探究、有效解决、及时弥补。
一、农村牧区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普及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普及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大力拓展,但与农村牧区全面振兴及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普及等是内蒙古农村牧区在新时代新台阶上加速发展面临的短板与制约,农村牧区生态状况、人居环境及农牧民生活条件、农牧业生产条件等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持续有序地规划、构建,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网络体系化、合理高效化。农村牧区道路畅通、信息速递、物流顺达和高质、高效、安全的供水、供电体系建设等,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需要有效实施,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垃圾与污水治理等需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推进,“生态宜居”工程建设需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序展开。
(二)资源环境是农村牧区全面振兴面临的弱项
内蒙古耕地、草地、林地等质量、等级较低,立地条件较差。中低产农田仍占耕地总面积的大部分,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还欠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待加强,部分地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等;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恢复改良,但总体恶化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草场退化仍然比较严重,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需要坚持不懈,草原生态经济功能有待恢复加强,有林地面积、林分质量需要继续扩展、提升,森林生态防护效能及经济功能等有待进一步增强。农牧林草业等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需要大力保护恢复改良,维護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任务艰巨。
内蒙古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非常稀缺,保证必须的生态需水后,农牧业生产可用水量相当有限,主要“靠水增产”甚至“以水换粮”绝对没有可持续性。“以水定产”“量水而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对于内蒙古来说任重而道远。可见,农村牧区资源环境包括水的合理利用、农田地力提升、草场退化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肥施用量递减及人居环境整治等还需要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才能达到农村牧区全面振兴和现代建设的要求。
(三)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
农牧业特别是种植业在农村牧区非主业化现象凸现,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把农牧业当作副业来经营,对农牧业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投入较少,地是种了、畜是养了,但没有精耕细作、缺乏集约饲养,农畜产品的产量、品质及农牧业的经济、生态效益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专业化及集中化、集聚化水准较低,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其生产成本趋高而收益较低,农牧业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及其物质基础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
绿色农牧业、有机农牧业和生态农牧业发展不足,农畜产品中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占比还较低,农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等不强,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及其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农牧业产业化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链较短,相关企业、行业配套不完备,农牧业产业化水准还较低。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加工能力相对较低,加工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现代农牧服务业发展滞缓,农牧业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农牧业及农村牧区其他产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休闲、观光、体验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不足,农村牧区及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其发展新动能还需要发现、培养。
(五)农村牧区生产资金、建设资金缺乏比较普遍
近年来,内蒙古农牧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但其收入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农牧民除了_一定的生活支出,剩余下来能够用于农牧业扩大再生产的自有资金较少,生产资金和建设资金短缺在农村牧区还较为普遍。为了推进农村牧区生产和建设,农牧户一般需要向银行贷款或通过其他途径借款等,而借贷款的真正获得也比较艰难。
二、推进农村牧区全面振兴的对策
(一)保障农村牧区投入,有效弥补建设资金、生产资金不足的短板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牧区发展,有效、有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普及,切实促进农村牧区产业兴旺。内蒙古农村牧区建设资金、生产资金短缺,当前要贯彻落实《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等,切实保障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资金、农牧业及其他产业扩大再生产资金的投入。
要坚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加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与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现代农牧业园区建设工程、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智慧农牧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等一批现代农牧业和农村牧区重点工程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有效投资规模,有效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占比、切实保障财政支农支牧投入、继续加大金融服务“三农三牧”的力度、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从而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推动农村牧区全面振兴。
(二)着力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牧业绿色发展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逐步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效推动“科技兴农兴牧”。继续增强耕地和草牧场基本建设,提升与保护耕地质量,继续推进盐碱地改良,试点推广休耕轮作,科学实施局部地域污染土壤的治理,加快興建规模化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加快修复、长期维护退化草原。推动农牧业向条件好、有优势的地区集中,拓展种植业优势产业带和畜牧业优势养殖区,逐步提高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专业化等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准。
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牧业,不断开拓“绿色兴农兴牧”。内蒙古耕地资源、草地资源、林地资源丰富,水体、大气及土壤等污染只是在很少地域个别存在,绝大部分国土空间的土、水、气是清洁的、绿色的,这就为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提供了广阔天地。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优势,着力拓展生态农牧业、绿色农牧业、有机农牧业,严格建立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和保护的完备体系,切实提升绿色、有机、特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
继续促进农畜产品品牌创建,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保障水准,系统实施“质量兴农兴牧”。推进内蒙古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品牌创立及宣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特别重视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更多优质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逐步形成优质优价的品牌效应,有效提高优质农畜产品的收益水平。
(三)不断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大力促进农村牧区产业兴旺、农牧民生活富裕
按照《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安排部署,着力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化发展,有效拓展、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构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协同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牧区产业兴旺、农牧民生活富裕。
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快马铃薯主粮产品产业开发,继续发展壮大肉羊、肉牛、羊绒和玉米、小麦、大豆、葵花、小米等产业,培育、拓展现代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现代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园。有效提升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优化农畜产品供给侧结构,开发新种类的供给产品,以刺激消费、开拓市场、提升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企业等新兴农牧业经营主体,特别是规范其组织、管理、运营等,形成家庭经营与现代农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崭新局面。鼓励工商企业在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其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领域进行投资,依法规范工商企业租赁使用耕地、草牧场等行为,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态势。
(四)切实加强资源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牧区”
大力保护、扩展草原、森林、耕地等农牧业自然资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实施农村牧区绿化美化行动,开展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试点,推进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国家试点等,从而有效治理、修复、保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资源及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农村牧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能力。
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框架下,编制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农村牧区建设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系统效应等。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有效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在供水、供电、道路、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存在的短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牧区村容村貌整治及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有序开展生态宜居农村牧区规划、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牧区绿化美化行动,有效提升现代农村牧区、美丽农村牧区的水平。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