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热了,高血压患者调药要及时

2020-09-16张继东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药量降压药波动

张继东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一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为了令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学习了解“健康中国行动”,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本刊特开设“健康中国”栏目,关注相关重大行动,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助力国家推進健康中国建设。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虽然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我国高血压患者在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面仍非常低。其中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约有3000万没有接受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没有达到控制水平。这说明尽管人们现在都知道高血压要控制和吃药,但如何吃药才算科学,还有待向大众普及。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血压是中老年人身上才会出现的情况。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几年来高血压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不少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在体检的时候被检查出血压偏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要予以注意。

夏季会使高血压病情加重

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遗传、体重、饮食、不良习惯等均可致病,一旦确诊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即可有效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炎热的夏天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有些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药或减药,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后血压反弹升高,又要再继续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一来,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比如,气温突升时,有个30多岁的男青年在家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后发现血压特别低。其实,这个患者一直坚持吃降压药,却从来没有调过药量,冬夏没有区别,这才出了问题。

原来,在炎热的夏季,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小,人在夏季又容易出汗、排钠多、肾脏负担小,所以血压在夏季会降低,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甚至在夏天可以接近正常值,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需要减少降压药的服用剂量。如果这时仍按冬天服用的剂量降压,显然剂量偏大,却会把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像前文提到的患者那样,出现头晕、供血不足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脑梗塞或心绞痛发作。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人体内的周身血管会随温度的变化收缩或舒张,血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药量要在医嘱下随时调整

有患者听说夏天需要把降压药减量,于是就擅自减1片,或者少吃1种降压药;还有一些患者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理论,一看吃某种降压药效果不错,就闷着头一直吃。这两种方式都不对,服用降压药,最忌讳的就是擅自停药和乱吃药。不能一看到血压高了,就自己买些降压药吃,而血压值一下降,就立即减药量。这种乱吃或乱停药的做法很容易导致血压出现时高时低的波动,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因为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另外,有的患者听说他的某个朋友或亲戚吃某种降压药效果特别好,便和医生说自己也要吃那种药,这种“点药吃”的情况令医生很无奈。国际上一直强调治疗高血压应进行个性化治疗,是因为年龄不同、体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即使用同一种抗高血压的药物,在不同患者中的降压疗效也不一样。血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它的数值会发生波动,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血压变化,一旦出现波动,就要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医生。如果不根据血压的变化而调整药物剂量,血压过高会引起脑出血发作,血压过低又会引起心绞痛、脑血栓发作。所以,不仅仅是在夏天或者冬天调一次降压药就行,平时血压出现波动,也需要及时调整药物。

调药的注意事项

调整药量时需要注意什么?患者首先应定期到门诊复查,由心血管专业医师来调整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利尿剂、钙拮抗剂等6大类降压药物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实现个体化治疗。除了降低血压外,医生和患者也要注意药物对心、脑、肾等器官的副作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季节和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用药剂量、种类和服药时间。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经常监测血压水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一般每日早、中、晚各测一次血压为宜,并做好记录,就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对药量进行调整指导。

(编辑 陆思寒)

猜你喜欢

药量降压药波动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两倍药量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参数研究
休闲假期
爷爷的输液瓶
各司其职的“长中短”降压药
长期滴鼻药 更易患鼻炎
老年人甲亢治疗要视病情调整药量
长期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