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情感的本质
2020-09-16远人
远人
爱,是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
努力背诵着“男孩站在
燃烧的甲板上。”爱,是男儿
稳稳站立着演说
在那艘可怜的正遭受火焰吞噬的沉船上。
爱,是那固执的男孩,那船,
甚至是那些游泳的水手们,
看起来都像是教室的平台,
或者是个借口停留
在甲板。爱,是燃烧的男孩。
(陈瑛 译)
任何人盘点二十世纪的美国优秀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是决不可能遗漏的一个。从她毕生创作来看,数量谈不上很多,一卷便已囊括。在创造力一个比一个旺盛的当代美国诗人中,毕肖普堪为以少胜多的代表。当我们仔细阅读,又会觉得,毕肖普的诗歌很难说探索了某类重大题材,也难说彰显了某种恢弘视野,像惠特曼《我自己的歌》那样气势磅礴的长诗更是未见笔端。
再从她的代表作《鱼》《在候诊室》《失眠》《洗发》《犰狳》等作品来看,毕肖普似乎只是刻画某个瞬间场景的能手,该手法也难说是她的首创,但她凭借这些不无个人事件的作品,赢得了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布罗茨基、希尼等无数顶尖诗人在内的推崇,还赢得美国国会图书馆聘任的“诗歌顾问”称号(到八十年代,该称号易名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桂冠诗人”),就此足见毕肖普生前取得的成就和盛誉,也足见毕肖普的诗歌有决不同于他人之处。
以少胜多的诗人,无疑将每首诗的质量追求摆在首位。当然,我们不能武断地将数量庞大的诗人视为不重视质量。数量与质量,从来没处在矛盾的位置。对毕肖普来说,似乎从未想过一生该写多少首诗歌,她在能写的时候就认真写,在灵感未至的时候就暂时搁笔。这是对写作认真的体现,也是对写作充满隐秘热爱的表现。这首短短十行的《卡萨布昂卡》就体现了毕肖普的这一内在感受。
该诗取材于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法国舰队与英国舰队在尼罗河阿布基尔海湾爆发了一场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海战。法军旗舰“东方号”被击中弹药库后爆炸沉没,船上有个叫卡萨布昂卡的军官没有弃舰逃生,而是和他十岁的儿子一同沉亡。毕肖普没有将笔力集中在战役之上,不论读者对那段历史知与不知,面对的始终是一首充满现代魅力的抒情诗。我们能从中见出毕肖普从历史取材又不拘泥历史的笔下功夫。在一个优秀诗人眼里,历史当然能成为诗歌的构成元素,但从历史事件中散发的人性因素更能构成现代诗歌的核心。在这时候,历史事件仅仅成为一个触动,所以读这首诗,了不了解那段历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个远逝的时刻唤起了诗人在今时的感受。我们看到,毕肖普没将战役而将情感设置为全诗核心,这就使该诗超越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让读者只面对亘古以来的人类情感。在毕肖普这里,她感触和要描述的是理所当然的现代情感。
毕肖普落笔就是一个“爱”字。这是一个曾几何时最为温暖的字眼,也是一个令现代读者读来微觉尴尬的字眼。说它温暖,是因为它是人类情感的核心,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懂得什么是爱;说它尴尬,是在物质至上的今天,人类似乎远离了这一核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超越了它,越来越控制人的私心杂欲淹没了它。但我们不能否认,一代一代人,没有谁不曾秘密渴望着它,想要拥有着它,只是无数人又在生活中亵渎着它、嘲笑着它、背弃着它、轻视着它,乃至在今天,绝少有人会认真地谈论它、珍惜它、执着于它。当我们说人变得可怕,未尝不是在说,人类正在日益遠离着它。
一首诗值不值得一写,就看它究竟触及作者的内心有多深、触及时代的侧面有多广。情感来自人的内心,在时代的变幻中又不知不觉地有所改变。毕肖普的一生从来不回避它,相反,她时时主动走近它。从她一生迸发的热情中,我们不难体会她对情感的全身心投入,尽管她屡次遭遇撕心裂肺的悲剧,但从没哪次经历使她放弃对情感的坚定追求。当我们咀嚼这首诗歌,能发现其主题的真正来源是作者的经历和沉淀,她也强有力地将个人沉淀转化成读者情不自禁的心灵共鸣。
让口味挑剔的现代读者产生共鸣决非易事,它需要作者调动自己的创作手法和个人的强烈确认。总有人以为,强烈的确认来自语气的坚决。对一首诗来说,语气固然重要,哪怕提出疑问,也应尽可能在语气中剔除犹豫。更重要的,是作者将语气设置在什么样的场景。有场景,就意味有细节,毕肖普起笔用强烈的语气勾勒稳固的细节,甚至,她在首行就将主题进行了某种定义。人类对身外的一切,无不渴望进行定义。毕肖普直接将“爱”定义为“是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努力背诵着‘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
从效果上来看,这一定义使诗歌落笔就有了奇峰突起之效。至少,在毕肖普之前,从未有人将“爱”作如此定义。诗歌需要奇峰突起,但决不能为了奇峰突起而抹杀语言上的说服力。“燃烧的甲板”令人感觉危险将临,那么,“爱”是不是危险?这是毕肖普将情感本质藏于语言背后的艺术体现,这使她的定义在瞬间走向开放,让读者紧紧将目光停在扑面而来的“燃烧”之上。
不论现代人如何漠视情感,依然不能否认,爱的本质就是“燃烧”。当它成为毕肖普笔下的存在,毕肖普不惜以一种螺旋似的反复让“男孩”“努力背诵着‘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这就使主体成为客体,客体又成为主体,二者互相缠绕,不断强化读者的阅读感受。而且,我们在全诗开篇就碰触到的“甲板”“男孩”等关键要素伴随的场景不断重现,它们形成表达的漩涡,使读者觉得她的定义极为坚实。
有了坚实定义,诗歌推进就变得容易。毕肖普的过人之处,是在推进中随心所欲地使用反复回环的手法。当她说出“爱”“是燃烧的甲板”之后,延伸出“爱,是男儿/稳稳站立着演说”。将“背诵”变成“演说”是一种推进。它是语言上的,也是事实上的。读者不一定要知道“男孩”究竟“演说”了一些什么,只需看到他的行为,所以,毕肖普在回环中继续推进,“在那艘可怜的正遭受火焰吞噬的沉船上”。反复能造成强调,也更造成打击力的出现,这一行依然是“甲板”,但已把“甲板”转换成整条“沉船”,而且它还“遭受火焰吞噬”,这就使诗歌的情感强度在快速中获得猛烈的冲撞力。面对这样的诗句,读者会觉得一种非同一般的情感扑面而来,感受震撼人心的冲击。
进入第二段后,毕肖普在单纯中继续加强“爱”的定义。当“爱”出现,没有谁能轻易收回,毕肖普更没想过收回。所以,她的第二段就自然变成一连串的排比喷涌而出,“爱,是那固执的男孩,那船,/甚至是那些游泳的水手们,/看起来都像是教室的平台,/或者是个借口停留/在甲板。爱,是燃烧的男孩。”
仔细来读,这些一气呵成的诗句被毕肖普无法抑制的情感割裂成“船”“水手们”“教室”“平台”“甲板”“男孩”等好几个既有关联,又难说有必然关联的意象当中,它们在毕肖普内心飞快闪过,乃至她难以或者无暇阐释这些意象的内在勾连。它们纷涌而至,如钉子样固定全诗。作为她要表现的核心,“爱”从“燃烧的甲板”到了“是燃烧的男孩”。对逻辑清晰的读者来说,大概会指出毕肖普的定义出现了混乱,对一首诗歌来说,正是看起来混乱,才构成诗歌必然应具的张力。
在毕肖普笔下,“爱”是人,也是物,二者全部成为“爱”的本身,它们不需要用逻辑来解释。能被逻辑解释的爱很难称之为爱。现代的爱总是受缚于种种前提和条件,二者都被堂而皇之的逻辑捆绑。毕肖普用这首诗破除了逻辑,达到直面“爱”的本身的效果。纵览毕肖普的全部诗歌,这首诗是她少见的近乎疯狂之作。我们品味它,就是品味毕肖普情感强烈的顶峰,也是品味在日益冷酷的现代,我们能否从消逝的过去,找回原本属于人,也原本能够燃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