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实践
2020-09-16郭学博刘建磊
郭学博,刘建磊
(1.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9;2.水发众兴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9)
近年来,山东南水北调不断推进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致力于实施标准化引领战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和运行监督”及南水北调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持续加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等要求,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持续推进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有11 个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项目完成创建,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工程面貌大为改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推行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 取得成效
2015 年,南水北调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启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台儿庄泵站作为首个试点单位,初步形成了标准化建设制度体系。2018年,公司印发《深化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计划》,标志着山东南水北调干线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实施。为促进标准化建设实施,公司成立了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把标准化作为促进作业规范有序、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2018—2019 年,开展了泵站、水库、渠道等工程类型标准化试点工作,涵盖了管理标准、运行规范、管理条件等创建内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1.1 建立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安排,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公司参与制定了南水北调东线泵站、水库、渠道、水闸等四类工程规范运行管理标准(试行)、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标准(试行)等标准规定。经过试点项目标准化建设检验,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实际的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并分工程类型开展了相应的教育培训,为推进山东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2 标识标牌系统更加完善
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原有标识标牌存在格式内容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为使标识标牌更规范,更合适合山东工程特点,山东干线公司严格按照《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永久标识系统设计方案》(试行)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选取试点泵站探索标识标牌样式材质内容等,研究出符合规范要求,并且更加适合泵站工程的标识系统,提出了运行管理标准化标识标牌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建设试验。深化后的标识标牌系统,不仅符合规范要求,而且提高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辨识度,形成了稳定、鲜明的外部形象。
1.3 管理条件更加规范
公司在4 个试点泵站、一个试点水库、一个试点渠道管理处陆续开展了工程形象规范化项目建设,重点开展管理处办公楼和泵站大厅规范化、警务室规范化、信息展示系统建设等11 个建设项目,改善了现场管理硬件条件,提升了工程实体环境,推进了工程现场管理条件规范化,为全面推开管理条件规范化建立了样板。
1.4 监督检查有据可依
运行管理标准提出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管理标准构架(图1),工作标准主要规范岗位设置、人员编制、督查考核等;管理标准主要规范党建、行政事务、人力资源、综合事务、接待服务、档案资料等;技术标准主要规范调度运行、工程检查与监测、维修养护、工程维修、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等。标准化评价标准将上述内容逐条分解,赋予分值,使日常检查有据可依、有据可循,日常考核更易量化。
图1 运行管理标准架构
2 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
受建设时期技术和设计标准制约等多种因素,部分工程批复设计标准低,实际运行中功能发挥与现实需求矛盾突出,与工程管理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
2.2 部分制度规范还需要完善
虽然经过梳理形成了公司制度体系,但部分制度规定修订不及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部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等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
2.3 管理队伍需加强
1)受山东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条件、管理体制机制等影响限制,现场管理人员数量与标准化要求存在差距。
2)工程运行时间较短,现有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3)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管理知识更新不及时。
2.4 现有管理技术需要提升
1)虽然现在科技发达,管理技术手段较多,但工程现场科技手段普及程度不高,工程管理中科技手段应用较少。
2)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工程运行维护、监测检查、安全隐患等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无法实现动态管理,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致管理效率较低。
3)大部分自动化控制设备未达到实行自动化控制水平。
2.5 维养标准需研究制定
1)山东南水北调工程采用管养分离政策,工程维修养护、水质检测等由代维单位进行维修养护。目前,缺乏对工程维修、养护缺乏技术性的施工措施,无法对工程进行有效管护。
2)维修养护项目定额不明确,缺乏适用工程实际的养护标准。
3 对策建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山东南水北调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顶层设计,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细致明确的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计划,列明进度表,倒排工期,上下同心,全面推行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
3.2 健全和完善制度标准体系
通过运行管理标准化试行,持续改进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在提升标准上下功夫,全面夯实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标准基础,切实构建导向鲜明、措施有效、责任明确的制度标准体系,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撑。
3.3 加强培训与宣传
根据泵站、水库、渠道、水闸等四类工程规范运行管理标准,组织编制分工程类型的常用知识随身册,发放到每一位职工,并对随身册内容进行培训讲解,使职工熟知熟记熟用,建立“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参与管理”的良性管理状态。
3.4 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建言献策应有回复,建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重视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3.5 信息化推动标准化
1)补充完善信息化设备。加强远程自动化控制设备,合理布设视频球机数量和位置,完善水位遥测设备等。
2)构建标准化数据库管理平台。对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梳理整编,对日常工作中的台账信息和工程监测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运用数据监控工程运行。
3)请专业机构定期评估数据信息。在获得运行管理大数据的基础上,每年邀请专业机构评估一次运行管理数据信息,根据评估结果,检验和校正标准化数据库管理平台数据。
3.6 加强考核监督
将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内容应用于山东南水北调现行千分制考核,使考核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加细致。
4 结 语
山东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运行安全长久,充分发挥效益的有效手段。工程由建设期转入运行管理后,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有保障、生产安全能应急、不抓落实就问责”三个长效机制,管理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并积极向精细化管理迈进。经过标准化建设,工程管理明显规范,工程面貌明显改善,职工素质明显增强,逐步实现了管理程序化、工作制度化、员工规范化、运行高效化,为建设国际一流调水企业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